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莉  瞿伟  刘钧  李靖 《广西中医药》2005,28(6):22-23
目的:观察倍生冲剂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早期的CRF患者,予倍生冲剂结合中药灌肠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变化。结果:倍生冲剂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早期的CRF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Scr、BUN,升高HGB,总有效率80.9%。结论:倍生冲剂结合中药灌肠能够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结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UN、Scr、Ccr、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Ccr、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皮肤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172例CRF患者随机分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两组均予常规中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给患者用中药肾衰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体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CKD 3→5期进展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BUA)、血清胱抑素C(S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Scr、BUN、BUA、S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头晕头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腰膝酸软、肢体水肿等症状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D 3→4期进展时间和CKD 4→5期进展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延缓CKD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全结肠高位透析联合解毒泄浊Ⅱ号治疗慢性肾衰竭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位结肠透析联合解毒泄浊Ⅱ号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方法:60例CRF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解毒泄浊Ⅱ号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结果:显效20例,有效25例,稳定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位结肠透析联合解毒泄浊Ⅱ号治疗可明显延缓CRF速度,为保守治疗CR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影响。方法:8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和中药灌肠,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RBC、Scr、BUN、Alb、GFR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RBC、Alb,从而延缓轻、中度CRF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广西中医药》2005,28(3):8-1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用中药灌肠治法可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许翠萍  陈康 《河南中医》2008,28(3):56-56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西医非透析治疗。治疗组加用冬虫夏草3~5 g/d,水煎服;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地丁、番泻叶)水煎液保留灌肠,日1~2次。观察10~12个月。结果:治疗组明显好转37例,稳定2例,恶化1例,且BUN、Scr下降明显(P<0.05~0.01);对照组好转23例,稳定14例,恶化3例,BUN、Scr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在非透析方法中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李微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96-1596
目的:观察尿毒清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方法:以西医常规治疗的35例为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毒清联合金水宝口服35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尿毒清联合金水宝治疗CRF,对延缓其进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中药组采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法,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记录尿量,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Hb、Alb、TP、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残肾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法联合参苓白术颗粒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部分生化指标,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命质量和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益肾排毒液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早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药益肾排毒液对慢性肾衰竭 (CRF)尿毒症早期的疗效。将CRF尿毒症早期患者 138例 ,随机分为益肾排毒治疗组 78例和西药对照组 60例。治疗组以常规对症治疗合益肾排毒液 ;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合用包醛氧淀粉。 30天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素氮 (BUN)、肌酐 (Scr)、血红蛋白 (Hb)、血浆白蛋白 (Alb)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稳定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0 5 ) ;治疗前后两组Hb、Alb、血清HDL C均保持稳定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提示 :益肾排毒液对CRF尿毒症早期BUN为 17 9~ 2 8 6mmol/L ,Scr为 4 5 1~ 70 7μmol/L ,有较好疗效 ,同时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40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灌肠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10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灌肠组为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cr、BUN、β2-MG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组Scr、BUN、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灌肠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可提高CKD3-4期患者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清β2-MG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沈玲  王莲芝 《光明中医》2011,26(4):827-82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临床上以血肌酐(Scr)在451~707μmol/L及大于707μmol/L为诊断依据。这部分CRF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性衰竭及不可逆特点非常明显,西医常规疗法需行腹透、血透以维持生命。笔者从1998年10月~2007年10月问,以清肾胶囊为主辅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RF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患者96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一体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按血肌酐不同水平分为3组,分别给予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加灌肠、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疗法,其中每组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并将中药口服按照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BUN、血Scr均降低,Ccr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一体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选择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静脉制剂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CRF的临床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严格筛选,最终纳入文献24篇,涉及1655例患者,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组(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西医常规治疗)治疗CRF在总有效率、改善Scr、BUN、Ccr、24hupq、ALB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Hb、TG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仅极个别患者出现血管刺激症状,余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活血化瘀的中药静脉制剂治疗CRF有一定的疗效,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不良反应方面亦有待于今后的临床研究及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海昆肾喜胶囊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同时口服海昆肾喜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对症处理,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Hb)、24h蛋白尿的变化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GFR、Hb、24h蛋白尿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海昆肾喜胶囊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CKD早、中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GF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熊有明  何堂钧  廖进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07-1208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和中药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丹参粉针和中药灌肠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用MDRD方程计算)的影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Hb、RBC、Scr、BUN、Alb、GFR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丹参粉针合中药灌肠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RBC、Alb,从而延缓轻、中度CRF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者加用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均观察治疗4周。治疗期间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结果:各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均有所改善,BUN、Scr和Ccr指标检测组内比较都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BUN、Scr和Ccr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4%),明显高于对照组(67.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SCr得到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RF可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