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术中胆道造影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3月应用纤维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结石17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170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76例,结石取净7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60例,结石取净43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34例,结石取净25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7例,经"T"管窦道取石,一次性结石取净16例;2~5次取石11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可避免结石残石及隐匿性疾病,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进一步治疗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4.
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和具体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应用纤维胆道镜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肝外胆管结石182例,一次性取净率为100%;6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89.2%。术后胆管残留结石16例,经“T”管窦道取石,一次性取净9例(43.7%);多次取石7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安全、准确、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是诊治胆管残石和降低胆管残石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爱国 《安徽医药》2012,16(10):1488-1489
目的 探讨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均应用术中纤维胆道镜配合器械取石,39例结石全部取出,取净率为90.5%.3例有残余结石,术后6~8周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结论 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明显降低残石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胆道结石术后带T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管后,经窦道常规行电子胆道镜检查、取石。结果265例患者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97.7%。结论术后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安全、可靠、效果好,是胆道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常见失败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自1996年6月至2007年6月间792例曾经使用胆道镜术中取石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92例患者中,术后有胆道残石69例,残石率为8.7%。其中术中明确结石未取净者29例;经术中T管造影及胆道镜明确胆道残石者40例。胆道镜术中取石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69例残石者中包括早期术者对胆道镜使用不熟练致胆道残余结石23例,胆管结石伴胆管变异19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开口狭窄12例;肝内胆管大结石嵌顿5例;胆总管下段节段性狭窄伴结石3例。结论随着胆道镜应用熟练程度增加,术后残石率降低;术中要细致进行胆道镜检查,逐要叶逐段检查各条胆管,要注意有无胆管变异,要找出狭窄的胆管开口以及胆总管下段有无节段性狭窄等情况;对于大的胆管结石建议进行激光或液电碎石;术中B型超声定位有助于降低术后残石率。  相似文献   

9.
沈俊  白剑峰 《安徽医药》2015,36(9):1118-1120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道外科2003年2月至2014年12月施行胆道镜检查的4 0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所有4 092例行胆道镜检查的患者中,1 399例术后发现有胆道残余结石,残余结石率为34.18%。1 399例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共经窦道取石2 672次,手术时间(24.19±13.42)min,并发症发生率为5.18%,残石率为0.37%。结论 胆道镜用于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36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诊治术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镜诊治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资料。结果 3615例患者术后残石率为31.31%(1131/3615)。胆道造影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5%。1115例胆道镜下经窦道取石1896次,手术时间(24.2±13.4)min,碎石212例,并发症率为5.3%,残石率0.36%。前期窦道未形成率高于中、后期病例(P<0.05)。结论胆道镜诊治胆管残余结石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张建生  邢国璋 《河北医药》2000,22(8):623-624
术后胆道镜 (POC)的应用在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方面 ,充分体现了痛苦小、安全易行、不需麻醉 ,无需禁食和住院 ,门诊即可施行等诸多优点。胆管残余结石取净率可达 90 %~ 99.4 % [1] 。我院自 1990年 4月~ 1998年 9月在所行 12 1例POC中发现肝内巨大重度嵌顿结石 8例 ,经使用可屈气管毛刷 ,加导管导入碎石器法取石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 ,男 1例 ,女 7例 ,年龄 2 3~ 69岁。平均年龄 4 8.6岁。均经T管胆道造影诊断为胆管残余结石 (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或肝内、外胆管结石 )。POC均证实存在肝内嵌顿结石。残…  相似文献   

12.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有86例术中取石,结石取尽率82.56%(71/86),20例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中采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取石、碎石,术后1月复查5例存在残余结石经T型管胆道镜取石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周毅  赵俊 《江西医药》2008,43(12):1305-1306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术中胆道镜者残余结石发生率为8.7%(2/23);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43.8%(28/64)。结论术中胆道镜检查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术后胆道镜检查减少了再次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术中、术后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纤维胆道镜术中、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中,33例行术中取石,结石取净率为90.09%(30/33);3例术后再次经T管窦道取石,另5例系外院术后发现肝胆管结石。在我院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净率为87.5%(7/8)。术中、术后取净结石共37例,结石取净率97.3%(37/38)。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余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可有效清除胆管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16.
赵松寿 《贵州医药》1995,19(5):294-295
纤维胆道镜(以下简称胆道镜)近10多年来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治疗效果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已成为胆道外科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普外科手1986年8月起开始开展此项技术,迄今检查和治疗胆道疾病94例,现就我们的临床应用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1临术资料本组94例中,男性40例、女性54例。年龄25~73岁。术中胆道镜检查6例,术后胆道镜检查88例,进行了105次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34例,取石2次以上者9例,取石最多者为11块,结石最大者为1.0×1.5cm,3例未取尽。残石取尽率为91.2%。我们还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分析11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结石取尽率82.61%(76/92),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的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术后经T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21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18例。通过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残余结石21例,8例残余结石位于胆总管下段,经十二指肠镜行EST(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成功取石。16例再次手术,取净结石后胆管、空肠内引流术或T管、U管引流。结论:术后T管造影、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残余结石的有效诊断方法,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胆总管切除取石并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对照组行常规胆总管切除取石术。结果治疗组残余结石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残余结石发生率为36.6%(11/30)。全部患者无胆道穿孔等并发症,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胆道少量出血,并发腹泻2例,发热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纤维胆道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3例胆管结石患者在其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及进行取石治疗。结果 37例术中一次性结石取净,8例术后经T管窦道一次性结石取尽,术中纤维胆道镜配合术后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率为84.9%(45/53)。结论纤维胆道镜应用于治疗胆管结石可有效减少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同时要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