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血清游离PSA免疫放射分析的建立及其临床试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评价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它与游离PSA(FPSA)、复合体PSA呈等分子反应,可精确定量总PSA(TPSA)。但TPSA升高幅度较小的病例,不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区别。研究证明,测定FPSA并计算FPSA/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并研究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10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PSA水平,并进行 99Tcm-亚甲基二瞵酸盐全身骨显像,术后对其进行病理分级,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与3种方法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对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8例确诊的RA患者进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MDP)全身及手、足局部骨检查,其中150例在2周内根据关节疼痛部位摄X线片,166例进行血清类风湿因子(RF)定性测定,75例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104例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168例RA患者,骨显像阳性147例,诊断符合率87.5%,其中病程〉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少见,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T)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水平,并计算F/T比值,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是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灵敏方法,两者结合应用对诊断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有重要价值.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怀疑前列腺癌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患者20例。结果:组织学证实前列腺癌(PCA)5例、前列腺增生(BPH)12例、前列腺内皮瘤形成(PIN)2例和前列腺结核1例。在8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μg/L中,PCA2例、BPH4例、PIN2例;在5例PCA中,有2例PSA<4μg/L。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PCA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优于其它前列腺穿刺方法,患者无需麻醉、痛苦小、操作时间短、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99mTc(Ⅴ)-DMSA与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mTc(Ⅴ)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6例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了99mTc(Ⅴ)DMSA全身显像,并与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MDP)全身骨显像及其它检查作对比。结果106例患者中70例证实有骨转移,99mTcMDP骨显像均示有异常放射性浓聚,99mTc(Ⅴ)DMSA显像68例显示了在某些相同部位与99mTcMDP显像有相似的放射性浓聚,2例显像呈阴性。7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99mTcMDP显像检查出236个病灶,99mTc(Ⅴ)DMSA显示了其中175个病灶。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742%,特异性为100%。24例骨良性病变患者,99mTcMDP骨显像示轻度异常放射性浓聚,而99mTc(Ⅴ)DMSA显像却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12例无骨转移者,99mTcMDP与99mTc(Ⅴ)DMSA显像均未见异常。结论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检测结果及SP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诊断骨转移86例,阳性率为66.2%。在86例骨转移的患者中,发生脊椎转移77例,占77.9%,骨盆转移65例,占75.6%,肋骨转移42例,占48.8%,肩胛骨转移11例,占12.8%,胸骨转移7例,占8.1%,颅骨转移6例,占7%。脊椎和骨盆是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涉及的部位。骨显像阳性组和骨显像阴性组PSA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PSA<2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小,PSA≥20μg/L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PSA≥20μg/L的前列腺患者应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年龄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龄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廖利民石炳毅梁春泉康新具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抗原,肿瘤;年龄因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25前列腺癌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前列腺癌最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FPSA/TPSA比值、血清催乳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孕酮、睾酮的测定并结合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转移和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44名健康男性、75例良性前列腺疾病[其中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5例BPH伴急性尿潴留(BPH+AUR)者,9例急性前列腺炎(AP)]和48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催乳素、FSH、LH、雌二醇、孕酮、睾酮及TPSA、FPSA、FPSA/TPSA测定.用99Tcm-MDP对4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分析各项指标对前列腺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①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TPSA、FPS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11.42,t2=12.01,P<0.01);②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t1=10.69,t2=11.18,P<0.01);③前列腺癌患者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BPH组(t=2.95,P<0.01),但与BPH+AUR组及AP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1=0.73,t2=0.62,P>0.05).④前列腺癌患者FSH、LH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睾酮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而其他性腺激素催乳素、雌二醇、孕酮无显著差异(P>0.05);⑤前列腺癌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前后除根治术外,其他各组治疗前后FSH、LH、睾酮均有明显变化(FSH:t=4.01,P<0.01;LH:t=2.46,P<0.05;睾酮:t=3.20,P<0.01);⑥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者(tTPSA=5.38,tFPSA=4.26,P<0.01),但FPSA/TPSA比值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t=1.61,P>0.05).结论 TPSA、FPSA在诊断前列腺癌、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及判断骨转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FPSA/TPSA<0.16时前列腺癌发生的风险将增大,但不能独立用于诊断前列腺癌,TPSA、FPSA和性腺激素测定结合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复发与转移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聂步军  杨健 《人民军医》2000,43(6):363-364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作为肿瘤标记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作者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通过对PSA技术现状与Pca诊治情况分析,结合癌症普查可能的偏差,探讨PSA筛检Pca的意义。1 PSAPS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酶,存在于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浆内,其功能是液化精液凝块,分子量为3334kU。通常在血液中没有或仅有极微量的PSA,半衰期为2235d。正常状态下血中PSA浓度小于4μg/L(酶联免疫法测定)。由于单个细胞PSA含量相对恒定,且前列腺良性和恶性上皮细胞均能产生PSA,当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1.
冯希梅  郭永荣 《武警医学》2012,23(2):141-143
目的 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特点.方法 对25例维族和41例汉族前列腺癌患者用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法检测血清骨钙素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及其比值(F/T).结果 骨显像阳性率维族为52.0%(13例),汉族为75.6%(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维族患者(P<0.05),对于血清F-PSA和T-PSA水平,两民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比值(F/T)汉族明显低于维族 (P<0.05).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CT,ECT诊断与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告110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X线平片及CT表现,并与其中24例发射计算机体层(ECT)全身骨显像及骨与邻近软组织核素比值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骨与邻近软组织核素比值高者,临床上均有明显的下背疼痛和僵硬(P<0.05),核素比值与X线平片及CT显示骨的侵蚀和硬化呈正相关(r=0.53~0.66,P<0.05;r=0.40~0.53,P<0.05),与强直呈负相关(r=-0.42~-0.47,P<0.05)。随着骨侵蚀和硬化的增加,骨与软组织核素比值亦相应升高,而强直加重时比值反而减小。ECT骨与软组织核素比值测定不仅能预示AS的活动,而且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尤其对全身有多处病变者其敏感性和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及X线平片。作者认为ECT骨与软组织核素比值测定对AS的早期诊断是一个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明原因下腰背痛的骨SPECT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明原因下腰背痛(LBP)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症状,是某些西方国家成人初次就诊的第二病因[1,2]。SPECT已被认为是诊断LBP的有用手段[3]。我们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的研究方案,于1997年8月~1998年2月对31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31例患者,男15例,女16例,年龄20~80岁。主诉LBP至少6个月(6个月~20a)。为我院运动医学、骨科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腰椎部(T12~L5)SPECT及全身平面显像,X线、CT或MRI显像均在骨SPECT…  相似文献   

14.
韩莉 《人民军医》2001,44(12):701-702
近十余年来 ,前列腺癌 (Pca)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在许多欧美国家 ,Pca已成为常见肿瘤之一 ,占男性发病率第 2位 ,并以每 5年 10 %~ 2 0 %的速度增加。对我国 4 0岁以上男性病人门诊普查发现 ,Pca达 2 8% [1] 。因此 ,对Pca的早期诊断已引起高度重视 ,其研究亦越来越深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Pca的特异标志物 ,被广泛用于Pc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PS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酶 ,分子量为 330 0~ 34 0 0 [2 ] ,存在于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浆内 ,其功能是液化精液凝块。通常血液…  相似文献   

15.
郝晓柯  孙步洲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14(2):100-102,T008
用^131I-抗人精浆蛋白抗体放射免疫显像(RⅡ)对13例前列腺癌转移的患者进行了定位诊断,结果不仅前列腺原位癌阳性,而且其骨及淋巴结转移灶也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6.
对10例(20个髋)正常人和28例(35个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IN)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并与骨SPECT显像和骨三时相显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FHIN病人病变股骨头的骨因子图像表现为明显浓聚,随病情加重股骨头影像增大,且逐渐增浓.Ⅰ、Ⅱ期AFHIN病人软组织因子图像无异常,Ⅲ期以上者的软组织因子图像可见髋关节处有明显浓聚.对Ⅰ、Ⅱ期AFHIN病人诊断的灵敏度以因子分析图像最高,为76.47%.SPECT为52.94%,骨三时相显像为35.29%.而三者对Ⅲ期以上AFHIN的灵敏度基本一致.故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不但可以早期诊断AFHIN,而且对该病的分期判定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通气/灌注显像用于肺容积 减少术的病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肺通气/灌注(V/P)显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容积减少术(LVRS)病例的选择及手术部位和范围确定的价值。方法 128例COPD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76岁)进行V/P显像,其中29例(年龄45~74岁)进行LVRS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通气显像采用^99Tc^m-DTPA气溶胶吸入法,灌注显像用^99Tc^m-人血清聚合白蛋白(MAA)静注法,根据显像类型分成①局灶型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前列腺组织PSP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RT-PCR和cDNA序列测定法分析5名正常中国人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分泌蛋白(PSP)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这5名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同是存在PSP94和PSP57cDNA,且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从前列腺癌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获得的完全一致。这可能对PSP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 330 0 0 ,具有组织特异性[1 ] ,被认为是目前检测前列腺癌最好的肿瘤标志物。PS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从人体样品中纯化分离了电泳纯的PSA ,以此免疫动物制备了抗PSA的单克隆抗体 ,建立了前列腺癌PSA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研制了PSA免疫组化试剂盒 ,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应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生物素化马抗鼠IgG购自中山…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它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分泌至前列腺管,因此精液中PSA含量很高,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癌变时,患者PSA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近年来,人们对PSA的生物学特征、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PSA已成为最具有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被应用于前列原癌的临床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