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中药银杏石榴煎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观察该煎剂对银屑病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及IL-8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银杏石榴煎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①银杏石榴煎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②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③患者体内TNF-α及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石榴煎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患者血清TNF—α、IL-6、IL-8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13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开发有效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方剂,观察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给予银屑病患者口服凉血活血复方水煎剂,每日2次,疗程4~8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痊愈率为9.77%,有效率为55.63%;治疗8周时痊愈率为30.08%,有效率为72.18%。结论: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及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方法:应用凉血活血汤对1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部分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凉血活血汤总有效率为86.43%,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TNF-α水平疗后降低。结论:凉血活血汤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剂。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14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服用凉血活血汤治疗,8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率53.57%,总有效率86.43%。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银合剂对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银屑病Th1/Th2漂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消银合剂,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变化,并测定30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干扰素(INF)-γ、白介素(IL)-10水平。结果①治疗8周后,两组PASI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PASI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有效率96.66%,优于对照组86.67%(P〈0.05)。③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组INF-γ水平及INF-γ/IL-10比值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01)。治疗前PASI评分与血清INF-γ、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r=0.7,P〈0.001;r=0.43,P〈0.02)。治疗8周后,患者组血清INF-γ、IL-10水平,INF-γ/IL-1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银合剂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INF-γ、IL-10水平而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6.
阿维A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别给予阿维A和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2周左右。用PASI计分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同时监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结果:复方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阿维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方组肝功异常出现频率小于阿维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疗效高于单用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减少阿维A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8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18及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IL—18及IFN-γ的变化及其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L-18及IFN-γ的水平较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IL—18及IFN-γ的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治疗后血清中IL-18及IFN-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L-18的血清浓度变化与寻常性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有相关性(P〈0.05),且与IFN-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IL-18的检测可作为反映寻常性银屑病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甲砜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采用开放对照法观察药物疗效,应用ELISA检测2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甲砜霉素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8水平的变化.治疗组24例中,12例痊愈,7例显效,总有效率79.17%.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甲砜霉素治疗银屑病有效;TNF-α及IL-8可能被用做判定银屑病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凉血活血复方治疗进展期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治疗进展期银屑病62例,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35例,安慰剂对照组27例,疗程8周,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的有效率57.6%,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17.14%,未见毒副作用。结论凉血活血复方治疗进展期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新蝶呤的水平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蝶呤(neopterin,Npt)在银屑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检测3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同时期及治疗前后血清Npt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Np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血清Npt水平进行期较静止期增高(P〈0.05),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pt水平与PASI评分有显著正相关(P=0.01,r=0.61;P=0.01,r=0.66)。结论:血清Npt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活动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限屑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 运用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观察和评价了35例银屑病患占垢临床疗效,并检测了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结果 中层得病情改善,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腺素F1α和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白介素8水平尚与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相关,结论凉血活血汤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一个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治疗组口服凉血活血胶囊 ,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并对治疗组 2 5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62 .5 % ,对照组为 46.2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皮损及部分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治疗组治疗前NK细胞数较正常人降低 (P <0 .0 5 ) ,治疗后NK细胞数有上升趋势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凉血活血胶囊为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 ,恢复免疫失衡状态可能为凉血活血胶囊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组和阿维A联合青黄膏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7、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组(20例)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各因子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17、IL-22、IL-23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1)。两组间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关节型银屑病患者外外周血中VEGF水平的改变,探讨其与PASI评分、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23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中、治疗后血清中VEGF水平。另检测了23例正常人血清中的VEGF水平作为对照组。结果: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在关节病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凉血养阴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凉血养阴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屑平丸)和对照组(复方青黛丸)各35例.分别予以口服银屑平丸和复方青黛丸,疗程均为8周,同时设立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变化,并与相应的PASI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2组外周血VEGF和OPN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银屑病外周血VEGF和OPN与其相应PASI呈正相关,但VEGF和OP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凉血养阴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疗效确切;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OPN表达异常,银屑平丸纠正异常表达的VEGF和OPN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联合阿维A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口服阿维A及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窄谱UVB照射治疗;疗程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变化、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PASI评分(4.36~1.12)低于对照组(6.38~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B—UVB照射联合口服阿维A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祛风活血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7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祛风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丸治疗;两组外用药物相同。疗程均为8周。结果同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治疗前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活血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清热凉血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热凉血方。结果疗效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4、IL-10有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汤对于Th1/Th2免疫反应的影响,主要是抑制Th1型免疫反应.提高Th2型免疫反应从而使银屑病患者失衡的Th1/Th2型反应相对地向Th2型免疫反应方向改变而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自拟凉血活血汤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凉血活血汤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3.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和17例正常对照者皮肤中IL-18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L-18mRNA的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病情严重指数(PASI)的关系。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IL-18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中的表达水平(U=-4.7698,P〈0.001)。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IL-18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呈显著的正相关(r=0.96258,P〈0.001)。结论:IL-18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