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方法:3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4例,药物剂量2.5~3mg/kg,安定-氯胺酮组16例,安定10mg、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入。结果:异丙酚诱导时间与安定-氯胺酮无显著差异,麻醉效果较满意,对呼吸、循环抑制较安定-氯胺酮重,术后恢复迅速,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异丙酚与安定-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各有优缺点,但异丙酚高质的术后恢复是其一大优势,更宜使用。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早期妊娠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4μg/kg,60s内完成,然后注射异丙酚2mg/kg。Ⅱ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60s内完成,再注射异丙酚2mg/kg。Ⅲ组: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再注射异丙酚2mg/kg。Ⅳ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2μg/kg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mg/kg,再注射异丙酚2mg/kg。各组注射异丙酚在90s内完成。观察四组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Ⅱ组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比其他三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的发生比其他三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在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上较其他组有一定的优势,是目前较好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酚异丙酚联用芬太尼异丙酚联用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12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开放静脉,对照组:异丙酚2—5mg/kg;实验I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5ug/kg;实验Ⅱ组:异丙酚2mg,/kg,氯胺酮0.1mg/kg,所有药物均在2min左右匀速静脉滴注完,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受术者反应情况,用药量及唤醒时间并对比。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异丙酚-氯胺酮组循环、呼吸抑制小,麻醉效果较好,但是清醒时间较晚。而异丙酚-芬太尼组引起循环、呼吸抑制较大,但是清醒时间快。试验组2种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都是方便可行的,但异丙酚联用氯胺酮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陈春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18-241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效果及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5个月~12岁需在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病儿。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氯胺酮 安定(n=20例),Ⅱ组为氯胺酮 异丙酚(n=20例)。Ⅰ组氯胺酮2mg/kg、安定0.2mg/kg,Ⅱ组氯胺酮2mg/kg、异丙酚2.0mg/kg静脉推注。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电子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Ⅰ组氯胺酮速率2mg/kg、安定0.2mg/kg;Ⅱ组氯酮速率1mg/kg和异丙酚2~4mg/kg。保留病儿自主呼吸,常规鼻导管吸氧1~2L/min。并记录手术前、术后5、15、30分钟及术毕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精神症状。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但Ⅰ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术中单次追加药物的次数较Ⅱ组多;术后苏醒时间Ⅰ组较Ⅱ明显延长,P<0.01,差异有显著性,精神症状较Ⅱ组少。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生理功能干扰少,术后精神症状少,是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志刚  孔秀岩 《河北医药》2010,32(19):2701-2702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早孕者10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B组),每组50例。A组:经静脉推注异丙酚2.0~3.0mg/kg;B组:静脉推注氯胺酮0.1~0.15mg/kg、异丙酚1.5~2mg/kg。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腹痛、躁动发生率明显较少(P〈0.05),异丙酚诱导剂量及总剂量明显较少(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四新  郭锡恩 《淮海医药》2001,19(3):245-245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异丙酚联合用药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及苏醒质量。方法 择ASAⅠ-Ⅱ级颅内占位手术32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组(D+P组)。麻醉诱导。P组:异丙酚2.0-2.5mg/kg;P组:异丙酚4-8mg.kg^-1.h^-1,D+P组:先以咪唑安定0.08-0.12mg/kg,术毕前2h改为异丙酚2-4mg.kg^-1.h^-1持续泵入,两组镇痛肌松均用芬太尼2-4μg.kg^-1.h^-1,维库溴铵0.05-0.1mg.kg^-1.h^-1。分别于术前(T1)、术始(T2)、术中(T3)、术毕(T4),送回病房(T5)5个时点记录BP和HR,手术结束后记录患对指令的反应和完全清醒的时间。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及麻醉恢复情况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用药,麻醉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腭裂修复术要求麻醉起效快、抑制咽喉反射、下颌松弛、苏醒快速且安全。近 5年来我院采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或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 ,选择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ASA - 级腭裂患儿 70例 ,均无或已经控制呼吸道感染。 70例中 ,男 5 4例 ,女 16例 ;年龄 1712 ~ 6岁 ;体重 8.5~ 19kg。术前肌注阿托品 0 .0 1m g/ kg。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 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 5 m g/ kg、咪唑安定 0 .1mg/ kg;气管插管前可追加氯胺酮 2 mg/ kg,咪唑安定 0…  相似文献   

8.
刘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63-264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和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不同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门诊接收的人工流产的早孕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2.2 mg/kg的异丙酚,对照组静脉注射1.0 mg/kg的氯胺酮。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子宫出血量,麻药起效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恢复离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镇痛效果,术中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药起效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恢复离院时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子宫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对比,两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相比氯胺酮,镇痛效果较完全、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人流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镇痛剂量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的最佳配方。方法:选择9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两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选择下肢或下腹部手术40例,分为异丙酚组(P1组,n=20)、氯胺酮组(K组,n=20),腰麻-硬膜外膜合麻醉阻滞完善后,采用微机控制Graseby3500输液泵靶控输注异丙酚或氯胺酮,得出意识消失时异丙酚或氯胺酮目标浓度,并计算出分步给药不同时间段适合临床需要的异丙酚、氯胺酮剂量。异丙酚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第二阶段选择择期手术病人5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P2组,n=10)、异丙酚意识消失时CP50复合氯胺酮血药浓度0.20mg/L(PK1组,n=10)、0.40mg/L(PK2组,n=10)、0.60mg/L(PK3组,n=10)和0.80mg/L(PK4组,n=10)全静脉麻醉,观察两组病人血液动力学改变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患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目标血药浓度CP90、CP50分别为4.70mg/L和3.17mg/L,而氯胺酮CP90、CP50分别为2.38mg/L和1.62mg/L.与P2组相比,PK1组、PK2组、PK3组、PK4组异丙酚用量减少约15-40%,PK4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P2组、PK1组收缩压、舒张压升高,PK2组、PK3组和PK4组无明显改变。术后无躁动、不良回忆等并发症。结论:异丙酚复合镇痛剂量的氨胺酮(0.40-0.60mg/L)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异丙酚用量、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是否一种理想的人工流产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异丙酚1.5mg/kg复合布托啡诺0.01mg/kg。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异丙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异丙酚用量少,苏醒快(P〈0.01)。A、B两组在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输卵管绝育手术效果。方法选择96例输卵管绝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氯胺酮0.5mg/kg复合异丙酚0.25mg/kg、0.5mg/kg、1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①术中体动反应1组42,2组12,3组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中3组心率皆有所降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第2组血压降低幅度最小;③3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0.5mg/kg氯胺酮复和0.5mg/kg异丙酚对输卵管绝育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选择。方法将40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均于术前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0·05~0·1mg后,观察组静脉推注异丙酚1·0~2·0mg/kg;对照组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7~0·1mg/kg。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优缺点。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度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异丙酚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明显高于咪唑安定组,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妊娠时间、手术的难度等来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对术后宫缩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S组:舒芬太尼0.1~0.2μg/kg,异丙酚1~2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异丙酚1-2mg/kg;P组:单纯异丙酚1-2mg/kg。观察术前及术中BP、HR、SpO2,记录异丙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3组BP、HR与术前比较有所降低(P〈0.05),S组和R组异丙酚总用量减少,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与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和P组(P〈0.05),S组和R组的术中躁动发生少于P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  相似文献   

14.
许学升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4):30-31,33
目的21例接受电复律的患者使用静脉推注安定和小剂量异丙酚加阈下剂量氯胺酮,对麻醉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作一对比研究。方法安定组给予安定10~30mg(0.2~0.5mg/kg)直接缓慢静脉注射。小剂量异丙酚加阈下剂量氯胺酮组将异丙酚200mg和氯胺酮100 mg,混合后共约22 m l缓慢静脉注射(4m l/m in),一般用量为6~9m l,其中异丙酚约1.09~1.64 mg/kg,氯胺酮约0.54~0.8 mg/kg。结果安定组入睡时间(260±40)s,清醒时间为(120±45)m in,小剂量异丙酚加阈下剂量氯胺酮组,入睡时间(38±2.6)s,清醒时间为(6.4±2.6)m in(P<0.01)。两组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相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效果可靠。安定组入睡、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小剂量异丙酚加阈下剂量氯胺酮组,不利于电复律麻醉观察。结论在心电复律时建议使用小剂量异丙酚加阈下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蔡萍  徐向钊  马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98-3399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不同泵注速度对病人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ASAⅠ~Ⅱ级,开放上肢静脉后,给予芬太尼1.0μg/kg,2min后异丙酚2.0mg/kg,A组泵注速度50mg/min,B组泵注速度100mg/min,C组150mg/min泵注,术中若因疼痛刺激致病人有肢体活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结果:C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与A、B组比较明显增加,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泵注速度〈150mg/min对病人呼吸的影响较小,又能在术中提供满意的镇静。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1-01~03开展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100例。选择200例早孕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年龄18~42岁,体重40~80kg,妊娠6~10周,将其分为实验组100例(ASAI级),对照组100例(ASAI级),排除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颅内占位病变。两组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100例,术前禁食4~6h。两组患者入流产室后测血压、呼吸、脉搏。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氯胺酮0.15mg/kg和咪唑安定0.03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1min内注射完毕。…  相似文献   

17.
黄丽娥  谢建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53-1954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咪唑定安定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人工流产孕妇18802例,分为对照组(Ⅰ组)、芬太尼组(Ⅱ组)、咪唑安定组(Ⅲ组)。Ⅰ组不给任何辅助性镇静镇痛药,Ⅱ组芬太尼2μg/kg静脉滴注,Ⅲ组咪唑安定0.1mg/kg静脉滴注。各组均按异丙酚2.0mg/kg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人流操作。观察SBP、DBP、HR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异丙酚麻醉后2分钟,对SBP、DBP、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HR无明显变化;术毕Ⅱ、Ⅲ组宫缩疼痛者与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VAS评分3~6分,属轻,中度疼痛。结论:芬太尼、咪唑安定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时具有较好镇痛效果、苏醒程度高、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基本稳定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阈下剂量的氯胺酮、异丙酚合用与氯胺酮并用安定作一比较 ,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选择 ASA ~ 级的患儿 40例 ,年龄 2 .5~ 7岁。均选择静脉复合麻醉下行下腹部、会阴、四肢及体表手术 ;随机分为两组 : 组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 , 组为用氯胺酮复合安定麻醉 ;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及基本情况类似。2 步骤及结果患儿常规禁饮、禁食 ,无术前用药。入室平卧 5分钟后测HR、 R、 SPO2 为基础值 ,2 0 #穿刺针开放静脉后给予阿托品0 .0 1mg/kg静注。 组 :氯胺酮 2 m g/kg+异丙酚 2 mg/kg诱导 ,维持用氯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芬太尼不同给药时间复合异丙酚在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先用静脉滴管静滴芬太尼0.1mg。Ⅰ组,1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mg/kg;Ⅱ组,2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mg/kg;Ⅲ组,3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mg/kg。观察三组患者诱导麻醉时间、苏醒状况、异丙酚用量。结果第Ⅲ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平均总用量为(94±17)mg;诱导时间(注入异丙酚至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是(43.5±5.8)s。术毕意识恢复时间为(1.9±0.7)min。结论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中,使用芬太尼3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经济的静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的不同配伍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和芬太尼,探讨人工流产手术时合理的麻药配伍。方法:ASAⅠ~Ⅱ级,孕期5~7周,随机分组,1组丙泊酚+芬太尼80例,2组丙泊酚+氯胺酮80例,注射丙泊酚2mg/kg前分别静注芬太尼0.015mg/kg和氯胺酮0.5mg/kg,术中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观察血压、心率给药前后的变化以及苏醒后的副作用。结果:1组与给药前比较血压、氧饱和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后的副作用较1组大(P〈0.05)。结论:1组与2组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