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初诊肺结核病患者4783例和随访肺结核病患者5709例痰标本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萋尼式染色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结果 对2007~2010年初诊的4783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的痰抗酸杆菌的检测,共检测涂阳806例,4年中平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6.85%,随访病人查痰总人数为5709,检出痰涂片阳性人数99,4年中平均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3%.结论 肺结核病人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监测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快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课题[1]。按照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3份系列痰标本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依据。现将1999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确诊的1 28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系列痰涂片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讨论第3份痰标本对可疑肺结核患者提高诊断率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 286例涂阳肺结核均为1999年-2008年期间来我中心就诊并经实验室镜检3份系列痰标本中至少有1份为阳性的病例。1·2方法1·2·1系列痰涂片镜检的方法均采取直接痰涂片镜检方法,严格按照《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方法,直接涂片、固定、染色、脱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焉耆县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低的原因。方法采用国家《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治疗与管理》中的抗酸染色法,对2010—2014年10月焉耆县肺结核病疑似患者和随访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结果共采集检查各种痰标本4 880份,阳性755份,阳性率15.5%;检查咳血痰标本54份,阳性率最高55.6%;检查唾液痰标本2 014份,阳性率最低0.6%,不同性状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3,P0.05);不同年份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2,P0.05)。结论提高肺结核病患者检出率的关键在于留取痰标本的质量、工作人员痰检操作的质量、痰检人员的规范操作以及规范检测能力的达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方法确认的家庭密切接触者36423人,每人提供3份痰标本(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涂阳检出率为1.0%;病人排菌量与家庭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的涂阳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5%和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涂阳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筛查,有助于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特别对排菌量在2+以上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以及家庭密切接触者≤15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的痰涂片筛查,可发现更多涂阳病人。  相似文献   

5.
黄欢欣  黎炽森  黎启明  陈洁宁 《内科》2012,7(4):374-376
目的比较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杆菌的检出率,提高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对广西梧州地区各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104 582份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酪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37.9%;血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48.9%;黏液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8.3%;唾液涂片阳性检出率为2.6%。结论保证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痰标本的质量能提高实验室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及早发现肺结核传染性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AFB)阳性检出特征,为肺结核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63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厚涂片AFB检查,并对涂阳患者进行I豳床分析。结果发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95例,阳性率36.1%。其中AFB(±)7例(7.4%)、AFB(1+)36例(37.9%)、AFB(2+)20例(21.0%)、AFB(3+)13例(13.7%)、AFB(4+)19例(20.0%)。三个痰标本首次涂片阳性率为65.3%(62/95),清晨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为61.8%(84/136),涂阳患者三种不同痰标本和不同送检次数在AFB阳性检出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涂阴肺结核比较,涂阳肺结核患者咳嗽、咯血、发热、空洞形成和病灶≥2个肺野等比例分别高达97.9%、41.1%、54.7%、48.4%和82.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取合格痰标本,认真涂片检查,提高痰标本阳性检出率,痰涂片检查符合我国国情,是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DOTS策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的发病情况,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对1-13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X线和痰涂片检查来分析他们的结核病患病情况。同时,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患者配偶、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和不同排菌程度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患者的检出情况。 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3.3%;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配偶最高,分别是患者父母的1.9倍和患者子女的16倍;有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是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的6.4倍,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7.8,P<0.01);涂片3+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比涂片2+患者和涂片1+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别高出1.8和2.4个百分点。 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患病情况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对患者的配偶、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有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排菌严重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应重点关注。因此,应加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检查,尽早发现患者,缩短肺结核患者对正常人群的感染传播。  相似文献   

8.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方法确认的家庭密切接触者36423人,每人提供3份痰标本(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涂阳检出率为1.0%;病人排菌量与家庭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的涂阳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5%和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涂阳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筛查,有助于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特别对排菌量在2+以上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以及家庭密切接僦者≤15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的痰涂片筛查.可发现理多涂阳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肺结核病人痰标本首次检查3个痰全部为阴性者而痰标本性状为脓样、血样痰、重新留取标本进行第二次检测,以提高痰菌检出的阳性率。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对2422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的脓血样痰进行第二次检测。结果2007年肺结核及可疑症状者查痰人数为1177,初次痰检阳性人数阳性检出率为11.4%,年度阳性检出率为12.4%,由于第二次查痰阳性率提高了1%。而2008年查痰人数为1245,初次痰检阳性人数阳性检出率为12.3%,年度阳性检出率13.3%,阳性率也提高了1%。结论首次检查3个痰全部为阴性的脓血样标本、进行第二次查痰,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达到控制肺结核传染源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孙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41-144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79803份痰标本、3750份纤支镜灌洗液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镜检法和液基集菌法检出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液基集菌法涂片后痰液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2.94%,纤支镜灌洗液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8.22%。同样方法获取的标本使用液基集菌法对纤支镜灌洗液涂片中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提高明显大于痰标本。结论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提高,除与标本检测方法有关外,合格的痰液标本是提高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