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名过敏性咳嗽,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刺激性干咳,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之一。约30%CVA患儿可能在数年内发展为典型哮喘。因此,加强病情观察,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实施有效吸入治疗,对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提高CVA患儿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8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症状缓解。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
孔云  程宇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92-149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 (coughvariantasthma,CVA) ,是一种隐匿形式哮喘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惟一症状是慢性咳嗽 ,无明显阳性体征 ,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1] 。临床上缺乏早期适当治疗往往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哮喘状态[2 ] 。对CVA治疗方法不同疗效各异[2 ] 。我院儿科和哮喘门诊对 6 4例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其疗效及转归 ,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均为我院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4年 2月儿科和哮喘门诊收治的CVA患儿 (部分为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6.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E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CVA患儿有关资料.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或)清晨为主,发病前有明显诱因42例、有过敏史30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4例、首诊被确诊为CVA 8例;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组胺受体阻断剂治疗,5~7 d症状明显减轻,2周完全缓解,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抗哮喘为主的治疗可有效控制CVA.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淑敏  杜淑仙  杨英伟 《河北医药》2008,30(10):1551-1551
肺炎支原体(MP)作为非典型病原体,其感染发病率在哮喘息儿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对MP研究的深入,有关MP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1].随着近来人们的重视,诊断为CVA的患儿明显增多,我们应用颗粒凝集法对CVA患儿进行MP-IgM测定,旨在了解小儿CVA与MP感染的关系,为小儿CVA的发病和治疗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174-175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诱发因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80例儿童CVA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80例CVA患儿冬春两季多发,冷空气刺激、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过敏史及环境因素是相关因素,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有效。抗哮喘治疗后,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72例,有效率90.0%。结论对于患儿长期咳嗽,并有相关诱发因素,并行抗感染治疗无效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应考虑CVA,并进行抗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972年由Glauser首先报道,因为其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方面与普通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存在较多共同之处,被多数学者将其归为哮喘的一个亚型。因为一部份CVA患者在随访期内演变为典型哮喘,有人认为CVA为哮喘前期(precur sor for asthma)。本文介绍CVA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  相似文献   

16.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类型之一。现将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诊治32例CVA患儿,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2年来2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所有患儿均有误诊、确诊后按支气管哮喘治疗,所有病例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均有所减轻,20例4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2例发展为支气管哮喘,1例中断治疗未再随访。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CVA的认识,尽量减少误诊,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控制其发展为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66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沙丁胺醇及罗红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明显效果。结论提高对儿童CVA的认识,及时的诊断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CV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不伴有明显喘息症状,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咳嗽性疾病。目前国内对于CVA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有半数的CVA患儿因没有得到早期的干预和有效治疗,最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现将我科单独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CVA及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的CVA患儿的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临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CVA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微滴板(ELA)技术检测两组患儿MP-IgM。结果 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口服,总有效率大幅提高,无复发。结论 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CVA患儿应常规检测MP以排除MP感染,阳性者在按哮喘常规治疗同时予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