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PLC患者72例(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常见部位PLC患者60例(对照组),均给予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并随访24 m。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 m末,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7%,与对照组的93.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FP、AFP-L3、VEGF和S100A4水平分别为(123.4±13.7)ng/mL、(82.5±10.7)mg/mL、(250.4±46.8)pg/mL和(52.7±13.4)mg/L,与对照组【分别为(120.8±15.6)ng/mL、(80.6±10.1)mg/mL、(248.7±47.3)pg/mL和(50.9±14.5)mg/L】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 m、12 m、18 m和24 m,观察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88.9%、69.4%和45.8%,与对照组的100.0%、91.7%、73.3%和48.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特殊部位的PLC患者也能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采用射波刀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肝病科和上海长海医院诊治的PLC患者58例,被随机分为TACE治疗组29例和TACE联合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9例。结果 术后随访,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2.8%,显著高于TACE组的58.6%(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200.4±20.6)pg/ml,显著低于TACE组【(326.5±31.5)pg/ml,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为(30.16±28.9)ng/L,显著低于TACE组【(74.2±7.5)ng/L,P<0.05】,甲胎蛋白(AFP)水平为(632.5±60.3)μg/L,显著低于TACE组【794.6±71.8)μg/L,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48.4±2.7)U/L,显著高于TACE组【(35.4±4.0)U/L,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与TACE组的48.3%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L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在观察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随访1年,记录两组总体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消融率和补充消融率分别为94.1%和1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和3.9%(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周围脏器损伤、胆漏和胸腹腔积液发生率为17.7%,与对照组的21.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内肿瘤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x2=5.26,P=0.02);观察组1 a总体生存率为96.0%,而对照组为84.0%(Log-Rank x2=22.159,P<0.001)。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可用于评估MWA治疗PLC患者术中消融范围,对及时补充消融有帮助,并最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技术下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8%,对照组完全切除率达100.0%(P>0.05);两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部感染、胆漏、皮肤切口感染、腹腔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P<0.05);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观察组累积生存率为73.2%(52/71),对照组为71.8%(5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0.086,P=0.763)。结论 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融合影像导航技术支持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积极开展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Dickopff相关蛋白1(Dickopff-1)水平对TACE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9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Dickopff-1和AFP水平,对HCC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绘制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血清Dickopff-1和AFP诊断HCC的效能,应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HCC组血清Dickopff-1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 或CHB组【分别对(0.8±0.1)ng/ml和(12.3±3.0)ng/ml,P<0.05】或健康人【分别对(0.7±0.1)ng/ml和(11.5±2.5)ng/ml,P<0.05】; TACE治疗后HCC患者血清Dickopff-1水平降至(1.6±0.6)ng/ml(P<0.05);有癌栓的HCC患者血清Dickopff-1水平显著高于无癌栓患者;死亡患者血清Dickopff-1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患者;血清Dickopff-1和AFP单独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860和0.618,对HCC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Z=6.297,P<0.05);血清Dickopff-1和AFP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效能(AUC=0.892),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最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血清Dickopff-1水平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x2=8.418,P<0.05)。结论 HCC患者血清Dickopff-1水平升高,其水平越高,在TACE治疗后预后越差,是否可以作为HCC患者在TACE治疗后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62例PLC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和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疗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 在治疗后1 m复查,获得完全应答12例(19.4%)、部分应答21例(33.9%),无应答29例(46.8%);完全应答组血清AFP、HSP90α和CA199水平分别为(85.6±5.2)ng/mL、(112.3±29.2)ng/mL和(32.3±12.4)U/mL,显著低于部分应答组【分别为(334.2±42.3)ng/mL、(124.2±19.6)ng/mL和(45.3±12.5)U/mL,P<0.05】或无应答组【分别为(679.5±48.4)ng/mL、(143.9±33.5)ng/mL和(64.6±16.1)U/mL,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为(1.23±0.47)mm2/s、(1.21±0.57)mm2/s和(1.22±0.31)mm2/s(P>0.05),治疗后分别为(1.72±0.25)mm2/s、(1.63±0.14)mm2/s和(1.34±0.22)mm2/s(P<0.05)。结论 采用RFA治疗PLC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手术前后MRI检查有助于对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患者96例,均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46例在超声引导下,50例在超声联合CT引导下行RFA治疗。在术后3个月复查MRI,评估疗效。结果 在RFA治疗3个月后,超声联合CT引导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超声引导组的80.4%(P<0.05);在RFA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联合CT引导组血清肌酐和AFP水平分别为(71.5±7.2) mol/L和(30.4±5.7) g/L,与超声引导组的(70.6±7.3) mol/L和(31.8±5.6) g/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RFA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时,采取超声联合CT检查引导可保证穿刺更精确,消融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在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术后1 w,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6.7±1.6)μmol/L,与对照组【(14.2±1.4)μmol/L,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140.8±52.4)U/L,显著低于对照组【(194.7±63.2)U/L,P<0.05】,血清GGT水平为(95.1±10.2)U/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4±11.3)U/L,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35.7±3.4)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9±3.5)g/L,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21年3月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分别给予TACE治疗或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获得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48.3%、29.3%、56.9%和86.2%,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7%、36.2%、31.0%、37.9%(P<0.05)和69.0%(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癌胚抗原水平分别为(86.5±28.7)ng/mL、(183.7±61.4)ng/mL和(9.1±2.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5.8±34.9)ng/mL、270.3±71.5)ng/mL和(25.4±3.6)ng/m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8.6±4.1)%和(1.3±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3±3.7)%和(1.1±0.1),P<0.05】;截止到随访结束,观察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64.3%(36/56)和43.9%(25/57,x2=3.618,P=0.045)。结论 采取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PLC患者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还需要扩大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5%对75.7%,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47.9±5.7)U/L和(35.5±4.3)U/L,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93.5±11.2)U/L和(61.3±5.8)U/L,P<0.05】;术后12 h、24 h和48 h时,微波消融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0.5)分、(1.7±0.2)分和(1.1±0.1)分,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4.7±0.9)分、(2.6±0.8)分和(1.8±0.3)分,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E和微波消融治疗CHL患者疗效类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声单模态融合成像技术在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88例PLC患者,其中44例采用超声单模态融合成像(观察组),另44例采用CT/MRI多模态融合成像(对照组)指导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观察组配准评估时间为(3.8±1.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5.2±1.7)min,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融合成像成功率分别为63.6%和56.8%,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44例观察组发现52个病灶,单模态融合成功36个病灶(69.2%),在44例对照组发现54个病灶,多模态融合成功32个病灶(59.3%),两组病灶融合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7.7%和93.2%,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消融治疗后发热、局部疼痛、胆道出血和胆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20.5%、4.5%和0.0%,与对照组的13.6%、27.3%、9.1%和2.3%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观察组生存32例(72.7%),总体生存(OS)为15.1(5.0,20.0)个月,无进展生存(PFS)为12.8(4.9,20.0)个月,对照组生存32例(72.7%),OS为14.2(4.8,20.0)个月,PFS为13.3(4.7,20.2)个月(Log rank x2=0.592, P=0.442;x2=1.103,P=0.294)。结论 超声单模态融合成像与CT/MRI多模态融合成像均可用于指导微波消融治疗PLC患者,但超声单模态融合成像更为简便,经济,可提供即时影像学资料,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消融(MWA)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大体积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大体积HCC患者144例,其中联合组74例接受TACE序贯MWA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另70例接受TACE和索拉非尼治疗,随访2年。结果 在治疗后3 m,联合组肿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0%和98.6%,显著高于TACE组的47.1%和88.6%(P<0.05);联合组血清AFP水平为(128.0±14.4)μg/L,显著低于TACE组[(208.7±27.3)μg/L,P<0.05],KPS评分为(88.7±8.2)分,显著高于TACE组[(79.4±7.9)分,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与TACE组的34.3%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腹泻、食欲下降、脱发、恶心和呕吐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27.0%、20.3%、13.5%和18.9%,与TACE组的24.3%、30.0%、24.3%、17.1%和18.6%比,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