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CLND)的临床意义,对96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83例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和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术(CLND),13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CLND,37例(38.54%)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12/96),短暂喉返神经麻痹7例,低钙表现5例,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54个月,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同期行CLND是必要而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2例。   结果  102例中行患侧+峡部甲状腺全切67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34例,甲状腺全切1例。术前B超提示淋巴结肿大27例,术中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24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术前B超阴性,术中探查淋巴结肿大12例,均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1例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术后25例证实淋巴结转移,其余63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随访5年,3例复发。   结论  B超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临床淋巴结肿大者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朱阿考  叶静  张方捷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52-1055
摘 要:[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手术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腺叶切除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的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测定、临床有无甲状旁腺损伤表现等临床资料。[结果] 4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术后共出现甲状旁腺损伤症状28例,其中即刻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查发现低于正常者22例,血钙低于正常者25例,通过静脉补钙,临床症状均消失;甲状旁腺损伤与年龄、性别、使用超声刀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双侧腺叶全切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明显相关(P<0.05);在术中判断出现旁腺损伤并采用保护性措施(针刺除淤血、自体移植)后,术后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症状与未发生损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腺叶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发生甲状旁腺损伤,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腺体针刺清淤或旁腺移植)可以有效保护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来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为规范手术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960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颈部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685例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685例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54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791%;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15%(490/685),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52%(378/685),“跳跃性”转移率为267%(52/195)。在中央区转移的490例患者中,有326例(665%)出现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患者的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5岁、男性、双侧性、侵犯包膜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侵犯包膜、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在常规进行规范的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同时,积极行预防性侧区淋巴结清扫,尤其是对于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侵犯包膜、多灶癌、双侧肿瘤、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63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情况、手术方式、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彩超怀疑甲状腺微小癌32例(50.8%);术前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4例(6.4%),确诊3例(4.8%);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确诊41例(74.6%),63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乳头状癌。63例中行甲状腺全切除12例,双侧次全切除17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20例,患侧次全切除+对侧及峡部全切除8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4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2例;2例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4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年3个月至10年11个月,失访1例;62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复发,行残余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总体预后相对较好,但个别病例有较强的侵袭性,应强调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为规范手术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960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颈部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685例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685例肿瘤直径 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54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79.1%;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1.5%(490/685),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5.2%(378/685),“跳跃性”转移率为26.7%(52/195)。在中央区转移的490例患者中,有326例(66.5%)出现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患者的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5岁、男性、双侧性、侵犯包膜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侵犯包膜、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在常规进行规范的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同时,积极行预防性侧区淋巴结清扫,尤其是对于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侵犯包膜、多灶癌、双侧肿瘤、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诊断、治疗方面业界存在诸多分歧。该研究通过分析患者资料,总结并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月于山西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1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资料。结果:61例患者术前均行颈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6.89%。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患侧叶及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者共39例,其中11例同期行对侧叶部分切除术;接受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者共22例。5例同期行颈侧淋巴结清扫术。27例发生中央淋巴结转移(44.3%),5例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8.2%)。年龄<45岁、多灶性病变、肿瘤位置跨越或接近中线、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5 mm者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6.7%、60.7%、66.7%和53.8%。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灵敏度较高,规范化及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我院初治的80例男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以发现甲状腺包块就诊,32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其中10例术前外院淋巴结活检确诊为转移癌),6例因体检B超发现甲状腺包块就诊。全部患者均行术前B超检查及术中冰冻。结果:2例有远处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加131I治疗,其余患者视病变范围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对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加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74例为乳头状癌,6例为滤泡状癌,40例证实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男性甲状腺癌仍以乳头状癌为主,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见,术中冰冻对确诊和决定术式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