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感染的影响因素,评价不同敷料的预防效果,为糖尿病足合并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患者,分别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及凡士林敷料,对其相关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感染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148例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溃疡面感染38例,感染率25.68%;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合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合并视网膜病变、溃疡数目≥3个、合并骨髓炎、合并糖尿病肾病及吸烟史的患者更易发生溃疡面感染(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血管并发症、合并视网膜病变、溃疡数目≥3个、合并骨髓炎、合并糖尿病肾病是患者发生溃疡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敷料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溃疡面感染率为20.27%,低于对照组31.08%(P<0.05)。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率,纳米银抗菌敷料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好转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张爱军  吕凌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F0003-F0003
糖尿病足部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最令糖尿病患者痛苦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随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特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糖尿病足科感染监控体系,严格落实。结果认真执行有效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使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才能减少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医院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感染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负压引流(VSD)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统计所有患者足部溃疡面发生感染的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采用VSD治疗12周后感染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共118例患者发生足部溃疡面感染,感染率为39.33%(118/300);既往有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合并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是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12周的治疗,118例创面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5.42%(30/118),总截肢率为22.88%(27/118),病死率为8.47%(10/118)。结论既往有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合并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是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VSD对感染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金彦斌 《智慧健康》2022,(7):168-170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由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合并扩建而成。本文结合医院合并过程中医院文化冲突的发生,介绍了医院合并中文化整合的方法,了解医院合并过程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合并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今后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俊 《健康博览》2022,(1):40-41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足与心脏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处于下半身,一个处于上半身,两者独立存在。而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足患者会伴有心脏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浙江医院就发现了一例“特殊”的心梗患者。来医院治“脚”却查出了心梗,今年71岁的王大伯(化名),患2型糖尿病已有20多年,同时伴有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一直以来,王大伯都在偏远的浙南老家依靠打胰岛素和服用□服药治疗,偶尔才去医院复查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对 38例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相应改进。结果  32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截肢、4例植皮。结论 通过认真做好下肢开放性骨折伤口的处理 ,及时治疗控制血糖 ,加强病人全身护理 ,可以大大地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感染深度、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介素-6(IL-6)及免疫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PAD)程度的关系,以期寻找二者间关系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435例,根据是否合并PAD分为合并组213例,未合并组222例,两组患者于入院后进行PAD程度及感染深度划分,于次日抽取肘静脉血标本进行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测定,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感染深度、不同PAD程度间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结果合并组感染越深发生PAD程度越高(P<0.05),明显高于未合并组PAD同级别(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越高发生PAD程度越高(P<0.05),且合并组高于未合并组同炎性因子指标PAD同级别(P<0.05),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水平越低发生PAD程度越高(P<0.05),且合并组高于未合并组同免疫因子指标PAD同级别(P<0.05)。结论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感染深度,CRP、TNF-ɑ、IL-6及免疫蛋白水平均与PAD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如何预防感染,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足部受伤及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宣教,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而有些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及护理缺乏认识,故开展护理、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就医行为、服务利用和经济负担情况,为改善老年糖尿病足的防治效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获得知情同意后对南京军区联勤部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1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具有较高的卫生服务需求,重"治"轻"防";服务利用和效果受经济水平、医疗保障制度、社区服务提供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结论:为提高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础建立一体化的疾病管理与服务体系,制定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平均定额付费"方式对医生在为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时诊疗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广州市医疗机构按医保定额水平分为A、B两类,问卷调查A、B两类医疗机构共104名参与糖尿病足诊治的执业医师,研究不同医保定额水平下医疗机构医生行为的差异。结果A、B两类医院医生在为糖尿病足医保患者诊疗时不容易发生诱导需求行为;A类医院仅有14.6%的医生愿意收治医保糖尿病足患者;"按平均定额付费"对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效果限制程度A类医院较强。结论"按平均定额付费"能够有效地约束医生诱导需求行为,降低医疗费用,但对糖尿病足疾病的治疗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顾巧云,左静南糖尿病足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好转率及治愈率。现就我们医院对糖尿病足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足部疼痛、溃疡及肢端缺血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可导致足趾坏疽脱落,创面合并感染甚至筋肉腐烂,久不收口或合并败血症而死亡。在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外科清创,自拟祛腐生肌液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综合外科收治的118例糖尿病足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57)和未感染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术后1 d血清D-D、FIB、hs-CRP水平。结果术后1 d,感染组血清D-D、FIB、hs-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数≥3个、术后血管并发症、术后骨髓炎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数≥3个、术后血管并发症、术后骨髓炎、D-D、FIB、hs-CRP水平偏高是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D-D、FIB、hs-CRP水平在糖尿病足术后感染患者中高表达,同时溃疡数≥3个、合并血管并发症、合并骨髓炎及D-D、FIB、hs-CRP水平偏高是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周佩如 《现代医院》2002,2(2):27-28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合并感染而引起的足部疾患,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护理及教育是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长期合并神经病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和溃疡、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首先是做好血糖干预,推荐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在7.5%以下。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有扩张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由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所致。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分级及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有效防治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发生医院感染的状况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共335例,记录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研究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为9.85%;检出革兰阳性菌14株占33.33%,革兰阴性菌21株占50.00%,真菌7株占16.6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为10.00%;真菌对氟胞嘧啶和灰黄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且多为耐药菌感染;临床应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一旦感染发生分离培养病原菌采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脚部变化,及时发现早期糖尿病足的信号。糖尿病足的具体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足出汗异常、足形状变化、皮肤改变和静息痛、足部感觉异常等。一旦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足的危险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内分泌及相关科室查治。如果拖延不治,会使糖尿病足的症状加重,最终可能会导致截肢。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应每天用低于4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