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我院开始儿科医师进产房或手术室参加新生儿窒息的复苏。1992年起将气管插管术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中,现将92年1月~94年12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的情况与92年前三年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89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活产婴5385名,新生儿窒息521名,发生率为9·68%。其中重度窒息189名,占窒息的36%,均采用非气管插管的复苏方法;1992年1月~1994年12月分娩活产婴54O9名,新生儿窒息473名,发生率为8.7之、.重度窒息156名一占窒息的33%,作气管插管68名.占43.引(。二、气管插…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院领导亲自率新生儿科专业人员分别于96年、98年两次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认真学习产儿科合作,推广普及"新法复苏"的先进经验之后,我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围产工作人员形成共识,不但反复组织新法复苏培训,同时经常参与督促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我院自1997年1月开始坚持实施ABCDE复苏方案,实现产科、新生儿科医师密切合作,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急救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二级医院产儿科协作对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要占活产新生儿死亡的30%左右。近两年来,我院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中,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及手术室,加强产儿科协作,重症儿及时转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6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其胎龄37~42周。并以1994年1月~1995年12月同类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用阿氏评分法于新生儿出生一分钟内评分。2.方法 我院于1995年底对每个产儿、麻醉科医师、助产士、护士等围产医务人员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 ,院领导亲自率新生儿科专业人员分别于 96年、98年两次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认真学习产儿科合作 ,推广普及“新法复苏”的先进经验之后 ,我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围产工作人员形成共识 ,不但反复组织新法复苏培训 ,同时经常参与督促检查指导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因此 ,我院自 1 997年 1月开始坚持实施ABCDE复苏方案 ,实现产科、新生儿科医师密切合作 ,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急救工作中 ,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新生儿复苏组为 …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的30%左右,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2004年8月本院参加了由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强生儿科研究院、美国儿科学Ё会合作开展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以<新生儿窒息复苏>中译本(NRP)为培训资料,对全体产儿科工作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推广应用规范化复苏技术,新生儿科医师进产房,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要占活产新生儿死亡的30%左右.近两年来,我院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中,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及手术室,加强产儿科协作,重症儿及时转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儿科合作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下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6):244-245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院1991 ̄1993年1985年中新生儿窒息的资料,并与1978年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说明,经十几年的努力,我院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从10.94%下降为4.96%,总结其经验为:(1)建立建全三级妇幼保健网;(2)加强肋产人员复苏技术的培训。(3)儿科医师进产房配合复苏工作及复苏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3584例新生儿新法复苏与降低窒息病死率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1994年1月至1997年3月 持新生儿科医师进行房与产科合作,对3584,例高危新生儿按ABCDE方案复苏,结果仅需A步复苏者3034例,B步477例,C步59例,D步14例,同期活产分娩8101例,阿氏评分≤7分501例,窒息发生率6.18%。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是指采用A、B、C、D、E程序复苏。现将我院取得的很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994年10月1日至1996年9月30日,我院共分娩活产新生儿586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4.95%),此前全体妇产科医、护人员均经过短期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培训,培训新法复苏技术。1995年又接受市、县3次强化培训。对所有新生儿在胎头娩出后20秒种内,都用手法挤出其口、鼻部的羊水;指干身上羊水,保暖,摆好体位,一次性吸管吸净回咽部羊水,再弹拍足底或摩擦儿背的初步复苏处理。结果17例初步复苏后加用气囊面罩复苏器,7例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减少新生儿摩息死亡,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全市围产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培训,重点在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比较复苏技术推广前后3年新生儿窒息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情况。结果推广应用新法复苏技术3年后,全市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由10.06%。下降至4.79%。,下降了52.39%;新生儿死亡率由25.31‰下降至13.77‰,下降了45.51%。结论注重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及产儿合作,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1988年7月~1993年6月本院产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47%,病死率8.34%,新生儿病房收治新生儿窒息192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9.98%。轻度窒息111例(57.81%),重度窒息81例(42.19%)。死亡16例,病死率8.33%,与1973~1984年的15.3%相比有所下降(P<0.05).原因与产儿合作加强,复苏质量提高,并发症处理及时有关。文中介绍了复苏时气管插管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于我院妇产科2000-2005年娩出的3433例活产儿发生HIE的9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顺产儿HIE的发生率为0.22%,难产儿中HIE发生率为2.3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产科、儿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新法复苏是减少围产期窒息、预防HIE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复苏指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第一部分 指南目标和原则 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三、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四、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1)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2)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3)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4)药物和/或扩容。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 1. 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 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人。 3.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77例(1994年1月~1997年6月)新生儿窒息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其发生率占同期患病新生儿住院急救13.12%,病死率5.2%。孕周在37~4O周组发生率占80.52%,体重>3000g者为51.95%,产钳胎头负压吸引助产为50.09%。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高原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国产儿死亡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近 3年我院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工作。共收集病例 132例 (发病率为 16 .8% ) ,其中轻度窒息97例 (占 73.4 % ) ,重度 35例 (占 2 6 .6 % ) ,经产、儿科抢救复苏处理 ,84例 (6 3.7% )经吸氧 ,35例经面罩加压通气 ,6例 (4.5 % )经气管插管加压通气复苏成功 ,取得满意效果。体会到坚持实施ABCDE复苏方案 ,实现产科、儿科医师密切合作 ,儿科医生进入产房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有重要意义。在复苏处理中重点做好ABC三步 ,A是根本 ,B是关键 ,要求操作准确、迅速、熟练。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体会$四川中江县人民医院儿科!618100@秦国新 $四川中江县人民医院儿科!618100@吴大树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8年2月至1993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患儿261例。在此对来自农村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显示农村围产医疗保健存在不足,临床资料54例患儿中,男29例,女25例,均为足月儿,低体重儿3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6例,死亡7例,占住院新生儿死亡率的70%。54例病儿中,肺炎18例(33.3%),脐炎7例,(12.9%),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12.9%),硬肿症13例(24.07%),窒息5例(9.26%),其它4例。1.分娩史回顾。本组病儿中非自然分娩19例均未做过产前检查。在家分娩21例,有17例发生不同程度窒息。死亡7例中,在家分娩的占5例。2.…  相似文献   

17.
33家医院新生儿复苏前状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各级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前准备状态。方法对33家医院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①复苏器具:大数数具备电动吸引器、吸痰管、复苏囊、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氧气,保暖设施;但有的器具准备不全;②复苏药品:均备有肾上腺素和碳酸氢钠,但94%同时又备有一些错误药品;③复苏方法:仅14家方法全对(42.4%),仍有采用旧法复苏;④紧急复苏步骤:能全部选用正确方法的不到一半(48.5%);⑤窒息判断标准:88%的医生能以Apgar评分作为判断标准;⑥培训情况:仅36.4%的医生参加过正规培训;⑦产儿科合作情况:36.4%的医院儿科医生不进产房,剖宫产时到场的就更少(18.8%)。结论当前各级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前准备状态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复苏器具和药品的正确准备,加强新法复苏培训,加强产科与儿科合作。  相似文献   

18.
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13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宁地区海拔高,大气压和大气氧分压低,大气氧含量仅占平原地区75%。新生儿窒息有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为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减少病残儿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新生儿窒息138例分析报道如下。我院自1992年元月~1994年出生新生)L1598例,男8O2例,女796例,其中新生儿窒息138例,男75例,女63例,窒息发生率为866%,与全国报告平均9%相近。窒息诊断标准:按阿氏评分法4~7分者为轻度窒息,<3分者为重度窒息,本组病例轻度窒息84例(60.87%),重度窒息54例(39.13%)。本文资料相关因素分析:①新生儿窒息与胎龄…  相似文献   

19.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如何降低早产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提高其存活率与质量,是儿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我院新生儿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全部住院新生儿861例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共107例,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12.4%,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及加强复苏管理效果。方法对中山市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由乡镇及市区医院分娩转诊到市新生儿急救中心的68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旧的复苏流程462例为对照组,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226例为研究组,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标准,对窒息复苏技术应用情况及推广新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程度、脑病的发生率、脑病的程度及转归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苏适宜技术的应用,两组比较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脏按压及不规范复苏明显减少(P〈0.05)。(3)研究组用药、纳洛酮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管理、有效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能更好地规范窒息复苏程序、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