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野西瓜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野西瓜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野西瓜精油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结论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野西瓜挥发油的得率为10%。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云南红景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景天挥发油 ,以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 (GC MS DS)联用技术 ,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 :分离出约 90个峰 ,鉴定了其中的 4 4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 87.93%。结论 :云南红景天主要成分为正辛醇 (2 8.2 5% )、牛儿醇 (2 1.92 % )、里哪醇 (8.34% )、桃金娘醇 (4 .6 6 % )、正葵醇 (4 .0 9% )及橙花醇乙酸酯 (3.52 % )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短瓣金莲花中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瓣金莲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并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 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总计含量为70%,占色谱总面积的70%.结论 本实验为短瓣金莲花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密县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所提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21个成分,占全油的92.02%,并确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干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并追踪萃取物中的姜酚类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干姜药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6-姜酚和1O-姜酚直接进样分析,将姜酚图谱与萃取物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干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鉴定了52种成分.在6-姜酚和10-姜酚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过程中追踪到两...  相似文献   

6.
GC—MS法鉴定银柴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银柴胡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银柴胡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 从分离出的20多个峰中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结论 银柴胡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2-甲基-5-异丙烯基-2,5-己二烯-1-乙酸酯,去乙酰基蛇形毒素和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等成分。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选半枝莲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用正交试验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半枝莲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对萃取产物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出油率为衡量指标,用GC-MS对萃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萃取产物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结果半枝莲超临界萃取出油率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0℃,压力30MPa,时间130min。萃取产物分析结果显示,超临界CO2对半枝莲中的甾族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结论以出油率为衡量指标,半枝莲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30min,出油率9.269%。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收油率为指标,优选超临界CO2萃取青翘挥发油工艺条件;检测提取物残渣中连翘苷含量,比较和分析活性成分连翘苷的转移率。方法正交试验设计5因素3水平萃取青翘挥发油;HPLC测定连翘苷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Luna5μmC18(2)100A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青翘挥发油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2℃,分离压力6.6mPa,分离温度30℃,粒度为2.0mm;青翘挥发油中未检出连翘苷;提取物残渣中连翘苷含量为1.30~6.40mg·g-1。结论青翘挥发油提取率为0.94%~7.85%;因连翘苷富集于提取物残渣中,而挥发油中其含量甚微;残渣物因其富集连翘苷所以具有再次开发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新方法,并对萃取所得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活性测定.方法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去除肺表面活性物质粗品中的中性脂质等低极性成分,以提纯肺表面活性物质.提纯获得的产物经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产物的体外活性功能用动态膜压记录仪测定.结果经测定,所得产物中总磷脂含量高达(91.33±1.58)%;其中含有6种磷脂成分,最主要的活性物质-磷脂酰胆碱的含量达(81.42±2.35)%;动态膜压记录仪测其生物学活性,可将最小表面张力降到10mN/m以下.结论该提纯方法简便、高效、有机溶剂污染少,且提纯过程不影响PS产物的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组分及毒性的变化,为阐明吴茱萸炮制减毒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生品和制品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毒性进行比较,并用Bliss法计算LD50值.结果 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收率分别为0.75%和0.65...  相似文献   

11.
甲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从甲鱼脂肪中提取甲鱼油,并分析其浓度及纯度。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利用低温浓缩工艺富集甲鱼油中DHA和EPA。以超临界提取甲鱼脂肪为原料,用低温浓缩法富集DHA和EPA;从甲鱼脂肪中提取甲鱼油,然后用GC法测定DHA和EPA,并对不同温度、溶剂配比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从甲鱼脂肪中获得CO2超临界萃取原油(SFE原油),并经正交分析得到最佳的组合为A1B3C3,其最优化工艺条件是:压力20MPa,温度50℃;时间4h,CO2用量为2m·lg^-1,EPA和DHA的最高萃取率为:16.32%,SFE原油∶溶剂为1∶12、冷冻8h的条件下,得到的甲鱼油中EPA+DHA含量为26.39%。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简便易行,还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该方法为开发和综合利用甲鱼资源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优选白术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苍术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苍术酮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影响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苍术酮含量测定。结果苍术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固液比1∶16,提取时间3h。结论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对当归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对当归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当归中亲脂性成分,用分子蒸馏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各自的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2.15%,从中鉴定出3N-丁基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等31种成分;萃取物经分子蒸馏的得率为15.8%,从中鉴定出35种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和分子蒸馏可用于当归亲脂性成分的提取,提取物与传统方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成分有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归辛颗粒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归辛颗粒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浸提加水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固液比1:12于55℃浸提8h,50~60℃ 0.087~0.090mPa减压蒸馏。结论浸提-减压蒸馏能有效提取归辛颗粒药材中的挥发油,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独活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产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白芷素(I),当归醇A(Ⅱ),胡萝卜苷(Ⅲ),异紫花前胡苷(Ⅳ),腺苷(V),3-O-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Ⅵ),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Ⅶ)和蔗糖(Ⅷ)。结论化合物I,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独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研究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产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甲氧基欧芹素(Ⅰ),二氢欧山芹素(Ⅱ),2'-去氧橙皮内酯水合物(Ⅲ),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Ⅳ),香柑内酯(Ⅴ),花椒毒素(Ⅵ),佛手酚(Ⅶ),二氢欧山芹醇(Ⅷ),蔗糖(Ⅸ),异欧前胡素(Ⅹ),补骨脂素(Ⅺ)、没药当归烯酮(Ⅻ)和甘油酯(ⅩⅢ)。结论化合物Ⅶ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商陆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商陆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商陆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测得商陆中多糖含量16.2481%,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1.29%(n=5)。结论 商陆多糖含量较高,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A combined approach of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and spectral correlative chromatography has been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Dong quai. Essential oils are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active individuals of Dong quai. Some constituents in the main root of Dong quai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GC-MS with the help of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resolving two-dimensional original data into mass spectra and chromatograms. Correlative constituents in another part of the root fiber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spectral correlative chromatography. Seventy six of 97 separated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 of main root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accounting for about 91.36% of the total content. Sixty seven correlative compon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 of root fiber were recognized. The result proves that the combined approach is powerful enough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herbal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