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86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手法,以5d为1个疗程,均持续2个疗程。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血红蛋白、锌、铁、钙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食欲、食量、面色、神疲、呕吐、大便、腹胀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血红蛋白、锌、铁、钙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和脾胃失常,促进微量元素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儿使用壮儿灵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治疗,治疗半个月以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含量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治疗疗效优于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  相似文献   

3.
谭昌伟  左浩琳 《中外医疗》2008,27(15):40-40
目的 评价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对照组30例,只采用健康处方.临库观察并近期随访小儿食欲、体重增长以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1个月小儿在食欲、体重增长情况以及血中微量元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境计学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全 《当代医学》2010,16(21):138-139
目的观察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及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厌食症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3例,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三仁汤治疗,对照组予藿香清胃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变比,治疗组在食欲、食量、主症与次症评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李师燕 《当代医学》2009,15(12):132-133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用药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和赖氨酸B12颗粒,对照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和赖氨酸B12颗粒,对照组仅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4周后通过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变化以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其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童厌食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并采用儿康宁糖浆治疗.结果:服药前后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铜、铁、锌、钙发生变化,502例好转,有效率为92%.结论:儿康宁能全面提高厌食症儿童血微量元素含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与微量元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稽留流产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正常早期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静脉血锌、血铅、血铁、血铜的检测,分析稽留流产与上述微量元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血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血铁及血铜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锌、血铅水平具有相关性,为临床调整血锌及血铅水平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预防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崇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63-186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影响。方法:79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对照组(服用妈咪爱),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分别为18例、7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64.1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Χ^2=7.260,P〈0.01)。两组治疗后多数中医症状积分(食滞、痰浊、湿热、气滞、脾虚和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虚积食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马鞍山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脾虚积食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静脉血锌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20%(46/51)明显优于对照组72.5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静脉血的锌含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静脉血的锌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童厌食症,其机制可能与四君子汤加减能够促进患儿对锌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关。相较于西医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副作用小且疗效确切,四君子汤加减用于小儿脾虚积食症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强脊补脾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热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机制。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热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强脊补脾手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健胃消食片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两组均12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血清微量元素血锌、血钙检测、食欲、食量积分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食欲症状积分、食量症状积分、厌食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便秘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血锌(Zn~(2+))、血钙(Ca~(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脊补脾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督强脊、补脾扶阳、调理脏腑",提高患儿免疫力,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胃增液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2例厌食症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治疗组在益生菌基础上联合养胃增液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生长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增液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对体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选的109例厌食症患儿据电脑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健脾和胃汤治疗,每天200~250 mL ,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和复合维生素 B 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与微量元素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入组2个月后两组血 Zn2+、血 Ca2+较入组时不同程度上升,治疗组治疗后血Zn2+(84.57±11.61)μmol/L 、血 Ca2+(1.80±0.20)mmol/L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25±10.72)μmol/L 、(1.72±0.19)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 BMI 分别为(21.55±2.08)、(22.71±1.87)kg/m2,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9.84±3.71)分、(13.03±4.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3.052、3.994,P<0.05);两组临床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6,P<0.05),治疗组治愈率(40.4%)和总体有效率(94.7%)均高于对照组(25.0%、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7、2.193,P>0.05)。结论中药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性厌食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体征,进而改善患儿体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3种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相关胃病中焦积热症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分值变化及与疗程的关系,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08例H.Pylori胃病患儿按1: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36例。中药组口服安幽颗粒(大黄、槟榔、黄连、丹参、香附、白芍);西药组口服克拉霉素、洛赛克;中西药组口服同疗程安幽颗粒加克拉霉素、洛赛克。结果:组内比较:西药组治疗1周与治疗后相比,在总症、主症积分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药组、中西药组治疗1周与治疗后在主症积分、总症积分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主症积分、总症积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治疗1周时中药组与中西药组间在主症积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总症积分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主症、总症积分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在治疗1周时主症总症积分、治疗后主症总症积分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5,P〈0.01,P〈0.01)。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在治疗1周时主症、总症积分,治疗后主症、总症积分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1,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小儿H.Pylori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主症、总症积分分值,改善临床症状;中药治疗疗效明显与疗程相关,疗程较长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萍 《当代医学》2009,15(9):154-155
通过临床观察采用中药结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治疗组)108例小儿厌食症并与单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对照组)50例对照,发现两组病例在服药两周后食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提升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6.
萎胃康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萎胃康冲剂治疗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萎胃康冲剂,对照组服用摩罗丹,两组的疗程均为120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粘膜病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仝桃玲 《中原医刊》2011,(13):66-67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用北京博晖BH5100型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检测8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惠儿(观察组)及7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锌、钙、铁、铅、铜的含量,并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锌和血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异常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给予多酶片,口服,疗程为1个月,治疗过程中每2周随访1次,共随访4次。待疗程结束,检测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及腹壁下脂肪厚度,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高于对照组78.7%(P<0.05);观察组患儿腹壁下脂肪厚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铁、锌含量增加(P<0.05),血清钙、镁、铜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能够增加患儿治疗有效率,增加患儿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的含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图舌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及用含锌制剂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41例1—6岁地图舌患儿作为实验组,50例1~6岁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用火焰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用含锌制剂治疗41例地图舌患儿,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六个月后再次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比对照组血锌含量低,血清铜含量高,差异具显著性(P〈0.001,P〈0.05);血清铁、镁含量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六个月后跟治疗前相比,实验组血锌含量升高,血清铜含量降低,差异具显著性(P〈0.001,P〈0.05)。六个月后,实验组跟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缺乏,铜含量的增高可能是游走性舌炎的一个重要病因,临床上补充锌能有效治疗小儿游走性舌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贝飞迭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给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将248例小儿厌食症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4例,在合理指导喂养并行纠正偏挑食物习惯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酶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惠儿在体重、血清锌浓度以及皮下脂肪厚度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