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提高及临床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护理心理学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仅仅重视患者本身的心理特征开始注重护理的主体—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从主观的观察、猜测,上升到客观的实验性研究,并且心理逐步注重护士对病人心理的反馈内涵,使心理护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2.
冯玲 《哈尔滨医药》2005,25(5):70-70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也已逐渐成为心理学,行为科学及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怎样做好心理护理等问题,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曹炅 《哈尔滨医药》2004,24(6):71-7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逐步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艳玲 《中国新医药》2004,3(9):120-121
随着医学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疾病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反应可能积极影响着疾病的发展,目前,心理学己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护理实践中,心理护理的精髓就是要研究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无论是医生、护士要时刻考虑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时刻要了解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转化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护理心理学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于刮宫产手术的病人,做好术中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心理学以日渐成为指导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门重要学科.目前护理领域广泛开展临床心理护理工作,这正是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要求,这也标志着护理学科专业内涵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王宏  于春艳 《医药世界》2010,(5):471-472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护理目的的方法Ⅲ。但目前对心理护理的理解存在误区。笔者对心理护理的理解误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淑梅 《河北医药》1990,12(6):372-373
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医学模式不断推进医学心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护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我国医学心理学运用于临床的时间不长,心理护理也只是随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拟就心血管病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初步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患心血管病住院病人,除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活动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对病情影响较大,倘若施以心理护理可收到较好效果。我科1988年5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霞梅  卢欣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67-256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学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某些躯体疾病中,心理因素起了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因而心理护理的地位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2年以来,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心理学在目前对护理客体-病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绩很大,而对护理主体-护士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有关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由此可见,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从  相似文献   

14.
郇淑云 《淮海医药》1996,14(3):32-32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重研究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的一门新学科。在医学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功能制护理转向心身整体护理为核心的责任制护理。护理心理学是责任制护理的产物,同时又必将对责任制护理的完善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心理学已成为一门开拓性科学,与护理学形成相依相存的作用。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已成为心理护理应探讨的问题。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1月对10例外伤后截肢的病人根据各期心理反映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韩菊红 《中国新医药》2004,3(9):122-122
心理护理是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风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护理心理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通过多年来对中风患者的护理,总结其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恐惧、焦虑、愤怒(心理不平衡)悲观、抑郁、疑虑、消极、轻生、不合作。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运用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双方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接受和认同。我们从事手术室十几年护理工作,通过洞悉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并能因人而异地实施心理护理,现将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婧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11-111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理论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常易被忽视。急诊患者发病突然,凶险,严重而复杂,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尤其是意识尚清者,往往产生一种生命危险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不但要抢救及时,准确,同时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