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州市529例犬伤者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州市犬伤暴露人群预防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就诊的犬伤者注射液体狂犬疫苗或冻干狂犬疫苗;全程免疫接种后第30天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共有529人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抗体阳性487人,阳性率为92.06%。注射液体狂犬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90.30%(354/392)。注射冻干狂犬疫苗的抗体阳性率97.08%(133/137),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狂犬疫苗5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87.71%(250/285)与7针免疫注射抗体阳性率97.19%(104/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干狂犬疫苗5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96.04%(97/101)与7针免疫注射的抗体阳性率100.00%(3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液体狂犬疫苗,无论是注射液体狂犬疫苗,还是冻干狂犬疫苗,7针免疫注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5针免疫的效果。因此建议对于犬伤严重者,宜采用7针免疫注射程序。  相似文献   

2.
段会恩 《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1055-1056
目的了解国产纯化狂犬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方法以5 200例接种狂犬疫苗的暴露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对象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法)检测抗-RA。结果国产纯化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总抗-RA阳转率为98.27%,性别间分布无差异,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7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其他组低。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接种者抗体阳性率为100%,未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抗体阳性率为97.35%。多剂量(针次)接种组与常规接种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97,P〈0.05)。结论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注射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可产生较为理想的保护性抗体,对疑似狂犬、流浪犬和三度咬伤者采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早期、足量、全程、规则的免疫原则,中老年伤者增大剂量或增加接种针次,均可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的抗体水平,及时了解和观察本市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IgG)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评价目前本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质量,为今后的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及制订科学完善的防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咬伤后),抽取全程接种五针疫苗1个月后自愿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人员静脉血,按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惠州市1186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检测阳性率为96.1%。其中男性97.2%,女性94.5%。不同年龄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厂家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0、3、7、14和28d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96.1%以上的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还有3.9%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8-2013年共11 728例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15 d后,采用ELISA法检测狂犬抗体水平。结果 接种疫苗后抗体总阳性率达97.98%(11 491/11 728),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4,P<0.05)。2-1-1程序(4针法)接种后阳性率为96.06%,低于传统的5针法98.92%,不同免疫程序狂犬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5,P<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高于高年龄组人群,(χ2=124.98,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夏季接种抗体阳性率为96.68%,冬季阳性率为99.75%,各季节接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9,P<0.05)。结论 不同免疫程序、年龄、季节对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均有影响,狂犬疫苗常规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十分重要,对未产生抗体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枞阳县2000-2005年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四新 《职业与健康》2007,23(10):829-829
目的检测人用狂犬病疫苗抗体水平,了解疫苗接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05年疫苗接种人群血清IgG抗体水平进行普查。结果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后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87.00%,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疫苗接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2,P〈0.01),老年组(60岁以上)与少年组(18岁以下)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P〈0.01)。结论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与疫苗质量、免疫程序、疫苗的保管使用以及机体免疫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姜堰市2009年内狂犬病疫苗接种者1948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进行抗体阳性率分析。[结果]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2%,性别、季节和疫苗种类对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影响,而不同年龄、免疫程序两者对抗体阳性率有影响。[结论]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并非100%,必须进行狂犬抗体的检测,阴性人群必须加强免疫,以确保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方法抗体测定按人狂犬病病毒抗体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以酶标仪显色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共检测2 091例,总阳性率90.1%,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度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疫苗对人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中老年抗体检测阳性率偏低,应关注中老年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桑植县2002-2007年狂犬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桑植县在过去的几年内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产生的情况。方法对桑植县2002-2007年狂犬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 523例接种人员中,2 378人抗体阳性,总的阳性率为94.25%;男性和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34%和95.35%,男女性别间对狂犬疫苗免疫应答的差异显著(P〈0.05);2002-2007年人群抗体阳性率年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液体疫苗接种的抗体阳性率为84.53%,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患抗体阳性率为97.6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桑植县居民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狂犬抗体检测率仍不算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1269例动物致伤者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被哺乳类动物致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百色市城区1269例被动物致伤、经注射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20 d采集的血清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结果]检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1269例,检出抗体阳性1227例,阳性率96.69%。不同年龄组中0~9岁抗体阳性率最高(99.65%),80-84岁抗体阳性率最低(90.91%),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动物致伤者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对被动物致伤人群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1.
赵静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0,(10):F0002-F0002,873
[目的]了解武城县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人群产生抗体情况。[方法]采用狂犬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即酶联免疫法)检测狂犬病IgG抗体。[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448份,其中抗体阳性355份,总阳性率为79.24%。受伤24h内接种97人抗体阳性率86.60%,超过24h接种71人抗体阳性率8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剂加倍给予102人抗体阳性率87.25%,5针全程接种178人抗体阳性率70.2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伤后按要求正确处理伤口者324人抗体阳性率75.62%,未按要求处理伤口者124人抗体阳性率70.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168人抗体阳性率89.29%,未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280人抗体阳性率76.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部门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2.
夏岳峰  胡素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5-1626
目的监测和评价深圳市南山区2001年麻疹疫苗的初次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的8月龄儿童86名,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阳性率22.09%,免后抗体阳性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P0.01)。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GMT为1∶138,免后为1∶2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P0.01)。免疫成功率为80.23%。对麻疹疫苗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的抗体阳性率及GMT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山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成功率未达到85%的指标要求,建议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暴露后人群接种国产人用狂犬病无佐剂纯化疫苗(Vero cell)的免疫效果。方法对53例研究对象按照0、3、7、14和28 d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采用WHO认可的RFFIT法检测免疫14 d,45 d的血清抗体。观察每针次接种后72 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结果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首剂免疫14 d,45 d 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83%,94.34%,RFFIT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74 IU/ml,15.50 IU/ml。结论国产人用狂犬病无佐剂纯化疫苗(Vero cell)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广西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使用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或广州诺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狂犬疫苗并完成全程接种、且同意进行狂犬病病毒抗体(以下简称狂犬病抗体)检测的所有被动物致伤人员为调查对象,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进行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检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动物致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动物致伤及伤口处理情况、狂犬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情况、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和是否有慢病等,并对可能影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091例被动物致伤人员,其中男性1087例,女性1004例,平均年龄为(31.01±19.53)岁。抗体阳性2024例,抗体阳性率为96.8%,1—19、20—39、40—85岁组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分剐为98.2%(637/649)、97.0%(690/711)、95.3%(697/731);头面、躯干暴露或多处暴露者的抗体阳性率为92.2%(165/179),四肢暴露的为97.2%(1859/1912);暴露前有狂犬疫苗免疫史的抗体阳性率为98.5%(528/536),无免疫史的为96.2%(1496/1555);有慢病者的抗体阳性率是86.8%(46/53),无慢病的是97.1%(1978/2038);在免疫期间吸烟者的抗体阳性率是94.0%(282/300),无吸烟的是97.3%(1742/1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狂犬疫苗抗体阳性可能性越低(OR=0.59);患有慢性病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无慢性病者(OR=0.22);疫苗接种期间吸烟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无吸烟者(OR=0.50),头面、躯干或多处暴露的动物致伤者其抗体阳性可能性低于四肢暴露者(OR=0.31);而暴露前有狂犬疫苗接种史的动物致伤者的抗体阳性可能性高于无狂犬疫苗接种史者(OR=2.55)。结论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免疫期间是否吸烟、犬伤暴露部位、暴露前是否有狂犬疫苗免疫史等可能是影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狂犬病疫苗初次全程(5针)免疫者用ELISA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共接种狂犬疫苗1 108例,免疫后抗体阳性1 067例,阳性率为96.3%。年龄越小抗体阳性率越高、女性的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外接种疫苗者抗体阳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疫苗间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用狂犬病疫苗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失败者应加强免疫,以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乡镇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价疫苗防病效果。方法选择HFRS高发乡镇为疫苗接种试点,接种对象为16~60岁人群,要求以接种的自然村为单位,疫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人群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检测,了解抗体阳转情况。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观察疫苗干预前后对HFRS的防病效果。结果(1)接种率:16~60岁人群应接种29088人,2针疫苗实际接种22821人,接种率78.46%,其中滦南县接种人群的接种率最高为90.37%,抚宁县最低为73.39%,滦县、卢龙和青龙县分别为80.29%、74.19%和75.57%。(2)IgG抗体阳性率:免疫前平均为3.33%,免疫后平均为80.63%。同一人群免疫前后抗体配对检测,免疫前平均为2.62%,免疫后平均为80.63%。(3)发病率:接种HFRS疫苗后高发乡镇HFRS发病数为9例,发病率为18.79/10万;干预前发病数为80例,发病率为166.56/10万。结论高发病乡镇疫苗接种覆盖率达70%以上时,防病效果显著,值得在全省其他乡镇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维和部队官兵接种白破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提高部队官兵的免疫水平,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方法]2006年,对某部赴苏丹维和部队官兵接种白破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干部组(60人)与战士组(70人)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8.57%(P〉0.05)。接种疫苗前、接种疫苗32 d后2、90 d后,血清白喉IgG抗体阳性率,干部组分别为70.00%、98.33%、91.67%,战士组分别为92.85%、98.57%、95.71%,新兵(对照组,82人)抗体阳性率为59.75%;血清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干部组分别为66.67%、96.67%、95.00%,战士组分别为94.28%、98.57%、97.14%,新兵组为51.21%。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干部组与战士组中均无白喉、破伤风病例发生。[结论]在维和部队出国前接种白破疫苗可以提高官兵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唐金凤  侯文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49-26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11年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名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G抗体测定。结果免后麻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100%,GMT 1∶1 385.52;风疹抗体阳性33人,阳性率82.50%,GMT 1∶31.18。结论该区现行的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麻疹成分免疫原性好,风疹成分免疫效果较差,应进行风疹疫苗复种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