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降压百灵丹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素文  韩秀英 《河北中医》1998,20(3):131-133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突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发掘传统中国医药学对防治高血压病的优势及特点,我们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研制成降压百灵丹.自1994—01~1996—09,观察高血压病 Ⅰ、Ⅱ期患者82例,疗效良好,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治疗中止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诊断标准按照我国1979年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该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建议使用的,目前仍沿用这个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二者有1项经核实即可确诊高血压.并结合体检、X线、心电图、超声、眼底、血、尿等常规检查及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3期.我们治疗选择的病例为Ⅰ期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钾片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也是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我院广泛使用2001年至2006年治疗使用氯沙坦钾片用于治疗重度(3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经过临床观察氯沙坦钾片对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年龄在60岁以上,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者即为老年高血压,总患病率可达38.2%(包括临界性高血压).治疗上除戒烟、减轻体重、限制钠盐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外,药物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程.  相似文献   

4.
陶春祥 《中医杂志》2004,45(4):313-313
答:老年重度高血压病应定位于高血压危象范围,指60岁以上,舒张压≥14.7kPa(110mmHg),收缩压≥26.7kPa(200mmHg),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是:大动脉弹性组织减少,动脉硬化所致收缩期血压明显升高;其血管舒缩功能下降,血容量减少或交感神经抑制使敏感性增高,还可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高血压病病程较长,重度高血压大多为Ⅲ期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损害.临床经验表明,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但又不宜太缓,以免长时间血压过高造成严重并发症.除了使用西药小剂量的心痛定(10mg)、卡托普利(12.5mg)、氨酰心安(12.5mg)联合用药外,还可同时按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有较好的协同降压效果,且能改善心、脑供血及临床症状.中医辨治可以分为以下3个证型.  相似文献   

5.
平肝健脾化浊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文 《广西中医药》2005,28(1):16-18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30%-4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性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升高,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发病特点为血压波动性大,收缩压升高明显,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以头痛头晕为常见临床症状,可伴有心、脑、肾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动脉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舒张压≥90mmHg(12.0KPa),即是高血压。高血压病类似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病证。  相似文献   

7.
以中药益寿降压饮治疗高血压病 30例 ,并同西药心痛定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 1993年美国高血压委员会提出新的高血压标准及分期 ,凡收缩压持续性≥ 18 7KPa或 /和舒张压≥ 12KPa ,均应诊断为高血压 ,分为 1、2、3、4期。1 2 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可纳入 ,以 1、2期高血压病为主要观察对象。1 3 排除标准 年龄在 18岁以下或 70岁以上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1 4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7例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选择同期61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空腹血糖、DBP、年龄、HDL-C降低,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OR):空腹血糖≥7 mmol/L的OR值为空腹血糖<7mmol/L的7.702倍,年龄≥65岁的OR值为年龄<65岁的7.025倍,DBP≥110 mmHg(1 mmHg=0.133 kPa)的OR值为DBP<110 mmHg 2.681倍,SBP≥180 mmHg的OR值为DBP<180 mmHg 2.769倍,HDL-C<1.68 mmol/L的OR值是SBP≥1.68 mmol/L的6.546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为无家族史的5.785倍。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SBP、DBP、年龄、HDL-C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病家族史与脑卒中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萍 《山西中医》1993,9(6):41-42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为探索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疗法,笔者于1990~1991年用耳压疗法治疗高血压病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均按照1978年WHO所定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收缩压≥21.28kPa(160mmHg),舒张压≥12.64kPa(95mmHg),并经询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分型标准按1979年全国心血管郑州会议标准。Ⅰ期高血压病13例,Ⅱ期高血压病9例,Ⅲ期高血压病4例。26例中,女性5例,男性21例,45~55岁7例,55~65岁16例,65岁以上3例。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对112例老年性高血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均为1995年10月~1997年6月入住我院内科60岁以上高血压病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83岁。60~69岁45例(占40.18%);70~79岁62例(占55.36%);80岁以上5例(占4.46%)。病程最短5月,最长38年,10年以上78例(占69.64%)。1.2诊断标准及分型: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12.7kPa确诊。参照罗玉光等[1]将…  相似文献   

11.
金蒲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1989年起,用自拟金蒲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48例,年龄在60岁以上,最大78岁,平均年龄65.67±4.9岁,均为住院病人.男23例,女25例;高血压Ⅰ期9例,Ⅱ期28例,Ⅲ期11例;纯收缩期高血压7例(SBP≥21.3kPa、DBP<12.7kPa),不相称性收缩期高血压17例(SBP≥2×(DBP—15)mmHg、DBP≥12.7kPa),经典性高血压24例(SBP<2×(DBP—15)mmHg、DBP≥12.7kPa);病史0.5年~30年,平均7.3年;中医辨证阴虚阳亢16例,阴阳两虚28例,血清胆固醇(TC)和促动脉硬化指数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LDL—C/HDL—C)均增高者32例,占66.67%.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在我国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自1996年6月~1999年4月笔者用中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369例,观察治疗前后诊所血压、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9例中,男237例,女13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1岁,平均(54.8±10.1)岁,病程1~25年,平均9.4年。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联盟(ISH)高血压诊断标准。按其血压水平分类,收缩压(SBP)18.7~21.2kPa和/或舒张压(DBP)12~13.2kPa为轻度高血压。收缩压(SBP)21.3~23.9k…  相似文献   

13.
降糖胶囊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的临床与实验观察,降糖胶囊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NIDDM)具有明显的疗效。本文旨在观察其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Ⅱ型糖尿病患者82例,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高血压标准:连续测两次以上,右上肢动脉收缩压>18.7kPa(140 mmHg)或舒张压>12.0kPa(90 mmHg)。其中男性36例,女性46例,年龄52.5±10.6岁,肥胖26例,伴冠心病12例,糖尿病肾病3例;病程在1.5~20年之间;所有病人无心衰、肾衰、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正> 老年性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是危胁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将≥60岁的高血压称老年高血压,国外则将≥65岁的高血压称为老年高血压。根据WHO的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7Kpa(95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随着生理情况的改变,机体日趋老化,各种功能逐渐衰退,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应合理选择用药,并用药个体化,调整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 1.发病率高,危害大:老年高血压多属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史较长,心血管改变常为不可逆,需长期治疗,采用长期降压药治疗的患者与间断性治疗及未治  相似文献   

15.
安俊芳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3):113-114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即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者.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88%,而老年人人群高血压病发病率则高达40%~50%,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按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60mmHg(21.4kPa)或以上;舒张压95mmHg(12.6kPa).并有心、脏、肾等症状. 2、年龄与性别:45岁~65岁.男性146例,女性112例,共258例.病史均在3年以上.有吸烟史者76人;有饮酒史者120人;同时有吸烟和饮酒史者196人.喜咸食者224例.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高血压病的定义为:在还没有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不同日测得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然比140/90mmHg低,也以高血压病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硝苯地平合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82例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国际高血压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级,收缩压140~159mmHg或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6月 ,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 35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7例均为住院及门诊患者 ,符合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5例 ,男2 3例 ,女 12例 ;年龄 4 6~ 75岁 ,平均 6 2岁 ;病程 5~ 2 8年 ;按靶器官受累程度分期 ,Ⅰ期高血压者 8例 ,Ⅱ期高血压者 19例 ,Ⅲ期高血压者 8例 ;治疗前收缩压 (2 4 .5± 2 .3)kPa,舒张压 (15 .6± 1.8)kPa。对照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  相似文献   

20.
范军铭  刘鹏 《中医研究》2011,24(7):78-78,F0003
高血压病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虽然血压低于140/90 mm Hg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