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共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例,女64例,平均年龄50.3岁(29~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冲击波组)和痛点激素类药物局部针刺封闭(封闭组)治疗各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进行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1年(15~18个月,平均16.4个月),首次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CMS和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年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S冲击波组明显高于封闭组(P<0.05),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冲击波组明显优于封闭组(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钙化肌腱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痛点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相比,使用冲击波治疗,随访1年发现肩关节功能恢复更佳、钙化灶消失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效果。方法 肱骨内上髁炎80例被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分别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小针刀治疗, 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疼痛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小针刀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能明显缓解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疼痛,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小针刀组治疗后[(1.07±0.66) vs (2.24±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HSS评分高于小针刀组治疗后[(92.06±8.07) vs (83.71±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疼痛和恢复功能方面, 体外冲击波疗法比小针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损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使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随访2、4、6周,使用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FDSS)和VAS进行疗效评价。期间如有症状反复或疗效不佳者转为手术干预。治疗中采用动态VAS评价法调整能量输出。结果:32例肩伤患者完成冲击波治疗,3例肩袖撕裂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FDSS平均得分由治疗前的(44.7±7.1)分提高到治疗后6周的(92.9±2.5)分,VAS评分由治疗前的(8.1±0.9)分降到治疗后6周的(1.5±0.7)分。治疗后4周左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慢性损伤(如肩袖腱病、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效果满意。对于明显结构性损伤(如肩袖撕裂)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壮筋养血中药外敷对军训慢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6月因军事训练导致慢性冈上肌腱损伤,在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的军队伤病员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4 g,口服2次/d),观察组予以壮筋养血中药研沫调和蜂蜜外敷于冈上肌腱等肩关节疼痛部位,联合TDP灯加热促进药物渗透吸收,每次30 min,治疗15 d,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肩关节疼痛症状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症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估总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壮筋养血中药外敷在军事训练所致慢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治疗中,其止痛效果类似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具有更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于军事训练伤的康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冈上肌肌腱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冈上肌肌腱的声辐射力脉冲(ARFI)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剪切波速度( SWV) 值。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将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定义为复发组,其余患者定义为未复发组。分析两组患者随访开始前VAS、CMS及SWV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VAS、SWV值低于治疗前,CMS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SWV与VAS无相关性(r=0.073,P=0.518),与CMS呈负相关(r=-0.305,P=0.006)。随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36.25%。VAS、CMS及SWV三项指标单独预测冈上肌肌腱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763、0.850,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9,显著大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的AUC(联合 vs SWV:Z=2.898,P=0.004;联合 vs VAS:Z=3.583,P=0.000;联合 vs CMS:Z=3.722,P=0.000),其敏感度为89.66%,特异度为92.16%。结论:ARFI可用于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VAS、CMS及SWV的联合可准确预测冈上肌肌腱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刘彧  吴坤  刘水涛  赵喆  杨军  邢更彦 《武警医学》2016,27(4):349-352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4-08至2014-12收集到的65例女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 1~2粒(0.314~0.628 g)/次,连续服用8周。冲击波组给予冲击频率为7 Hz,能量1~2 bar的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个部位冲击2000下,1次/周,8次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及测量50 m快速走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组患者疼痛缓解,平均VAS疼痛评分(3.2±2.4)较治疗前(6.8±2.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 50 m快速走平均时间(37.0±6.3)s较治疗前(39.9±7.7)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50 m快速走时间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口服氨基葡萄糖,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无不良反应,能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FBS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 1)21例X线片显示明确钙盐沉积的病例中,MRI对钙盐沉积的的显示率为86%,于T_1WI及PDWI-FS图像17例钙盐沉积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钙盐沉积所累及肌腱相邻区域损伤;2)在钙盐沉积部位中,12例为冈上肌肌腱,3例为冈下肌肌腱,4例同时累及冈上、冈下肌肌腱,1例为肩胛下肌肌腱,1例同时累及冈上、肩胛下肌肌腱;3)21例均合并肩袖损伤,累及冈上肌肌腱者为20例,部分撕裂者为9例;累及肩胛下肌腱者为8例;累及冈下肌腱者为4列;4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结论 MRI在显示细小钙化方面不如X线,单一MRI检查对于钙化性肌腱炎的诊断是不充分的,但MRI对于肌腱炎及钙化物沉积位置的显示要优于X线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CRB)止点清理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ERCB止点清理手术组(25例)和冲击波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臂、肩、手障碍(DASH)评分,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重返工作时间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治疗后功能评分与患者基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ASH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下降,MEPS评分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个月时,冲击波组和手术组两组间DAS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46±12 vs 49±11;P=0.39),冲击波组MEP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87±7 vs 80±7;P=0.002),而冲击波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2±1 vs 3±1;P=0.002)。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在DASH评分、MEPS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均...  相似文献   

10.
张玉良  吴宏飞 《武警医学》2016,27(4):370-372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术(pere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3-03至2014-06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102例获得术后12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术前、术后2 d、术后6、12个月腰腿痛缓解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Iity Index,ODI)评定和改良 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102例腰痛VAS评分术后2 d、术后6、12个月与术前(6.3±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术后2 d、术后6、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由术前(69.3±15.2)降为术后12个月随访的(1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51例,良46例,可2例,差3例。术后优良率为95.10%。2例术后复发行切开手术。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阴道触发点与手法按摩分别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myofascial pelvic pain,MFP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05至 2019-11医院顺产后6~9周的产妇,根据MFPP诊断标准纳入5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7例)和对照组(252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触发点联合经皮骶3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电刺激联合按摩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痛觉评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性交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性交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阴道触发点联合经皮骶3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MFPP患者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对高强度训练后下肢训练伤的防护效果。方法 2019-06至2019-07从某部集训战士中选取5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肌内效贴组(KT组)、安慰剂贴组(PT组)和静态拉伸组(SC组),每组17名。10 km武装奔袭后即刻、24 h、48 h、72 h,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ROM)、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等。结果 在训练后即刻、24 h、48 h、72 h, KT组的VAS值均低于SC组和PT组(P<0.05);KT组在训练后48 h、72 h对ROM的改善明显优于PT组和SC组(P<0.05),训练后48 h的Lysholm评分高于PT组及SC组(P<0.01);SC组在训练后72 h的VAS值低于PT组,对ROM的改善优于PT组(P<0.05)。三组不同时间的大腿周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肌内效贴有利于高强度训练后缓解下肢肌肉疼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且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可用于下肢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张頔  肖蕊  丁琪 《武警医学》2018,29(7):698-697
  目的 探讨非牵引漂浮体位在前后踝撞击症关节镜手术中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01至2015-12医院收治的前后踝撞击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仰卧位,观察组采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关节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效果,并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临床随访,包括关节活动角度、AOFAS主观功能评分、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评估。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0.3)h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0.4)h(P<0.01);两组出血量均为5~10 ml,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 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 结论 前后踝撞击症术中应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可一次性处理前后踝骨赘,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中二次消毒。  相似文献   

14.
蔡丽  张研  申芳  冯喆 《武警医学》2016,27(2):116-118
 目的 探讨N1级护士在职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2011-2014年使用《N1级护士培训考核手册》、接受在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设为研究组,将2007-2010年采取原传统带教考核方式培训的护士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技术操作、理论考核,综合素质测评及护理岗位胜任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技术操作、理论考核及综合素质测评年度平均成绩,研究组分别为(93.43±4.11)分、(92.19±4.26)分、(93.26±3.67)分,对照组分别为(91.06±5.82)分、(87.03±7.48)分、(84.12±8.02)分,研究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1级护士护理岗位平均胜任时间,研究组为(109.6±30.1)d,对照组为(175.0±29.6)d,前者比后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对培训认可率达到100%,对照组护士对培训认可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N1级护士早期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能够明显提高其基本素质和执业能力,有利于新毕业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岗位,促进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致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配合中医疗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03至2021-03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配合针灸、拔罐、推拿、腰部力量康复训练等中医疗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疗效、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日常生活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低,SF-36各维度评分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97.50% vs. 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对军事训练中腰肌劳损的疗效显著,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武警某队属医院收治的骨关节训练伤特点及膝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因骨关节军事训练伤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骨科住院治疗官兵的病例资料,通过统计骨关节训练伤种类、构成比及受伤训练科目与时间来分析骨关节训练伤的特点。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全总队范围抽取83名发生过膝关节损伤的官兵为损伤组,91名从未发生膝关节损伤的官兵作为未损伤组,向两组受试对象发放问卷,通过问卷设置一般情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训练运动量、主观情绪、社会认知6个维度共20个问题,对问卷内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020年,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共收治骨关节训练伤住院病例155例,含12类疾病诊断,其中膝关节损伤在骨关节训练伤疾病谱系中占比最高,400m障碍是最常导致骨关节损伤的训练科目,1-3月及7-9月为骨关节训练伤发病的高峰期。(2)膝关节损伤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损伤组的行中、大强度训练量与消极情绪人数占比高于未损伤组(P<0.05);与损伤组相比,未损伤组中有饮茶习惯的人数占比较高(P<...  相似文献   

17.
付建楠  齐艳芳  陈宇  刘晓梅 《武警医学》2020,31(11):983-98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静脉镇痛在单孔胸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01至2020-04医院择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SAPB联合静脉镇痛组(RD组)、罗哌卡因SAPB联合静脉镇痛组(R组)和静脉镇痛组(对照组,C组),每组50例。手术结束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穿刺,RD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0.5 μg/kg)20 ml,R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生理盐水20 ml。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并对比三组术后2、 6、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D组和R组术后2、6、12及2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组术后2、6、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三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组和R组2、6、12 h的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组术后2、6、12及24 h 的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组(P<0.05)。RD组和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kg右美托咪啶SAPB联合静脉镇痛用于单孔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更完善,阿片类药物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及地诺孕素(Dienogest, DNG)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0-10石家庄市第六医院聚焦超声治疗科确诊为AM患者150例,根据术后应用药物不同分为:A组(单纯FUAS治疗)、B组(FUAS+LNG-IUS)和C组(FUAS+DNG),每组50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3个月(T2)、6个月(T3)及12个月(T4)时,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痛经评分、血红蛋白(Hb)、血CA125及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T1比较,3组患者T2-T4时子宫体积、病灶体积明显缩小(P<0.01),CA125水平、VAS评分明显降低,H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C两组T4时子宫体积、病灶体积明显缩小,CA125水平、VA...  相似文献   

19.
曹雷  张颖  周磊  刘百川  李德会 《武警医学》2015,26(4):373-375
 目的 观察认知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使用药物联合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以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psychopath stigma scale)作为评定量表。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社交因子、能力因子和病耻感总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 (P<0.05),研究组中社交因子(13.76±4.53)、能力因子(7.18±2.54)、治疗因子(9.91±2.59)和病耻感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及病耻感总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仅治疗因子有明显改善(11.97±4.07 vs 10.19±2.61,P<0.05)。结论 认知疗法能够降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有利于提高患病官兵对部队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对促进康复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