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文平  谢扬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42-1644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为寻常痤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在愈显率、疗效指数、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选取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和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结合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痊愈率分别为23.3%和1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满霉素治疗,中药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消痤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联合组治疗6周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联合组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DQOL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治疗痤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皮肤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7)及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次、2次、3次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两组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皮损消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分型护理在火针联合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节囊肿性痤疮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火针联合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予以中医分型护理。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节囊肿性痤疮患者施以火针、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分型护理可提升整体疗效,减少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钟美连 《全科护理》2013,(34):3203-320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外敷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面部痤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罗红霉素和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分别于治疗4周、8周、1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末,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48.3%,78.3%,95.0%,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6.7%,56.7%,71.7%,两组在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72-1173
目的评价中药消痤合剂联合美满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方法对中重度痤疮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消痤合剂及美满霉素口服,对照组单纯美满霉素口服,分别于2、4、6、8周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66.7%。结论中药消痤合剂联合美满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皮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寻常痤疮患者中医方剂治疗能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散外敷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面部痤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病人,肺胃蕴热型病人在双侧肺俞及大椎穴各注射1 mL 自身静脉血;气血瘀滞型则在双侧血海、足三里穴各注射1 mL自身静脉血,每隔3 d 注射1次;每天用中药痤疮散外敷面部,同时给予面部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病人口服罗红霉素,每次0.15 g,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分别于治疗1周、2周、4周、8周、12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的有效率分别为48.3%、78.3%、83.3%、91.7%、93.3%,对照组分别为36.7%、53.3%、65.0%、71.7%、76.7%,除第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中药痤疮散外敷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清肺枇杷汤内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枇杷汤内服联合中药药膜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非炎性皮损、炎性皮损及皮损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清肺枇杷汤内服联合中药药膜外用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痤疮饮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外涂克林霉素甲硝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敷自拟痤疮饮,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42/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3%(30/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痤疮饮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痤疮饮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痤疮饮内服,对照组用美满霉素、螺内酯口服,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以后治疗组有效率86.0%,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痤疮饮治疗寻常性痤疮具有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益气健脾除湿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健脾除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1%,与对照组的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Ⅱ~Ⅲ级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Ⅳ级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除湿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症状,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5%的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e acid, ALA)光动力联合火针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患者采取5%的ALA光动力联合火针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54例患者单纯采取5%的ALA光动力治疗,作为对照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后结束治疗,并复诊随访2个月;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治疗前、中、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皮损消退时间、皮损消退率、临床疗效、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皮损消退率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77%,大于对照组的51.85%,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病情好转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35.42%,小于对照组的59.5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5%的ALA光动力联合火针治疗可快速有效缓解重度痤疮,促进各种皮损消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联合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治疗重度痤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强脉冲光多波段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420 nm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420 nm、560/590 nm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痤疮患者应用强脉冲光多波段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 45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自拟中药丹黄散内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5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和激光组各52例。联合组采用1 450 nm半导体激光配合内服丹黄散治疗,中药组仅给予丹黄散内服治疗,激光组仅给予1 45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激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DLQI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激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药组、低于激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45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自拟中药内服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患者疼痛程度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枇杷清肺饮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口服枇杷清肺饮治疗;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14%,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性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枇杷清肺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O_2点阵激光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CCA评分差异、皮损评分、痂皮脱落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ECCA评分、皮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ECCA评分、皮损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痂皮脱落时间为6.05±1.32d,对照组痂皮脱落时间为7.98±1.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点阵激光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较快恢复,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服6剂)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每周注射1次,8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梅花针叩刺拔罐,每2天1次,共10次,所有操作固定1名护士完成。观察比较两组完成1疗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梅花针叩刺拔罐可以提高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