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对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作用,评价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是否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方法将实验组40例行TPN营养支持的患者与对照组34例未行TPN营养支持患者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TPN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只有良好的护理才是TPN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胃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术前1天、术后第2天和第8天各测定营养指标和急性炎性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病人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结束时,EEN组血清前清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明显高于TPN组;而IL-6、住院时间明显少于TPN组。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用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术前是否行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前7~14天内及术后均采用营养支持法;对照组术前7~14天内给予常规饮食,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试验组平均总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差异。方法:选取 2014 年 5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信宜市中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和胃癌手术患者共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 两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开展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 肠功能恢复效果、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 间等肠功能指标均少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6.00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食管癌和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这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 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疗效及经验.方法 将97例胃癌病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分析对比EN组及TPN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EN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较早,腹泻症状较常见,静脉炎或导管性脓毒症、吻合口漏、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较TPN组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情况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减少严重术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科手术后行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间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术后营养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的少,而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和P0.05)。结论:胃肠道外科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效果较好,可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血生化指标及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拟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EEN+PN组,n=62)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TPN组,n=62),分别于术前、术后7 d检测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血生化指标及血浆二氨氧化酶活性,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EEN+PN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高于TPN组,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TPN组。结论 EEN+PN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重症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维持血生化指标的正常,降低血浆二氨氧化酶活性,维持正常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胰腺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研究组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学指标(血糖、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周时血糖、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23%VS25.81%),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手术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郑潇康 《新中医》2019,51(7):160-162
目的:观察固脱清腑汤序贯肠内营养在闭合性腹部创伤术后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将因闭合性腹部创伤入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3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7例,2组均行剖腹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经颈内静脉全胃肠外营养(TPN),实验组采用空肠造瘘序贯法肠内营养(SEN)。比较2组术后血糖以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比较2组术后9天血清白蛋白情况;比较术后排气、排便以及住院时间情况;以及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血糖升高例数以及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9天,2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2%,对照组为6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固脱清腑汤SEN法在闭合性腹部创伤剖腹术后可有效改善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更好的增加血清白蛋白,提前患者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给患者减少痛苦,更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0例胃癌术后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术前1天、术后第2天和第8天测定免疫指标和急性炎性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结束时,EEN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TPN组;IL-6明显低于TPN组;EEN组住院时间短于TPN组。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用力呼气量、平均肺活量和平均潮气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值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手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给予手术后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时间短,进食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肠道恢复通气早,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胃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结果:术后平均3—4天恢复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改善了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且避免空肠造瘘所造成的创伤以及护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张文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79-179
外科病人围术期的营养是目前外科医务人员研究的主要课程之一,尤其是胃癌病人术前就处于高消耗状态,加上介入化疗措施,加剧了病人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很重要。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对8例胃癌病人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极大地改善了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保证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毅 《新中医》2014,46(3):149-15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养阴中药)40例和对照组(肠内营养)38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含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前清蛋白含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可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可作为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分析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早期卵巢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术,54例)和实验组(应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5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早期卵巢癌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治疗总缓解率、并发症(便秘、感染、尿潴留以及组织损伤等)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平均评分。结果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缓解率、术后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便秘、感染、尿潴留以及组织损伤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有效性。方法将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选择围术期常规护理以及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安全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胃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2月以5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癌的治疗,共分两组,其中观察组28例在术后行快速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在术后行传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消费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都优于传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治疗胃癌患者可加速康复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比较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在胃癌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合并胃癌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肠内营养支持)组和PN组(肠外营养支持)组,各80例,分别行相应治疗,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EN组治疗后的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素结合蛋白(HPX)及结合珠蛋白(HPT)四项营养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PN组;EN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更加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应当作为胃癌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外全营养混合液(TNA)对老年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后应用TNA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作为TNA组,并与同期未行TNA治疗的2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对照。结果①T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20)。②TNA组与对照组比,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尿素氮、氮平衡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TNA可改善老年胃癌术后氮平衡和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