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血压病的人群患病率较高高,除了可引起本身有关的症状外,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也随之上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在治疗方面,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统计,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不遵医嘱服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  相似文献   

2.
青年血压正常值会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血压的升高可能是良性的,年轻时血压升高是以后患高血压病的一种预测因素。需要青年及其家庭提高认识,积极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3.
现今,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水平较高,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随着血压值的升高,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与血压的升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治疗方法上,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 ,血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 30例高血压病疗养护理和观察 ,认为心情、环境、饮食、用药及运动是血压升高的直接因素 ,进行有效的疗养与护理 ,并配合药物治疗 ,可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5 6~ 92岁 ,平均 74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最高为 2 10mmHg) 6例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最高为 12 5mmHg) 3例。患病时间最长为 4 1年 ,最短为 2年。2 护理体会2 1 提高对平稳降压的认识 平稳降压可以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我们充分利用疗养期进行健康教育 ,…  相似文献   

5.
王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570-571
原发性高血压病,或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引起血管、脑、心、内分泌系统及其代谢性的病变,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及代谢改变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有逐渐增长趋势,笔者以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早期高血压病7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减轻靶器官损害,减少各种高血压病并发症。方法对四冶住贵溪市60岁以上职工和家属进行体检,筛查出高血压病患者,统计高血压病患者之高血压控制率,再给予健康教育,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酒),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变化。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为:发病率高、病史长、并发症多、以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多见、血压波动性较大、药物耐受性差。通过健康教育,对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升高,于之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特点,给予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我们通过体检数据,了解高中生血压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进行早期防治。方法对象来源于2007年大连市高中毕业生体检数据。结果参加高考学生共计14906人,血压升高2925人,总体升高比率为19.6%。其中,男生血压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普通高中高于重点高中。结论高血压病的防治应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学校要适当减轻学生压力,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成药百乐眠治疗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合并中、重度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常规降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百乐眠,2次/d,4粒/次,治疗7d。观察百乐眠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百乐眠治疗一周后,41例睡眠障碍改善,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例血压下降不明显,5例血压轻度升高,有效率89.36%,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停药后自动缓解。结论:百乐眠胶囊治疗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能明显改善失眠,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血压病一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不但患病率高,更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依靠偶侧血压来诊断高血压病,现已证实,仅凭借偶侧血压增高来诊断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便是早期发现,也只是发现已经升高的血压。所以找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对之加以避免,尽早治疗,才能更早、更好的预防高血压病的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患患者数高达1.6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数还在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对健康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升高本身,而且还取决于与血压升高同时伴随的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一般是指血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宋文宣  丁华民 《青岛医药卫生》2006,38(2):159-160,129
高血压的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绝大多数;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seeondary hypertension),约占高血压病的5%。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30例高血压病疗养护理和观察,认为心情、环境、饮食、用药及运动是血压升高的直接因素,进行有效的疗养与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9.4%,国外报道7%~10%。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症状随之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分娩后血压持续维持较高水平,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才能降低至正常。为减少产后高血压病的发病及高血压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衰、肾功衰的发生,我院2000~2005年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病病人188例,对产后血压>160/110 mmHg的产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正常后出院。产后42天访视未再发现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理想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但仅有不到1/3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得以良好控制。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指南第7版(JNC 7)指出,最佳的血压控制值为〈140/90mmHg(多数患者)和〈130/80mmHg(对于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需具备多种特征。尽管目前最佳药物尚不确定,且随患者的差异会有所不同,药物的开发和新剂型的出现仍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医师和其他临床工作者应在高血压病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医药》2013,(22):2-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单纯腹型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复合型肥胖与血压升高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累及心,脑,血管,肾脏等多种器官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有90%~95%的高血压病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高血压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映雪 《北方药学》2012,9(6):95-96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的界限为大于60岁,即大于60岁者发生的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病。而高血压病程长、进展缓慢,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发病机制即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通过什么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而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血清SOD、MDA、CAT、GSH-PX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与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90例不同血压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级、2级、3级3组,每组30例)与10例非高血压对照组血清MDA、SOD、CAT、GSH-PX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患者MDA随着血压升高而升高(P<0.01),而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MDA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升高,而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降低,且与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技术能定量揭示血压的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变化 ,可以全面、客观的反映高血压病病人药物治疗期间 2 4h内的血压变化情况 ,因此常用于临床评价降压药物效能 ,但多为单个药物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比较几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和苯那普利及其联合用药对 1、2级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疗效 ,并观察各药对 2 4h血压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32 7例为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住院的高血压病病人。动态血压及相关检查资料完备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剔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