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KD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GFR、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r、BUN、Cys-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BUN、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GFR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益肾汤能显著改善CKD血瘀证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黄亚莲 《中医杂志》2014,(11):946-948
目的观察补元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DNⅢ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每天150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元通络汤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率过滤(GFR)、血肌酐(Cr)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判定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CR、24h尿蛋白定量、血Cr、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FR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UACR、24h蛋白尿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7.10%,对照组分别为64.86%、59.46%,治疗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元通络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Ⅲ期患者疗效肯定,并且在改善中医证候及蛋白尿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氯沙坦钾50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疗效、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率过滤(e GFR)、血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8.6%,高于对照组的62.9%和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中医各证候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e GFR、Alb较治疗前升高(P0.01);2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Alb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氯沙坦钾能显著提高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中医证候,降低机体代谢产物潴留,提高血白蛋白浓度,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杨敏  汤素华  兰乐健 《新中医》2019,51(12):286-289
简版: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2组均予厄贝沙坦片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CJFR);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周剑 《新中医》2022,54(6):114-1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风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液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RBC)]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24 h...  相似文献   

6.
王蓓  胡长安  汤礼文 《新中医》2015,47(12):70-72
目的:观察肾衰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诊断标准,选取本院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2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分别行肾衰汤和益气活血汤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FR、Hb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ib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CCr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而SCr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24h尿蛋白定量指标水平比对照组增加,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减轻临床症状,且可更好地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一定的借鉴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予黄葵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每天1剂,1月为1疗程,治疗3疗程。观察整体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Cr、BUN、GFR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Cr、BUN、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均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隐匿性肾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脾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将CKD4~5期脾肾亏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益肾泄浊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 PTH)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e GFR、BUN、血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钙、i PTH、AL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脾肾亏虚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马源  费佳  陈玉  朱承松 《河北中医》2023,(11):1783-1786+1791
目的 观察肾衰方Ⅱ号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兼浊瘀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对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脾肾气虚兼浊瘀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取降血压、纠正肾性贫血、肠道吸附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衰方Ⅱ号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钙(Ca)、血清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21/3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及对照组治疗后S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GFR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Cr、BUN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仁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辨证治疗湿热蕴阻证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4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三仁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及血清中EGF、PAF-AH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皮肤紫癜、纳呆呕恶、颜面或下肢水肿、口苦咽干积分和尿红细胞计数(RBC)、24 h尿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EGF、PAF-A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22/25),对照组为64%(16/25),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25),观察组为4%(1/2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三仁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辨证治疗湿热蕴阻证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中的EGF、PAF-AH水平以减轻肾脏损害,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SPN急性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一氧化氮(NO)、sICAM-1、sVCAM-1、IL-33、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6-Keto-PGF-1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XB2、ET-1、sICAM-1、sVCAM-1、IL-33、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肾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白蛋白量(24 h UP)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HSPN急性期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微循环状态并抑制炎症状态,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凉血消风汤加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制及对外周血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了40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应用凉血消风汤治疗前后外周血IL-8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凉血消风汤的疗效。[结果]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凉血消风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有效,可能通过降低IL-8的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聚集,减轻局部炎症,从而减轻血热型银屑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浊活血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浊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钾(K+)。治疗1个疗程(14d)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Scr、eGFR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Bun、K+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浊活血汤保留灌肠有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减轻肾功能损害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作用,并探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85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是否使用血必净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使用血必净)39例,余下46例设为常规组(未使用血必净),同时将2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尿液和血液,检测尿KIM-1及NAG水平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烧伤合并肾损伤患者BUN及Cr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BUN及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BUN及Cr下降的趋势较常规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尿KIM-1及NA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尿KIM-1与BUN、Cr均呈正相关关系;尿NAG与BUN、Cr亦呈正相关关系,尿KIM-1与尿NAG也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血必净对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理想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尿KIM-1和NAG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小剂量他克莫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3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栓弹力图检查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UP)、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UP、SCr水平及凝固角(α角)、凝血指数(C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LB、eGFR及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较佳,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及高凝状态,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风热型荨麻疹患者采用消风止痒汤、依巴斯汀联合治疗的方法,并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风热型荨麻疹患者6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B组患者单纯采用依巴斯汀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消风止痒汤治疗,探究临床疗效,记录评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表现变化,同时通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测评各组患者皮肤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表现大致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表现评分、风团表现评分、红肿表现评分均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DLQI评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热型荨麻疹患者通过消风止痒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证候表现,提高患者皮肤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8例,分别采用蒙药和西药治疗28天,观察蒙医证候、尿潜血及尿蛋白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蒙医证候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尿潜血及尿蛋白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两组间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蒙医症候的疗效,蒙药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尿潜血及尿蛋白的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加迅速,但远期疗效蒙医药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替米沙坦联合心脑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心脑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N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可采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对照组使用替米沙坦,治疗组予心脑康胶囊联合替米沙坦,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两组SBP、DBP、FBG、SCr、e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G)、HbAl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SCr、HbAlc、尿β2微球蛋白(β2-MG)、eGFR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心脑康胶囊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两药合用可有效控制和延缓DN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肾络安方治疗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络安方对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6例肥胖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5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络安方。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腰围、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足细胞标记蛋白(PCX)、尿肾病蛋白(nephrin)、尿白蛋白、尿肌酐(UCr)。结果 102例患者完成实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31%)(P0.05)。两组患者腰围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PCX/UCr、UNephrin/UCr、尿白蛋白/SCr(UACR)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UPCX/UCr、UNephrin/UCr、UACR两两呈正相关。结论肾络安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肥胖型DN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脏,减少足细胞PCX、Nephrin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