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IK细胞疗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肝癌术后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同时联合应用CIK细胞免疫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液中CD3+、CD4+、NK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 ,手术创伤又可使其免疫状况进一步恶化 ,术后应用免疫增强剂将提高患者的抗肿瘤能力。我们对部分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制剂 ,并对其免疫指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在我院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共 41例 ,男 2 6例、女 1 5例 ,年龄 (5 1 .7±1 0 .4)岁 ,随机分为强化精氨酸 (Arg)的肠内营养组 (Arg+EN组 ) 2 0例、肠内营养组 (EN组 ) 1 1例、对照组 1 0例。对照组术后初期禁饮食 ,完全静脉补液 ,待排气后逐步进食 ;E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比较传统的术后营养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早期肠内营养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对患者按照少喝多餐和少吃多餐的饮水和进食肠内营养原则来进行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和手术之后的营养状况、免疫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①从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持续发烧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和体重的变化以及医疗费用都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两组患者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的营养状况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的清蛋白和前清蛋白的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从两组患者术后一周的免疫功能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的CD3+、CD4+、NK细胞、CD4/CD8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CD8+指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术之后,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支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75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记录并发症与远期疗效,检测术前与术后7 d血清中免疫指标与肝功指标及术后半年、1年肝体积变化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开始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术后7 d,两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患者IgG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7 d,开腹组CD4+T细胞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下降、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开腹组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腹腔镜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7 d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腹腔镜组ALT、AST、TBIL与DBIL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1年肝脏体积变化率均明显大于术后半年肝脏体积变化率(P<0.05);且术后半年与1年腹腔镜组患者肝脏体积变化率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可靠,对免疫功能与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肝脏再生速度快,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是全球高发的癌症死亡原因,早期肺癌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根治性切除术[1]。切除术有开胸术和腹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等都有明显优势,已成为临床首选手术方式[2-7]。肿瘤手术的预后及防止转移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手术创伤应激、疼痛刺激、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的选用等多因素影响[8-1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 d(30 kc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 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IgG下降(P<0.05),IgM显著上升(P<0.01).两组病例术后血浆IL-6水平上升(P<0.05),IL-10水平降低(P<0.05).2.术后氮平衡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累计氮值为负氮平衡;两组的体重、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P<0.05).结论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手术后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别是显著提高血清IgA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平消胶囊联合索拉非尼片对老年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60例初诊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平消胶囊和索拉非尼片,TACE两个疗程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估,并且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为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和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但是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消胶囊联合索拉非尼可提高中晚期老年肝癌患者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已应用、推广到外科的诸多领域.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观等优点[1,2],因此越来越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Novitsky等[3]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系统,故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的研究亦不断增多.现将近年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肝癌通常是指原发性肝癌,多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2]显示,肝癌发病率在全国癌症发病率占第4位,死亡率排名第2,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衰退、免疫功能低下,且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对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记录2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术后排气时间(48.54±4.23)h,术后发热时间(41.93±3.78)h,住院时间(11.93±1.96)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8.26±2.3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对照组干预后术后排气时间(69.07±10.37)h,术后发热时间(58.65±6.77)h,住院时间(18.79±3.17)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5.64±1.41)分,术后并发症发生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gA(1.65±0.78)g/L,IgM(1.26±0.46)g/L,IgG(10.54±1.88)g/L;对照组术后第7天IgA(1.11±0.19)g/L,IgM(0.82±0.14)g/L,IgG(6.92±1.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CD4~+(39.89±7.65)%,CD4~+/CD8~+(1.56±0.41);对照组术后第7天CD4~+(34.18±4.26)%,CD4~+/CD8~+(1.1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中青年组(60岁)。测定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结果]中青年组术后第1天表现出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的趋势,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而老年组在术后第3天表现出CD3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术后第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不同年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机能的减退,较易出现"反应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d(30ke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相似文献   

14.
营养不良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原因[1],不仅损害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应激反应的抵抗能力减弱,还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病人的预后[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预后影响。方法 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 d、7 d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机体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体质量下降,人体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降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N组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明显高于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N干预可纠正老年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和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健脾消积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均采用相同的西药保肝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证候总改善率为90.0%、63.3%;总有效率为83.3%、60.0%;生存期>12个月的生存率占63.3%、3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4 /CD8 比值均升高(P<0.05),CD8 降低(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消积汤可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DC-CIK)过继免疫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HCC患者66例,分成2组。对照组33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DC-CIK联合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年期生存率、生活质量评价、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和治疗安全性分析。[结果]比较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4.85%vs.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期生存状况(57.58%vs.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5个方面观察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后机体免疫功能检测,观察组的CD4-CD8+T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发热、寒颤4例,消化道反应2例。[结论]HCC患者采用DC-CIK+TACE治疗优于单纯采用TACE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肿瘤细胞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对肝脏保护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小肝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射频组,每组各54例。手术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射频组患者行PRFA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3年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同时比较术前和术后5d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射频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手术组(t=6.71,P=0.00),射频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9.25%)明显低于手术组(24.07%)(χ~2=4.27,P=0.03)。术后5d,射频组的ALT水平明显低于手术组(P0.01)。2组术后3年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对肝脏损害较轻,有效提高生存期,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高营养治疗小肝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2、IL-2受体α(IL-2Rα)和可溶性IL-2R(sIL-2R) 水平。结果:小肝癌术后早期联用肠内高营养治疗1周后,患者细胞因子IL-2和IL-2Rα水平迅速上升,sIL-2R水平明显下降;而常规静脉输液对照组患者的IL-2及IL-2Rα水平呈下降趋势,sIL-2R水平变化不明显,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应用肠内高营养治疗小肝癌术后患者,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为临床开展小肝癌术后肠内高营养治疗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浆内毒素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TACE后,2组均行常规保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疗程7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7d。检测2组TACE前后肝功能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ALT、AST、TBil与术前相比轻度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ALT、AST、TBil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ACE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ALT、AST、TBil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肝癌患者TACE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对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