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初步经验.方法选择35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岁(1.7~7.5岁);术前脊柱侧弯Cobb角平均为55°(30°~94°);采取后路手术,切断骨桥、融合肋,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器械进行脊柱侧弯凹侧撑开,近端肋骨用钩固定,远端椎体用椎弓根钉固定.术后每半年至1年撑开1次.结果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8~49个月),撑开2~5次;术后脊柱侧弯Cobb角平均为38°(15°~61°),可持续撑开;患儿畸形改善,并发症少.结论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胸(腰)段脊柱侧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达到非融合手术的目的,伴发胸廓畸形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0岁以内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初步探讨该年龄段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手术原则。方法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1岁1个月至9岁10个月,平均年龄3岁8个月。其中半椎体畸形22例,半椎体并楔形椎体28例,凹侧存在骨桥或同时存在半椎体l1例,椎体畸形伴多发肋骨畸形5例。行后路原位融合术3例;前路或前后路骺阻滞融合术10例;前路半椎体切除、后路Apofix内固定21例;前路半椎体切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19例;前路半椎体及相应肋骨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前路半椎体切除融合、石膏背心矫形固定3例,其中1例半年后改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脊柱凹侧截骨撑开2例;前路半椎体切除骺阻滞、后路凹侧皮下撑开术3例.胸腔扩大成形术3例。通过术前、术后、随诊时站立位全脊拄X线片测量冠状面Cobb角,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脊柱侧凸矫形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冠状面Cobb角得到较大矫正,矫正率为49%.脊柱侧凸畸形获得有效控制。结论10岁以内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复杂,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估应用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 curette,UBC)辅助截骨矫形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发半椎体畸形患儿资料。为控制信息偏倚,选择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的病例,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UBC切除半椎体分为UBC组和非UBC组,其中UBC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3~67个月(平均36. 0±7. 7个月);非UBC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2~68个月(平均40. 2±8. 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min)、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手术前后红细胞计数(1012/L)及血红蛋白(g/L),并统计胸膜、神经根、硬膜、脊髓损伤情况,计算术后红细胞计数下降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脊柱侧凸矫正率。结果 UBC组与非UBC组相比,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1. 301,P0. 05),UBC组术后红细胞下降率明显低于非UBC组(t=2. 279,P 0. 05),UBC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显著低于非UBC组(t=2. 367,P 0. 05),两组脊柱侧凸矫正率无统计学差异(t=0. 569,P 0. 05)。两组各出现1例胸膜损伤,均未出现神经根、脊髓及硬膜损伤。结论在治疗儿童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方面,应用超声骨刀截骨与传统截骨方法在矫正效果、手术时间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治疗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2个)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初次手术年龄3.0~7.5岁,平均4.2岁.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及矢状面局部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变化;测量并比较胸椎(T1 ~T12)及脊柱高度(T1~S1)变化.结果 随访时间36~156个月,平均86.1个月.22例共51个半椎体,手术切除41个;平均每例有2.3个半椎体,平均切除1.9个;平均每例固定3个节段.术后侧凸Cobb角12.6°±7.2°明显小于术前45.8°±12.7°,侧凸矫形率为72.5%;术后局部后凸角11.2°±7.5°明显小于术前23.6°±18.0°,后凸矫形率为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无明显丢失.冠状面平衡由术前(14.0±6.7)mm降至术后(8.5±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高度术前为(18.5±1.9)cm,末次随访时增至(24.4±3.0)cm;脊柱高度术前为(29.3±3.7)cm,末次随访时增至(38.7±4.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3.0~7.5岁儿童双侧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畸形,后路选择性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矫形效果较好,同时可维持躯干整体平衡,保留脊柱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5岁以下与5~10岁单个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10岁以下单发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3例,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两组:婴幼儿组(≤5岁)35例,儿童组(6~10岁)25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植骨融合术。通过复习病历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X光片,记录手术时间、融合节段、出血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冠状面节段性Cobb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角。结果患儿术后均获得规律随访,随访时间:婴幼儿组平均65.0(29~127)个月,儿童组平均80.3(32~1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婴幼儿组285.8(100~700)mL,儿童组512.6(80~1 400)mL。融合节段数:婴幼儿组平均3.3(2~7)个,儿童组平均4.9(2~11)个。术前冠状面节段性侧凸Cobb角:婴幼儿组平均37.9°(21°~71°),儿童组平均45.8°(25°~94°)。不同年龄组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术前冠状面节段性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矢状面后凸角、术后及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术前及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采用短节段融合比例与儿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vs28%,P0.05)。婴幼儿组有2例围手术期及随访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椎弓根骨折1例,术后畸形失代偿行翻修术1例),儿童组有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7%vs4.0%,P0.05)。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是治疗完全分节的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术后及随访效果。但与婴幼儿组相比,儿童组畸形重,术中需要融合的节段更多,创伤更大;建议对于具有生长潜力的非嵌合型半椎体畸形,应在患儿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交叉置钉技术对于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68例青少年脊柱侧凸病例,男10例,女58例,年龄11~16岁,平均13.5岁;其中4例为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其余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56.2°,胸椎(T5~T12)后凸角度平均17.7°,手术方法为后路交叉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脊柱侧凸进行矫正,对术后Cobb角、主弯Cobb角矫正率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主弯Cobb角矫正到18.5°,与术前比较有差异(t=3.705,P0.01),末次随访时平均20.2°,与术后比无差异(t=1.053,P0.05)。胸椎(T5~T12)后凸角术后平均22.8°,末次随访时平均23.2°,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70.5%,而末次随访时虽然主弯矫正率(69.4%)有一定丢失,但和术后比较无差异(t=0.126,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断棒,植骨融合牢固,均未出现明显的矫正丢失。结论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手术矫正,采用交叉置钉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低费用、高安全的脊柱侧凸矫正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儿童先天性腰骶部畸形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1例腰骶部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腰骶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以及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随访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儿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结构性侧凸、近端代偿弯、胸椎后凸、腰椎前凸的Cobb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以及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结果 21例中男12例,女9例;手术年龄2.17~13.00岁,平均(6.50±3.22)岁;术后随访24~84个月,平均(48.10±17.72)个月;融合固定2~4个椎体,平均(2.67±0.91)个椎体;手术时间120~300 min,平均(168.57±46.18) min;术中出血量100~1 000 m L,平均(368.04±234.58)m L;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28.9±6.3)°降至术后的(8.5±3.0)°,末次随访时为(7.0±3.4)°,矫正率为75.8%。冠状面近端代偿弯Cobb角由术前(25.8±11.7)°自发性矫正为末次随访时(13.7±8.3)°,矫正率为46.9%。术后躯干偏移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正率分别为53.1%和56.3%,且随访过程中躯干趋于平衡和稳定。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脊柱-骨盆序列均保持平衡,术后无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侧凸矫正并改善躯干偏移,同时可保留一定的活动节段,有效控制畸形的加重和近端代偿弯的进展,避免腰椎长节段的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13例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9岁。病变位置在T_(9)3例、T_(10)2例、T_(11)5例、T_(12)1例、L_(1)2例。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术后CT评估置钉的准确性。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术后及随访时计算脊柱侧、后凸矫正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脊柱侧、后凸Cobb角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3例患儿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5枚,置钉准确率为95.3%。手术时间(216.9±28.3)min;出血量(478.5±132.6)mL。术前侧凸Cobb角为(57.1±12.7)°,术后为(12.7±4.7)°,矫正率为(78.4±5.9)%,末次随访时为(14.2±7.0)°;术前后凸Cobb角为(46.2±8.4)°,术后为(13.2±4.4)°,矫正率为(72.6±7.0)%,末次随访为(14.0±3.4)°。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个月(6-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侧、后凸角度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过程中,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可提高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改善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前后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与单纯前后路凸侧骺阻滞术早期治疗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9月~2005年6月收治的5岁以下完全分节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岁2个月,均为T10~L4半椎体畸形,根据术式将17例患儿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B组7例,采用单纯凸侧前后路骺阻滞术。结果A组平均年龄3岁1个月,术前侧弯平均Cobb角为44°,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随访时平均Cobb角为17°,平均矫正率为61.4%;B组平均年龄2岁11个月,术前侧弯平均Cobb角为46°,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5个月,随访时平均Cobb角为21°,平均矫正率为54.4%。两组伴后凸畸形者术后无加重。两组侧弯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5岁以下一定弧度内的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畸形方面,均可达到限制畸形进展或矫形的目的,但凸侧骨骺阻滞术无需切除半椎体和内固定器械矫形,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相对安全、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根据术前是否定制3D打印模型,分为3D打印组和非3D打印组。记录患儿年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脊柱侧凸矫正率、脊髓损伤情况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打印组共19例,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6. 7个月;非3D打印组共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8. 5个月。3D打印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非3D打印组(t=2. 326,P 0. 05),3D打印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非3D打印组(t=6. 663,P 0. 05),两组患儿胸膜损伤、硬膜损伤、神经根、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及脊柱侧凸矫正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优势在于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手术时间缩短;但在矫正效果和并发症控制方面则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院诊治的18例腰骶部半椎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查体及病历资料分析,评估其发病特点、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弯后凸Cobb角变化和躯干偏移改善情况.结果 本研究18例患儿手术时平均年龄5.1岁,8例患儿合并其他部位1~3个半椎体,14例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髓畸形.所有患儿均行一期经后路切除半椎体,4例无内固定,14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术前半椎体节段Cobb角平均25.9°,术后平均11.3°,末次随访时平均10.4°,术后平均即刻矫正率为56.4%,末次随访时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9.8%.手术前近端代偿弯Cobb角平均20.8°,术后平均12.6°,末次随访平均12.0°,术后平均即刻矫正率为40.0%,末次随访时平均为43.3%.矢状面无后凸畸形,躯干偏移较前改善.术后1例因凸侧髂骨钉断钉导致侧弯矫正失败,2例术后出现短暂神经功能障碍,随访时1例较前好转,1例完全恢复,其余无椎弓根钉切割、断钉棒、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腰骶部半椎体容易合并脊髓畸形,早期行脊髓畸形手术同时可以后路切除半椎体不用内固定.早期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使用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脊柱畸形,避免局部严重畸形和防止继发代偿畸形,避免出现长节段的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2.
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半椎体切除和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34例经前后路联合半椎体切除并同时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儿,随访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脊柱侧弯及后凸的Cobb角.结果 除1例因(T11-12)半椎体畸形术后因术后5个月椎弓根钉脱出、假关节形成、侧弯加重外,其余病例冠状面半椎体节段侧弯术前平均45.3°,术后14.9°,矫正67.1%;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3.5°,矫正70.2%;冠状面主侧弯术前平均47.6°,术后18.2°,矫正61.8%;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6.0°,矫正66.4%;矢状面半椎体节段术前有10.1°后凸畸形,术后恢复至正常生理曲度范围.手术后头侧和尾侧代偿弯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前后入路联合切除半椎体后,使用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可满意地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在骨骼成熟之前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脊柱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作者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或椎板钩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因半椎体所致的先大性脊柱侧凸患儿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6岁,术后支具固定4~6个月.术前站立位X线片显示单个半椎体28例,2个以上3例;半椎体位于胸段4例,胸腰段21例,腰段6例;Cobb's角侧凸平均42°(36°~64°),后凸39°(31°~58°).结果 经平均2.8年(6个月至4年)随访,无一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现象,采取更换固定上或下一椎体处理.术后冠状面矫正18°~37°,平均矫正25°,平均矫正率69.4%;矢状面矫正16°~38°,平均矫正24.5°,平均矫正率62.8%.未出现矫正度丢失或"曲轴现象".结论 对小年龄脊柱半椎体畸形患儿进行早期后路切除并短节段内固定,不仅可以矫正和控制脊柱畸形的发展,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和运动节段,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对低龄患儿脊柱畸形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低龄(6岁)半椎体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患儿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全脊柱矢状面改变情况、Cobb角、后凸角、后凸角修正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儿,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 7±1. 8)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2. 41±7. 1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3. 3±1. 3) h,平均出血量(147. 75±168. 55) m L,患儿术后均无神经脊髓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出现2例因隐匿性椎弓根骨折造成的内置物相关并发症,经手术内固定翻修及延长固定节段后得到改善。患儿术后即刻以及末次随访Cobb角、后突角修正值术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 0. 05)。结论采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经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低龄儿童的半椎体畸形安全、有效,但需基于精确的术前评估、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及完整的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时近端不同锚定点数量对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3例采用传统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年,撑开次数≥2次,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完整。按照近端锚定点数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近端远端各4个锚定点,共8个锚定点(15例);B组近端6个锚定点,远端4个锚定点,共10个锚定点(18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主侧弯Cobb角、T1-S1高度、冠状面偏移程度、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胸椎后凸Cobb角、矢状面偏移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拔出、断棒、翻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不同性别例数、随访时间、撑开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主侧弯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末次随访时T1-S1高度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胸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主侧弯Cobb角的变化值及胸椎后凸Cobb角的变化值,B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EOS时,采用近端4个锚定点与6个锚定点均能取得冠状面侧弯的矫正,同时保持脊柱的生长;但采用近端6个锚定点可获得更大的冠状面主侧弯矫形力度和矢状面胸椎后凸的改善,同时锚定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大的冠状面主侧弯(Cobb角>70°),尤其是合并较大胸椎后凸畸形(Cobb角>40°)的EOS,可以考虑增加锚定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三维矫形系统在矫正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方法、意义、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处理。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们应用CD系统矫治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27例,其中单纯性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凸12例,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后凸15例。27例中,合并蝴蝶椎等复杂分节不良畸形6例,合并单侧肾脏缺如1例。术前冠状面侧凸Cobb角24°~45°,平均32°;矢状面脊柱后凸Cobb法0°~21°,平均15.5°,旋转畸形为Ⅰ~Ⅲ度。年龄1岁10个月至5岁8个月。手术均采用后路融合,固定点为需切除的病变椎上下椎体,若遇上下椎体有畸形不宜植钉,则适当上或下移一椎体。先固定凹侧,楔形切除半椎体附件及椎体,凸侧加压,钉棒系统固定。结果所有患儿术后经1~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冠状面畸形为5°~15°,平均11.5°,平均矫正率为64.1%;矢状面胸椎后凸0°~10°,平均6°,旋转畸形矫正。1例出现断钉1枚,但元症状及矫正丢失。无一例术后出现截瘫,无断棒及钉拔出等并发症。1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3~7 d内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15例术后出现10°以上代偿性侧弯,支具矫正后逐渐重新建立躯干平衡。结论后入路切除半椎体,畸形外观改善明显,脊柱侧后凸程度明显减轻,但要彻底切除半椎体上下生长板,减少凸侧生长点,防止复发;同时切除对侧附件,达到楔形截骨的效果,才能使矫形无张力,不易出现"拔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单纯后路和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回顾分析了1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共21个半椎体的治疗。其中T7、T9、T11、L1、L4 各1例 ,T10、L2、L3 各2例 ,T1210例 ,均为完全分节型半椎体 ;单纯后路切除10例 ,前后路切除9例 ;术前Cobb角20°~95°,平均46°。随访10个月~28个月 ,平均19个月。结果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51 % ,平均矫正丢失6°;2例后凸畸形得到矫正 ,无神经并发症及假关节发生。提示单纯后路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效果满意 ,其中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主要用于胸椎、胸腰椎单一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18.
Apofix器械矫正经后路切除的半椎体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经脊柱后路Ⅰ期切除半椎体及椎板夹凸侧加压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方法.方法经C臂机精确定位后,先切除半椎体的棘突、椎板等后半部分,打开肋横关节,从横突外侧剪断肋骨,逐渐挖除椎体松质骨,作椎体间的植骨融合.将具有伸缩性可加长的"["型Apofix 内固定器植入椎板下,逐渐压缩"["型装置,进行清醒试验并沿着器械区域作凸侧椎板植骨融合.结果 7例患儿8个单纯性半椎体,患儿平均年龄7岁,半椎体位置包括下胸椎(T10)到下腰椎(L3),术前Cobb角22°~60°,平均39.3°,术后矫正至3°~30°,平均18.8°,矫正率为52.0%.随访时间7~19个月,平均12个月,最终随访的Cobb角5°~33°,平均17 8°.结论从脊柱后方入路不仅能Ⅰ期完整地切除半椎体,而且免除了前路手术创伤,又避免了因体位变动所造成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脊柱前后入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矫正率,减少术后畸形复发和曲轴现象的发生,采用脊柱前后入路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15例。平均手术年龄9岁,Cobb角平均80°,平均随访4年。与同期25例因先天性脊柱侧凸行单纯脊柱后路矫形术患儿进行术后平均矫正率、矫正丢失度/年、有无曲轴现象等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脊柱前后入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脊柱后路组。对患有严重脊柱侧凸、弧度僵硬或并发后凸的患儿,宜行脊柱前后入路手术,对已行单纯脊柱后路矫形的患儿,应定期随访,如手术失败或畸形复发,有必要再次行脊柱前后入路矫形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脊柱融合术中常见大量失血。作者以往已证明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较特发性脊柱侧凸术中失血更多 ,且输血亦较多。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儿童和青少年脊柱侧凸患儿行脊柱融合术时的病因、失血与凝血改变的关系。对象和方法 对大学教学医院的 2 5例接受脊柱融合术的患儿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 ,11例为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 ,14例系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别于术前、术中 2h和 4h、术后2h和 2 4h取血查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VII因子及VIII因子活性、血栓与血栓素III复合物和维生素K缺失诱发蛋白(PIVKA)。采用重复变量分析测量法对不同时间的凝血变化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结果 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患儿较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出血明显增多 ,血液丢失的中位数分别为全血容量的 78% (2 5 %~ 12 7% )和 2 0 %(2 %~ 82 % ) ,P <0 0 0 1。两组PT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且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组手术前、后均明显高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组 (P <0 0 5 )。两组VII因子活性则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P <0 0 0 1) ,且术中神经肌肉组较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更低 (P <0 0 5 )。PTT ,TT或VIII因子活性未见改变。术中 4h时两组均出现D 二聚体。所有患儿均未检测到PIVKA。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