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并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方法:针刺患侧阴陵泉穴的同时配合牵伸肱二头肌、被动活动肩关节等康复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32例,与对照组康复治疗2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UCLA评分比较P<0.05,且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大大缩短.结论: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对于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显著,病程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循经取穴针刺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压痛阈值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点与患侧列缺或尺泽穴电针治疗,未电针刺激的列缺或尺泽穴采用手法行针;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点与患侧灵道或少海穴电针治疗,未电针刺激的灵道或少海采用手法行针。观察治疗前后基础治疗点的压痛阈值及治疗前后、第1次随访(治疗后第4周)、第2次随访(治疗后第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 CMS)和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基础治疗点的压痛阈值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随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CMS和SF-36评分均升高(P<0.05)。结论 针刺肺经穴和心经穴均能有效改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疼痛、肩关节功能和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3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后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肌力方面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1%和79.3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方面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上述方面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疗程结束后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安全、有效,能较快缓解肩关节疼痛,较好地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肌骨超声技术评价循经远取动法结合扬刺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循经远取动法结合扬刺)和对照组(单纯扬刺法),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1次及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变化,采用CMS肩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1次及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综合评分变化,采用肌骨超声技术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肌腱厚度、腱鞘厚度及积液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显著改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局部疼痛VAS评分及CM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在治疗1次时VAS评分及CMS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减少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厚度、腱鞘厚度及积液,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结合扬刺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在快速改善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肱二头肌在等张、等长情况下收缩对侧肱二头肌肌肉兴奋性的影响。方法:招募30例健康人,使用表面肌电测试仪观察一侧肱二头肌进行等张、等长收缩时,对侧肱二头肌的均方根振幅(RMS)变化。结果:左右侧肱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在静息和无负重下全范围屈伸肘关节时,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左右侧肱二头肌RMS在对侧不同收缩情况下均呈显著性差异(P 0. 001)。结论:单侧肱二头肌在等张和等长收缩时,对侧肱二头肌兴奋性也会出现短暂提高,后恢复静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传统开放与关节镜下肌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撕裂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38例,其中行切开腱固定术17例为切开组,行关节镜腱固定术21例为关节镜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关节评分(ASES)及CostantMurel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多阶段肩关节功能疼痛评估;术后末次随访采用患者满意度及Speed试验阳性来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和患肩残留痛。结果:组内比较:关节镜组与切开组患者术后各阶段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评分随时间均呈改善趋势,但两组的改善趋势不完全一致。组间比较:在VAS评分中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stant-Murley总分及前屈外展项目评分,在术后1和2个月两个阶段,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在满意度及Speed试验阳性(术后残留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腱固定技术相比,关节镜套扎缝合腱固定技术治疗LHBT近端撕裂除了更早更快改善患肩功能活动,缓解疼痛及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且女性患者更愿意接受关节镜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外气压弹道式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34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给予气压弹道式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周1次冲击波,冲击2000次,治疗剂量1.5~2bar;每天1次关节松动术,每次30min,每周5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2个月后依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法评定患者受压时的疼痛强度,并测量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AFROM)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压弹道式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后,疼痛强度显著下降,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气压弹道式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刺加竹圈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中的对象,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加竹圈盐灸治疗进行,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WOMAC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加竹圈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更高,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疼痛指数更低,患者肩关节活动能力更高,该治疗方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患者中采用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配合活血化瘀膏治疗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 腱病变患者,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 6 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前驱力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肩关节活 动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1 年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肩袖损伤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下肌腱联合固定术配合活 血化瘀膏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辨证的表里经取穴法结合扬刺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门诊尾号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表里经取穴法结合扬刺)与对照组(单纯扬刺法),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1次及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变化,采用肩关节活动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1次及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综合评分变化,采用肌骨超声技术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肌腱厚度、腱鞘厚度及积液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1次时VAS评分及肩关节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减少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厚度、腱鞘厚度及积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里经取穴法结合扬刺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改善患者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建智 《中医正骨》2003,15(3):51-51
患者男 18岁 ,2 0 0 0年 9月 5日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摔倒 ,头部、左踝和右肩受伤。当时伤势不重 ,经外院检查和左侧胫骨、踝关节X线摄片未见骨折。受伤当时未感到右肩疼痛 ,医生也未作详细检查 ,即回家休息。嗣后患者自觉右侧前臂屈曲无力 ,肩有轻度疼痛和肿胀 ,于 9月 18日来诊。检查发现右肩肱二头肌反射消失 ,局部弥漫性肿胀伴轻度压痛 ,并有少量陈旧性瘀斑。肱二头肌张力减低、肌腹变细 ,且轻度向远侧移位 ,前肩旋后和屈肘无力 ,肱二头肌远侧肌腱不易摸清 ,当肩关节旋后时局部有一纤维束紧绷。肩关节与肘关节其他方面运动、肌力、感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治疗,封闭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次;腕踝针治疗隔天1次,连续治疗3周;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按照自拟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联合组1例患者因未能坚持完成治疗而被剔除。治疗前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535,P=0. 59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7. 10±1. 05)分,(2. 64±1. 18)分,t=17. 377,P=0. 000;封闭组:(6. 98±1. 07)分,(3. 23±0. 89)分,t=19. 533,P=0. 000],联合组的VAS评分低于封闭组(t=-2. 485,P=0. 015)。治疗前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67,P=0. 176);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29. 41±6. 15)分,(77. 10±7. 41)分,t=-33. 733,P=0. 000;封闭组:(31. 38±6. 60)分,(70. 95±6. 07)分,t=-30. 574,P=0. 000],联合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封闭组(t=4. 041,P=0. 000)。联合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封闭组(R_(联合组)=35. 03,R_(封闭组)=44. 85,Z=-2. 036,P=0. 042)。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腕踝针可以有效减轻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总体疗效优于局部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28例,共治疗2周。结果:经治疗,患者治愈1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治疗前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及FD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展筋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扶他林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超短波和扶他林超声波透入治疗,对照组予超短波和单纯超声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超声波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单纯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病损56例(男34例,女22例),采用全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并分别采用UCLA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对术前与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95.3min.末次随访较术前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双号为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小针刀松解肱二头肌肌腱治疗。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进行Ashworth及上肢Fugl-Meyer积分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相比,1周和1个月治疗组Ashworth分级比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1个月,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佳。结论:小针刀治疗可缓解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温针灸治疗。治疗前后采用JOA的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量表从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在总分、疼痛、功能、活动度改善诸方面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用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均升高(P<0.05),针刀组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针刺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最佳取穴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以灶为腧"的取穴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取穴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1%,优于对照组的69%(P0.05)。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采用"以灶为腧"的取穴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周立武 《四川中医》2009,(7):117-117
目的:观察《内经》中关刺法与药物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3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关刺法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口服"萘丁美酮胶囊"治疗,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有效率为72.31%,经统计学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刺法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