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世洪  刘强  谢聪聪  张姝娣 《安徽医药》2017,38(12):1577-157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钙磷代谢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平顶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MHD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透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对比两组患者透析首日及透析6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PTH)、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UN、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HOL、TG、LDL、HDL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利于清除患者血磷,改善血钙及血脂水平,优于常规透析。  相似文献   

2.
高世洪  刘强  孟红茹 《安徽医药》2018,39(6):747-749
目的 研究维持型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钠水平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平顶山市中医院接受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8例,依据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组(28例)与正常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握力(HGS)、营养状况、体质量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低钠组透析间期体质量获得量占干体质量的百分数(IDWG%)、改良定量整体主观评估(MQSGA)评分均高于正常组,MAMC、HGS及血清白蛋白(ALB)则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血清钠水平与MAMC、HGS和ALB水平呈正相关(r=0.689、0.591、0.612,P<0.05),与MQSGA评分呈负相关(r=-0.516,P<0.05)。控制年龄、性别和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血清钠水平仅与MQSGA评分呈负相关(r=-0.406,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钠水平降低,可能与蛋白质能量消耗较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及营养状态较差相关。  相似文献   

3.
汪庆玲  傅珊珊  谭春江 《药学研究》2019,38(6):318-321,342
目的 研究心水通胶囊水提物(XST)对慢性心衰大鼠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心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阿霉素构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用不同浓度心水通胶囊水提物干预心衰大鼠。在给药前、给药15d、给药30d三个阶段分别检测每组大鼠心功能。给药30 d后,检测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凝血指标浓度,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心水通胶囊水提物中、高剂量组LVIDs和LVIDd明显降低,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显著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组给药30 d后LVIDs和LVIDd降低最显著,射血分数升高最显著(P<0.05);同时心水通胶囊水提物能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性肥大、变性和坏死。结论 心水通胶囊水提物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衰大鼠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改善高凝血和心功能,提高心衰大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抑制心室重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和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iv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预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杜宇  张谊雯  曹微 《安徽医药》2017,38(9):1154-1157
目的 探讨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透析至少6个月),随机分为碳酸镧组(LC组)和碳酸钙组(CC组),每组各25例,治疗4周、2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24周后两组间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 47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磷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血磷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整个治疗过程中血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组治疗24周后血钙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LC组患者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镧能安全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降磷作用持久、副作用少,且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郭琳  李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10-16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钠肽。用药48 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排尿量、血肌酐、血钾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48 h,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用药后LVEF均明显的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尿量均明显增加,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浓度均轻度升高,观察组血钾浓度轻微升高,对照组血钾浓度轻微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未见进一步加剧。结论 应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降低血浆BNP水平,利尿,对肾功能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心脏相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4.12±0.34)vs(3.68±0.43)],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51±0.34)mmol/L vs(3.42±0.52)mmol/L;(14.72±5.21)ng/mL vs(18.14±4.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分级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27.62±4.74)vs(37.3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E/A、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比例低于对照组[2.08%vs 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助于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初次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81例,以入院时间的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收集临床一般资料,采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周透析次数、陪护、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次血透时的量表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的GQOL-74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生活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程小敏  白友为 《安徽医药》2019,40(8):933-935
目的 探讨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超过3个月且合并SHPT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口服司维拉姆,每次800 mg,1天3次;对照组予口服碳酸钙,每次500 mg,1天3次,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血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钙、磷、iPT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血磷及iPT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磷及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维拉姆治疗MHD患者合并SHPT,临床疗效满意,且无高钙血症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透析治疗,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5 min静脉推注注射用左卡尼汀,1 g溶于生理盐水10 m L。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系数、心功能结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4%、9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有效循环血量(ECV)、心肌耗氧量(MVO)、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下降,射血分数(EF)、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每组各32例,入选时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LAD、LVDd、LVPWT、IVST、E/A、EF和LVMI);在以上两时间点进行体检并抽取患者血标本分别检测患者临床指标(MAP、Hb、SCr、CRP、PTH)。结果经不同治疗模式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LFHD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而HFHD组在MAP、Hb、CRP、PTH等有改善,且LAD、LVDd、EF和LVMI等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减轻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requir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 continues to grow worldwide. ESRD caus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has enormous financial and personal costs.

Area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Major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the Cochrane Library, MEDLINE and EMBASE) were searched from 1989 to September 2009 to summarize current pharmacotherapy of ESRD-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adul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dialysis (hemodialysis or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urr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SRD (e.g., NKF-K/DOQI, KDIGO, and the ERA-EDTA's European Renal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were included.

What the reader will gain: Commonly use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chronic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emia, iron management, dyslipidemia, hyperglycemia, and for disturbances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 including hyperphosphatemia and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ESRD,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reader will learn that nonadherence to oral medication in ESRD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exces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the dialysis population.

Take home message: Improvements in pharmacotherapy of ESRD may be at least in part counteracted by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age and comorbid disease of the dialysis population. Individualized and tailor-mad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the ESRD patient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浓氯化钠(10%氯化钠,又称高张盐水)与传统封管液在诱导期透析患者无肝素透析后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探讨更合理的无肝素透析后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方案.方法 将64例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诱导期透析血管通路的无肝素透析患者按年份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透析结束后使用1:3的肝素盐水(1562.5 U/ml)封管液,观察组32例透析结束后使用浓氯化钠封管液.测定封管后2、4h凝血指标,监测出血情况、导管回抽通畅情况、感染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在封管后2h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PT-INR]均超过观察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PT)与观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浓氯化钠封管液应用于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诱导期透析血管通路的无肝素透析患者,能显著减少透析后的出血并发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杜娟  谭峰 《河北医药》2016,(19):2951-2953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探讨肾功能不全的最佳透析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血透患者,按照患者意愿接受透析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连续血液透析3个月后,比较透析前和透析后以及2组间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清蛋白( 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甲状旁腺素( PTH)和血清电解质( Na、K、Ca、Cl、P)等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透析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患者透析后Ur、Scr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 P <0吵.05),组间比较透析前、透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对照组透析后血清中Alb较透析前明显下降,而观察组透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透析前,2组组间比较β2-M、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透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2组透析方式透析后Na、K、P、Cl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透析后Ca较透析前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5)观察组透析后感染率为18.75%,对照组为46.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除对Ur、Scr和Na、K电解质具有滤过作用外,还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β2-M和PTH水平,同时透析后感染率也较对照组低。其较常规透析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心脏舒缩功能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江陵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和普通血液透析(HD)组,每组34例,HFHD组男性15例,HD组男性18例。HFHD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普通HD组行普通血液透析,每周3次,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ET-1和彩色多普勒心动图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比(E/A)、等容舒张时间(IR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FHD组的ET-1水平下降至(53.2±12.4)ng/L,而普通HD组的ET-1水平略有上升,为(87.3±23.2)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9,P=0.000)。HFHD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小于普通HD组(均P<0.05)。HFHD组的E/A和IRT也较普通HD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FHD组能更好的保护尿毒症病人的心脏功能,降低ET-1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Q)的影响。方法 选择128例2021年12月-202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最终纳入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用2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MLHFQ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7 d后,试验组NT-proBNP水平、无创心功能指标中的射血前期(PEP)、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改善HFpEF患者的NT-proBNP、无创心功能指标PEP和MLHFQ评分,且未见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冠心病HFpEF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左卡尼汀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iv左卡尼汀注射液1 g,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和以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营养学指标TP、Alb、TRF、P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TP、Alb、TRF、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减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较治疗前变化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AD、LVDs、LVDd和LVPWT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E、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计算左房每搏量(SV)较治疗前显著性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A、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SV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保护心肌细胞,延缓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收治透析1~4年的96例尿毒症患者分别予以HD、HF以及HFHD进行治疗,透析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常规检测Cr、P,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采用QOL-C30进行健康状况调查1次。结果三组患者在透析前,血液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透析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Cr、P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HFHD组的β2-MG、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较HD组显著(P<0.05,P<0.01),HF组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较H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透析前比较,透析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上改善显著(P<0.01),在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上改善明显(P<0.05);透析6个月后组间比较,HFHD组的各项健康因子较H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F组与HD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血液透析方法均能改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但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