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农药中毒病例发病规律,控制并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我们现将2007—2009年我市的806例农药中毒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收集诊断日期为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进行网络直报的农药中毒病例,认真核对个案病例报告卡。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报告情况唐山市所辖6区、8个县(市),3年共报告农药中毒病例806例,平均发病率为3.72/10万,死亡27例,平均死亡率0.12/10万,病死率3.35%。见表1。表1 2007—2009年唐山市806例农药中毒发病情况年份发病数发病率(1/10万)死亡数死亡率(1/10万)病死率(%)2007 309 4.  相似文献   

2.
以脑膜癌病为首发表现的肺癌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脑CT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脑脊液常规检查亦无特异性,临床难以诊断。以脑膜癌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患者由于缺乏典型呼吸道症状,肺癌作为原发病更易被漏诊。我们报道6例误诊的该类病例及相关文献,现将其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断思路加以分析总结。一、临床资料2003~2005年我院诊治6例该类病例,其中女4例,男2例,年龄45.3~70.1岁,病程3.0~14.1个月。6例患者均有脑膜刺激征,其中5例以剧烈头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1例发热(体温37.7~38.5℃),咯黄痰但无痰中带血,2例伴癫疒间发作,1…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玉溪市红塔区农药中毒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0-2014年玉溪市红塔区农药中毒网络直报的118例病例,按农药中毒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及农药品种类别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农药中毒年度发病趋势呈波动变化,农药中毒发病全年均有报告,10-12月报告发病数相对较少,非生产性中毒无明显季节高峰,生产性中毒4-9月夏秋季节报告数占全年的69.23%。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88.98 %。农药中毒病例中女性占53.39%。中毒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6(2~78)岁,其中生产性中毒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7(18~74)岁,非生产性中毒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5(2~78)岁。中毒的高发地区为北城街道。杀虫剂引起的农药中毒占85.59%,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农药类别。结论 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应加强农药(特别是杀虫剂)的管理,向广大群众普及农药中毒预防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女性这些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药中毒事故发生规律和发病特点及危害程度,以切实做好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方法 对绍兴市1996-2003年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按中毒病例的中毒年份、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中毒品种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绍兴市8年累计报告急性农药中毒1 850例,死亡172例,病死率为9.30%。其中,生产性中毒29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0.67%;非生产性中毒1 551例,死亡170例,病死率为10.96%。患者年龄以30岁-组最多,为466例(25.19%)。中毒病例的男女之比为1:1.11。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多见;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多见。生产性中毒发病季节集中在7-9月份;非生产性中毒全年均有发生。中毒农药品种以有机磷杀虫剂最多(1 379例,占74.54%)。结论 自服、误用各类农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患者又以女性青年多见。夏秋季节是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收集华北地区4家综合性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的30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各个病例的一般资料、院前急救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预后等。结果 306例患者中,有机磷中毒173例(56.5%)、拟除虫菊酯中毒49例(16.0%)、百草枯中毒81例(26.5%)、其他中毒3例(1.0%);毒物89.5%主要经口吸收,多数发生在夏季,百草枯中毒程度最为严重,而拟除虫菊酯中毒较轻;预后,76.8%好转,18.6%死亡,其中百草枯中毒死亡比例高达40.7%;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OR=3.930)、中毒程度(OR=10.166)、毒物种类(OR=5.854)、氧气吸入(OR=0.211)、呼吸系统(OR=6.180)、发热(OR=7.182)、心率(OR=4.063)、肾功能(OR=4.670)、心电图(OR=2.272)等指标。结论急性农药中毒与多种主观、客观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陶浩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17-2018
目的分析天长市2011年发生的81例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探讨该市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方法以Excel统计处理天长市级医疗机构和建制镇医疗机构报告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分析不同类别的急性农药中毒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各季度发生的病例构成情况。结果 2011年天长市累计报告农药中毒81例,死亡3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6例,无死亡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以8和9月份多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5例,死亡3例;女性多于男性;全年均有发生。结论天长市的农药中毒情况很严重,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有关部门应做好农药销售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川 《职业与健康》2010,26(2):187-189
目的了解农药中毒事故发生规律和发病特点及危害程度,以切实做好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方法对江阴市2001—2008年各乡镇上报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按中毒病例的中毒年份、性别、年龄、中毒品种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江阴市2001—2008年累计报告急性农药中毒888例,死亡47例,死亡率为5.29%。其中,生产性中毒141例,无死亡;非生产性中毒747例,死亡47例,死亡率为6.29%。患者年龄以30~39岁组及40~49岁组最多,分别为227例(25.56%)和187例(21.06%)。中毒病例的男女之比为1∶1.37。中毒农药品种以甲胺磷最多,为527例(59.35%)。结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患者以女性中青年多见。有机磷类农药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年龄为4~31个月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对电话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2岁前发病占79.03%,秋冬季节发病占69.35%;83.87%的患儿于急性胃肠道症状2~3天后出现惊厥,67.74%出现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82.26%为全面性发作,72.58%发作持续时间小于5分钟;对15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所有患儿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访时间最少1个月,最长为2年,暂未出现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是一种年龄相关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以伴随轻度胃肠炎症状,全面性、丛集性发作为特征,辅助检查多无明显异常,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11家医院收治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当前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数和特点。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农药接触登记表》,对7省(自治区、直辖市)11家县及县以上医院一年(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中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登记、汇总和分析。结果11家县及县以上医院一年共收治急性农药中毒1 551例和接触农药但无症状22例,其中有意接触农药中毒1 290例(83.2%),意外接触中毒193例(12.4%),生产性中毒62例(4.0%),原因不清6例(0.4%)。农药中毒男女比例为1∶1.7,女性有意接触中毒尤为突出,占87.6%。15~44岁是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年龄段,14岁以下是意外接触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急性农药中毒病死率为7.0%,引起中毒和死亡的农药种类以有机磷杀虫剂占首位,其次是杀鼠剂和除草剂。结论县及县以上医院收治的农药中毒病例大多数系有意接触农药所致,杀虫剂、杀鼠剂和除草剂中毒病例数居前三位,杀虫剂中又以有机磷中毒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性,35岁,汉族.自2年前始每次月经经期第4、5d感腹痛,无尿频尿急症状,无脓血尿发生,尿痛时常伴小腹和腰痛,曾行妇科检查,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年来尿痛症状逐渐加重,且发病时间延长,由原来的1~2d加重至10d余,未经特殊治疗而能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1.
许华茹  赵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419-3422
目的 了解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 - 2015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16例,死亡21例,年均发病率为 0.33/10万,病死率为18.10%。发病集中在章丘市(54例)、历城区(25例)和长清区(16例)。5 - 9月发病106例,占91.38%。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为1.32∶1;55~74岁年龄段发病88例,占75.86%;农民发病104例,占89.66%。发热为所有病例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食欲减退(99.12%)、乏力(85.84%)、全身酸痛(55.75%)和畏寒(51.33%)等非特异性症状。81.42%的病例居住在丘陵或山区,82.30%的病例有2周内户外活动史,67.26%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63.72%的病例自述居住地有蜱。死亡病例在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呕血和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3个问题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市是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的重点地区,应加强对居住在丘陵地区的农村人口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杜育刚  李清雅  陈建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084-4086,4091
目的 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流行特征,摸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306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各个病例的各种资料.结果 306例患者中,有机磷中毒173例(56.5%)、拟除虫菊酯中毒49例(16.0%)、百草枯中毒81例(26.5%)、其他中毒3例(1.0%);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OR=3.930)、中毒程度(OR=10.166)、毒物种类(OR=5.854)、氧气吸入(OR=0.211)、呼吸系统异常(OR=6.180)、发热(OR=7.182)、脉搏(OR=4.063)、肾功能(OR=4.670)、心电图检查(OR=2.272)等指标.结论 摸清了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特征,分析了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急性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救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莱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治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60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分布在辖区内88.24%(15/17)的乡镇、5.70%(58/1 018)的村;男性29例,女性31例,男女性别比0.94∶1.95.00%的病例为农民,98.33%的病例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时间集中在4 ~10月之间,发病高峰在每年5~7月.14例病例死亡,病死率高达23.33%;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菜州市分布范围广,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村中老年人,病例分布有明显季节性,应加强对农村中老年高危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努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刘宇  徐萍  孙伟 《现代保健》2013,(24):134-13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诊断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四平市各医疗机构确诊的HFMD94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多见,占80.9%,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比例为1.94:1。发病高峰6月份左右;患儿发病前有吸吮手指习惯、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如接触过HFMD病例等。临床表现流涎拒食、哭闹不安、流涕。部分伴发热。手部、足部及口腔较多皮疹、疱疹。其他症状包括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部分患儿胸片异常、血常规WBC增高、心肌酶学检查异及肌钙蛋白检测呈阳性。抗病毒治疗后,均痊愈。结论:HFMD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性别差异,尽早发现,及早隔离及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重症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流行。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而胃肠道症状在文献中报道的流感爆发疫情中发生率一般相对较低[1]。2007年12月25日宁波市江北区某小学出现了一批集体发热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对流感发病学校的病例,由专业人员按照流感及疑似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每天对新发病例进行检查、诊断和登记。2方法采集5例患者的含漱液,采用“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方法”检测流感病毒。3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1994-1995)。4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对爆发病例进行描述性研究,用Microsoft建立数据库,将相关调查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统计处理分析。结果1时间分布2007年12月17日发生首例患者,2008年1月16日发生最后2例患者,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电解质紊乱。方法选择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继发电解质紊乱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低钾血症病死率高于未伴低钾血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低钠血症与未伴低钠血症者病死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纠正低钾血症,有助于改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某县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该县1990~2000年间发生的1 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一幼儿园水痘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商业部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水痘流行,现简报如下。5月28日出现首例水痘病例,至6月11日共发生13例,且发病主要集中于一个班内。13例水痘中有1例在发病前曾注射过水痘疫苗。发病时,其临床症状轻微,仅面部有3~4个水  收稿日期:2000-03-07作者简介:卢振花(1965-),女,山东省诸城市人,北京市复兴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现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疱,伴低热(371℃),无其它不适,1周后病愈。而未接种疫苗的12例水痘病例,全身出现密集的水疱,同时有发热及全身不适,部分病例出现高热,咽及眼结膜出现疱疹。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轻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盱眙县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农药中毒的防治、安全防护措施的制订及施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盱眙县《农药中毒报告卡》中农药中毒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4年盱眙县共报告各类农药中毒552例,涉及7大类农药。生产性中毒108例,占中毒总病例数的19.57%,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44例,占中毒总病例数的80.4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平均年龄(43.95±10.89)岁,主要集中在35~55岁年龄段。生产性农药中毒在第三季度高发,占全年生产性农药中毒的60.19%。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观音寺镇、马坝镇、淮河镇和维桥乡,4个乡镇病例占全部病例的51.85%,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较为分散。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是杀虫剂(79.89%),其次是除草剂(8.88%)和杀鼠剂(6.34%),杀虫剂中以有机磷为主,共327例,占总病例的59.24%,其中前三顺位的农药是氧乐果(16.67%)、甲胺磷(12.14%)和敌敌畏(11.05%)。农药中毒病死率最高的前3类农药分别是混合制剂(16.67%)、生物化学农药(16.67%)和除草剂(8.16%)。结论 农药中毒严重威胁着盱眙县公众的健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应该引起重视,有机磷类杀虫剂是主要中毒农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合肥市农药中毒的发病情况和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因素,为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合肥市农药中毒监测系统报告的1386例农药中毒病例和主动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6年监测农药中毒病例1386例,死亡76例,病死率5.48%;非生产性中毒病例多于生产性中毒,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中毒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年龄集中在15~55岁;杀虫剂中毒占74.7%,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占89.6%,病例多发地为县域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施药者的文化程度、施药时段、工作时间、个人防护状况、农药毒性与中毒关系密切(P〈0.05),生产实行适当的个人防护、选择早晚凉爽时间、工作时间短、使用低毒农药可以有效防止中毒发生。结论预防农药中毒,应采取多部门协作的政府干预策略,提高中毒预警水平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