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用人性化护理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接诊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n=35)。研究组采取的是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24.68±6.03)分、SDS评分为(23.48±7.51)分,优于对照组的(39.45±6.23)分与(34.63±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0.0%vs.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7.14%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人性化护理法,同时将之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下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模块式教育计划干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前SAS评分为(63.50±2.85)分,护理前SDS评分为(63.85±2.75)分,与对照组[(63.65±2.70)分,(63.80±2.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后SAS评分为(37.35±1.15)分,护理后SDS评分为(38.60±1.05)分,均低于对照组[(47.40±1.30)分,(48.95±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患者实施模块式教育计划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发性跖骨骨折采用连续性护理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4例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连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双足落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54±2.19)、(62.84±11.54)、(41.37±2.19)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8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于促进足部愈合及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康复护理在多发性跖骨骨折中的应用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9年3月该院接诊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46例,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23),其中,研究组实行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各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与生活质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离院后12周的足部功能评分为(95.13±11.09)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9.04±7.11)分,比对照组的(88.24±11.57)分、(80.25±7.6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4.72±7.59)d,比对照组的(51.63±8.5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连续康复护理法,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足部功能的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外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外科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中口渴、饥饿发生率以及术后应激指标;两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饮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口渴、饥饿发生率以及术后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饮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28±0.52)h、(1.45±0.75)h、(6.43±0.58)d,(18.65±0.37)h、(2.99±1.25)h、(8.94±1.1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SF-36生活质量分别为(86.35±7.52)分、(71.24±6.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用于外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后,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手术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为(1.95±0.47)m Pa/s,护理干预后为(1.75±0.24)m Pa/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22±5.23)d,下肢肿胀消退时间为(8.20±1.45)d,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为25.00%;观察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为(1.98±0.45)mPa/s,干预后(1.20±0.17)m Pa/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9.55±5.29)d,下肢肿胀消退时间为(5.20±1.28)d,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为7.50%,两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术前和护理干预后、两组干预后的下肢血液粘稠度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肢肿胀消退时间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切实降低下肢血液粘稠度、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肢肿胀消退时间,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该次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的使用,将收治于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9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9±1.3)d,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7%(2/48),与对照组的22.92%(11/48)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83%,与对照组的77.08%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方法的使用,能够缩短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髓内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均进行石膏外固定及急诊清创等治疗,拍摄X线片,进行初步测量。对照组进行髓外固定,实验组固定方式为髓内固定。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生活质量、平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0.30±9.20)分显著低于实验组评分为(76.88±1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12±1.88)周,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3.88±1.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与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缩短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5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组,在围手术期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0.00%,对照组22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离床活动时间为(2.26±1.43)d,对照组为(2.94±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住院时间为(4.21±1.14)d,对照组为(6.17±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常规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增加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效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33%,3/36)显著低于对照组(19.44%,7/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04.26±25.61)min、术后住院时间(5.14±2.03)d、切口愈合时间(13.25±3.18)d、骨折愈合时间(41.25±15.2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3.22±23.06)min、(7.69±1.98)d、(16.02±4.13)d、(50.03±14.0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采取精细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并促进患者患肢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系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于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下肢Fugl-Meyer评分为(45.2±7.8)分,Barthel评分为(65.7±5.9)分,ESS评分为(75.5±8.3)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NHP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达到了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微创手法结合锁定钢板外置对于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微创手法进行同时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66±5.37)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7.53±6.39)周,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有9例患者出现延期愈合、骨不连、钉道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延期愈合、骨不连、钉道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96%,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5.37±1.62)分,研究组VAS评分为(2.25±1.31)分,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微创手法结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优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62),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优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例(32.3%)显著高于研究组2例(3.2%);对照组住院时间(18.74±3.24)d显著高于研究组(9.9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都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6%显著低于研究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优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90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使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肿胀及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肿胀和疼痛评分(6.95±1.25)分、(2.77±0.86)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24±1.36)、(13.78±3.12)d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可缓解患者疼痛及减轻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及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计算机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辅以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未接受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3.21±0.13)d、总住院时间(11.95±0.21)d、骨折愈合时间(10.59±2.11)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下肢外观评分(17.49±1.14)分、肌力评分(16.94±0.48)分、关节活动评分(16.09±1.22)分、步态评分(16.55±0.1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7.39±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辅以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踝关节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研究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Mazu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zur评分为(92.8±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9±1.3)周和(11.6±1.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该院诊治12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96.67%比对照组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情感功能(75.78±7.85)分、生理功能(74.58±9.46)分、社会功能(71.43±6.84)分等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治疗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将两组肢体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比。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37.81±1.52)cm低于对照组(40.25±1.5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36.64±2.25)d和DVT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DVT出现概率,缓解患者手术后肢体的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9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使用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自发排便、粪便形状、腹胀情况以及排便费力评分(1.95±0.35)分、(1.94±0.35)分、(2.04±0.33)分、(1.78±0.40)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1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流速及DVT直径分别为(25.58±3.49)cm/s、(0.25±0.22)c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栓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交锁髓内钉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54.55±5.24)min、骨愈合时间(15.44±1.66)周以及住院时间(12.23±3.88)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