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DT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附46例分析董素菁,刘毅斌我院于1989年5月~1992年4月期间,应用血卟啉衍生物(HpD)和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46例恶性肿瘤,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46例患者中,男26例、...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治疗眼科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therapy ,PDT)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 190 0年就有光敏细胞毒反应的记载[1 ] 。 2 0世纪 70年代 ,人们应用血卟啉衍生物 (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治疗人和动物的恶性肿瘤获得成功 ,从而成为现代PDT的开端。之后人们对PDT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光动力疗法的原理PDT属于光化学疗法的一种 ,是用激光照射被化学物质染色的生物组织 ,产生光化学效应[2 ] ,损伤靶组织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PDT常用的激…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治疗肝癌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分析光动力治疗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远期疗效,探讨疗效影响因素和治疗适应证,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肝癌患者70例,其中小肝癌2例,大肝癌68例。均经B超、CT定位,甲胎蛋白(AFP)定量,病理组织学确诊。治疗前48h,患者行血卟啉衍生物(HpD)皮试,阴性者按每公拆体重5mg静脉给药。治疗时,在B超引导下,用18G肝空针经皮穿刺将石英光纤引导入肝肿瘤内进行光辐照。激光器为氩离激光泵浦梁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学疗法(PDT)主要副作用之一是皮肤光敏反应。我们研制了激光引发微型喷药装置,直接喷射给药以减少皮肤光敏反应。以小鼠S-180实体移植瘤为模型。腹腔注射(I.P.)和肿瘤表面喷药(S.T.)两种给药方法,但剂量相同。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内肿瘤、血液和皮肤的HpD浓度,发现给药后3h~168h肿瘤内HpD浓度,S.T.法明显高于I.P.法(P<0.01),而皮肤HpD浓度恰好相反,I.P.法高于S.T.法。肿瘤与皮肤HpD浓度之比,S.T.法明显高于I.P.法(P<0.01),提示此方法可能提高肿瘤的光动力学效果,减轻皮肤光敏反应和全身损害。两种方法给药3h及24h后的PDT治疗,较对照组均能延迟肿瘤生长(P<0.01),其中以S.T.法3h后照光效果最佳,说明该方法确能增强光动力学效应,其机理可能主要是对肿瘤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5.
苯并卟啉衍生物对小鼠肉瘤180的光动力疗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包括苯并卟啉衍生物单酸环A(BpDMA)在内的8种苯并卟啉衍生物对小鼠肉瘤180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方法荷肉瘤180小鼠分别按6μg/g和2μg/g的剂量静脉注射BpD,1.5h后用波长630nm的铜蒸气染料激光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80mW/cm2,照射时间20min,每次光剂量150J/cm2。同时设相同剂量血卟啉衍生物(HpD)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6μg/g剂量时,8种BpD中有5种对小鼠肉瘤180的治愈率接近或超过40%,明显高于HpD的10%。其中BpDMA的疗效最好,治愈率高达80%,以下依次为8甲氧乙基BpD(60%)、3甲氧乙基BpD(50%)、8羟乙基BpD(40%)和BpD单酸环B(375%)。2μg/g剂量时,这5种BpD对肉瘤180的抑制率分别为77.5%、70.8%、68.2%、50.9%和457%。与HpD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平均瘤重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BpD是一类疗效较好的光化学治疗药物,为研究开发光敏剂新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研究——附191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提高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采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PDT)191例复发性鼻咽癌和放射未控病例。方法是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mg/kg后,于24、48和72小时给予氩离子激光照射,输出为488.0~514.5nm多谱线,功率800mW,通过石英导光纤维传导进入鼻咽腔。近期疗效是:完全效应率为55.0%(105/191),明显效应率为34.6%(66/191),显著效应率为89.5%(171/191)。随访130例,三年生存率44.6%,五年生存率25.4%。认为PDT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光动力疗法联合局部化疗治疗上消化道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光动力疗法(PDT)的治癌效果,应用PDT与瘤内注射氟尿嘧啶(5-Fu)治疗小鼠前胃癌移植瘤。治疗后各组移植瘤细胞DNA含量和标记指数(L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联合治疗组的减少较单纯PDT或瘤内注射5-Fu组更为显著。又应用PDT治疗进展期食管、贲门癌患者80例,并对其中40例联合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5-Fu。结果:PDT组的近期显效率为22.5%(9/40),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45.0%(18/40),高于PDT组(P<0.05)。病例随访12月~18月,联合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374天)较PDT组(266天)延长(P<0.01)。认为PDT与局部注射5-Fu联合治疗上消化道癌,能协同提高PD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叶绿素衍生物CPD4光动力学治疗合用5-氟尿嘧啶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包素珍1孙在典2郭勇3叶绿素衍生物CPD4与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具有作用波长长(600~670nm)、避光时间短(24小时)和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化疗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3种光敏剂对5株人鼻咽癌细胞PDT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TT法比较了不同能量的脉冲铜蒸气激光、不同浓度的3种光敏剂(PSD-007、BHpD和YH-pD)对5株人鼻咽癌细胞(CNE2、HNE1、HNE2、HNE3,和HoNE1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表明:(1)激光合并光敏剂即令能量较低、剂量较小,也能显示明显的杀伤效应,而单用激光或单用光敏药物则只在较高能量和较大剂量时才显示轻微杀伤效应。(2)5株鼻咽癌细胞对3种光敏剂的PDT敏感性彼此存在着差异。(3)在一定激光能量和光敏剂浓度时,PSP-007的杀伤效应优于BHpD和YHpD,而YHpD又稍优于BHpD。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光动力疗法合并化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分别加入小剂量平阳霉素、VCR、5-FU、CDDP和MC,孵育24小时,将细胞阻断于某一周期时相,经HpD加红光处理后,明显增加疗效,产生协同作用。相反,先HpD加激光后,再经化疗药物作用24小时,不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五种新型竹红菌素衍生物分别为竹红菌素乙素(hypocrellin,HB)的二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THB、3HB和4HB,及十七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3SB和4SB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的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效应,筛选光动力活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方法 (1)杀伤效应。将0.94 nmol/ml的5种新型竹红菌素衍生物和HB分别与A549细胞孵育4 h后,分别以波长630和532 nm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 mW/cm2,照射时间1 000 s,能量密度20 J/cm2,照光后继续避光孵育24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安全系数。分别以波长532和630 nm激光照射,以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为对照光敏剂,研究17-4-amino-1-butane-sulfonic acid-hypocrellin B(4SB)对A549细胞的光动力效应及和暗毒性,并比较安全系数(暗毒性IC50/光毒性IC50)。结果 (1)杀伤效应。五种竹红菌素衍生物中,4SB在630和532 nm激光照射下对A549的光动力杀伤作用强于其它衍生物,接近HB。(2)安全系数。波长532 nm激光照射,4SB的光毒性分别为103.86和84.16 ng/ml是HpD 960.14 ng/ml的10.53和11.4倍,但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波长630 nm激光照射下,4SB光毒性的IC50为50.7 ng/ml,HpDIC50为1 069.88 ng/ml,暗毒性HpD、4SB分别为7.84、21.93μg/ml,安全系数4SB(432.5)〉HpD(7.3)。HpD在532和630 nm两波长下的光毒性IC5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4SB在532和630 nm两波长下的光毒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5种衍生物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光敏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B超引导经皮介入光动力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探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理想方法,扩大和发展光动力疗法,自1994年6月起,我们应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其中肝细胞癌28例、腺癌2例。肿瘤直径7~10cm的13例、10cm以上至16cm的17例。伴肺转移5例、骨转移5例、门静脉或腔静脉浸润4例。首次治疗19例、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复发者11例。本研究采用氩激光泵浦染料激光器系统,获得630nm波长的连续波治疗光。光敏剂选用血卟啉衍生物(HpD)。治疗时通过B超引导经皮肝穿,将光纤导入肿瘤组织中布点照射。治疗后未见肝功能明显损伤,未出现肝穿出血、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没有一个月内病情恶化者。有14例患者只作一次治疗,其中5例出院后失访;另9例肿瘤部分缓解率为22%。16例患者接受二、三次治疗,肿瘤部分缓解率达到62%。随访病例中有8例已存活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光动力疗法对犬正常呼吸道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PDT在呼吸道应用的安全性,作者等将PDT用于正常犬呼吸道,观察比较常规静脉注射HpD、局部注射HpD、不注射HpD在不同功率密度的630nm波长激光照射下的组织反应。观察分照射后即刻,1天至4周,肉眼和光镜下组织学改变。实验证实正常呼吸道粘膜在全身给药后48小时照光仅有轻微的光敏损伤,照射激光的功率密度高于500mW/cm~2时,则产生明显的非特异性组织热损伤。因而在谋求真正的PDT作用时,激光的功率密度不宜超过500mW/cm~2。本文对光敏损伤与热损伤以及在呼吸道中PDT所使用的照射光功率密度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吲哚花青绿(ICG)用于大鼠移植性肝癌的PDT治疗,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图象分析仪测量肝组织光敏损伤量,发现PDT治疗前给予ICG的实验组光敏坏死量较不给ICG的对照组有明显减少,存活的肿瘤面积无明显差异。说明ICG在PDT治疗中对正常肝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保护作用,而不影响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观察到ICG对照射表层和靠近中心部的正常肝细胞保护作用不明显;对氩离子激光照射组的保护作用不及对630nm染料激光照射组明显。认为ICG的保护作用受其所在正常肝细胞内含量的限制和光能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照射光动力学疗法对大鼠血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Wise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3个实验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HpD1、5和25mg,以功率为5mW的630nm半导体激光,颈静脉血管内照射。另设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于实验第3和6小时取血检查WBC、RBC、HGB、HCT、MCV、PLT、W-SCR。 结果 在HpD浓度为5mg/ml,激光功率5mW,照射时间30min,血液指标无损伤性变化。 结论 提示在一定条件下照射在体光动力学疗法对血液成份无危害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胃镜半导体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进展期或术后复发上消化道癌患者27例。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mg/kg,48h后应用半导体激光经胃镜对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1~2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病灶变化。判定总体疗法,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与疗效的关系,进口、国产半导体激光器照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27例治疗后的显效率为40.7%(11/27),总有效率为74.1%(20/27),无效者占25.9%(7/27)。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对光动力学治疗均表现出近似的敏感性,进口或国产半导体激光器治疗的疗效相当。主要不良反应为照射部位局部疼痛、反酸/烧心、吞咽不适及轻度发热。结论半导体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取得较好的局部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6例,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 me/kg后6~72 h内以金蒸气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照光,功率密度120~150 mW/cm2,能量密度120~200 J/cm2.治疗前后观察病灶情况,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6例患者中,完全效应4例,部分效应2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患者随访6年未见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进展期食管癌患者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5mg/kg后6h,应用波长63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光动力治疗,功率密度150mW/cm2,照光时间30min,能量密度270J/cm2。术后5周复查胃镜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者梗阻症状完全缓解,术后5周胃镜示原病灶完全消退,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术中及术后无出血、穿孔及瘢痕狭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治疗残胃复发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患者1例,于2000~2005年间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静脉推注光敏剂5mg/kg(前3次为HpD,第4次为PSD-007)后36~48h,在胃镜下应用金蒸气激光(波长627.8nm)以点状光纤进行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00~200mW/cm2,照光时间20~30min,能量密度为120~360J/cm2。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长期随访,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术后4~5周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局部癌灶消失,随访5~10年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残胃复发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重复进行的微创治疗,不破坏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完整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