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7例,并与传统手术方法作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一次治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纵切剥离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愈合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蒋广波 《吉林医学》2010,(34):6279-6279
环形混合痔是由多发性混合痔逐渐发展到绕肛门一周呈环形而形成,中医称为脱肛痔、花圈痔。用分段结扎法治疗环形混合痔,具有切除病变组织彻底,避免黏膜外翻或残留肛门皮赘的特点。分段结扎法的适应症为环形内痔、环形外痔、环形混合痔。我院自1995年~2010年对1548例环形混合痔采用了分段结扎术,治愈率达99.63%。笔者认为,该术式可完全切除痔静脉丛,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且有无水肿,无残留皮赘,无严重后遗症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相似文献   

5.
改良外剥内扎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47-148
目的探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提高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水平。方法将我院2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2例(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括约肌部分切断)和对照组138例(传统外痔剥离、内痔结扎),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2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142例环状混合痔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或好转,其治愈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肛门功能评定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7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结果 全部病例经3~10年随访,4例内痔复发,7例中轻度肛门狭窄,42例再次行"修剪术",治愈率为99.4%,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解决了直肠粘膜外翻、肛门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等问题,且手术一次性完成,避免采用2~3次分期手术结扎或PPH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和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关于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交错内痔套扎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手术预后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90例进行环状混合痔诊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制定手术方案,分别采用交错内痔套扎和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术式、常规外剥内扎术式治疗,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期间的数据。结果:经过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手术干预疾病的观察组患者预后疗效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期间,要求医生选用应用价值高的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除外痔保留齿线术式预后,增强患者疾病干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科治疗混合痔患者204例,全部采取外痔切除、内痔结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中药内服外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结果:204例患者中,治愈191例,好转13例,完全治愈率为93.6%。结论:采取外痔切除、内痔结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中药内服外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经1-10年随访,7例内痔复发,4例中轻度肛门狭窄,15例再次行“修剪术”,治愈率为97.7%,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解决了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及感染性失禁,且手术一次性完成,避免采用2~3次分期手术结扎或肛门镜下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和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环状混合痔患者26例,其中有13例患者接受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对照组),有13例患者接受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采取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一次性治愈率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对环状混合痔628例采用内痔分段结扎,外痔剥离摘除皮下痔组织。将松弛冗长的赘皮或明显隆起皮肤进行横行部分切除,断端缝合,内括约肌切断。术后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近年来对此病的治疗方法基本采用内扎注射外环切缝合术的术式。因此对此病的手术护理方法,除一般的IV级护理外,针对手术的方法,护理也有一些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手术12例患者,男5例,女7例;其中有6例混合痔,有6例内痔嵌顿。1.2手术方法:内痔采用硬化剂(消痔灵)注射到内痔粘膜下层及粘膜固有层。在痔体基底部结扎,结扎线以上剪除。外痔分段环切缝合,外痔中心部反射形切口间断缝合。2术后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敷料压迫有无松动或脱落,做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外痔切除、内痔结扎、扩肛侧切内括约肌的手术方法,术后生肤汤、太宁栓等综合治疗混合痔患者56例,全部治愈。术后未发生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肛门失禁及内痔脱落期继发性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资料与方法收治混合痔患者56例,其中环形混合痔11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1~65岁,平均35.5岁;病程1.5~34年,平均11年。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大部分采用2~3次分期手术结扎或切除,以防止肛门狭窄。1990年以来,笔者依据广东省中医院痔科郑关炳教授等^〔1〕提出的环状混合痔分段结扎的基本手术方法,目测在环状混合痔相对独立痔体两侧的自然凹陷处分段,注意保留皮桥、黏膜桥,采取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6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与外痔开窗结合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外剥内扎术组、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组和外痔开窗结合PPH组,各组150例。通过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的比较研究。结果外痔开窗结合PPH术与PPH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痔开窗结合PPH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痔开窗结合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明显优势,是治疗环状混合痔改进后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大多存在局部损伤大,手术后并发症多等缺陷.观察采用不同剥扎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并探讨肛门括约肌功能与环状混合痔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环状混合痔用分段外痔剥离,内痔结扎,与消痔灵液注射非结扎区内痔的方法.对于静脉曲张环状混合痔不松解肛门括约肌,而对于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给予肛门括约肌松解.结果 164例治愈158例,占96%,显效6例,占4% 全部有效,疗程12-21天,平均16天,手术后一年随访,有随访结果的156例,其中2例偶有肛门潮湿,瘙痒,无1例复发和继发肛裂,肛门狭窄.结论 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患者,其肛门括约肌紧张,弹性差,手术中给予肛门括约肌松解,既可减轻手术后疼痛,防止局部水肿,又能防止手术后肛门狭窄.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患者,其肛门括约肌大多松驰,手术中不松解肛门括约肌,也不会引起肛门狭窄.故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与环状混合痔的发病关系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痔剥除缝合内痔结扎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Ⅲ~Ⅳ期需要手术治疗的非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外痔剥除缝合内痔结扎联合高频电刀术;对照组40例,采用在常规手术器械下传统Milligan-Morgan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疼痛、水肿、切口愈合时间,患者的治愈率以及远期并发肛门狭窄等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治愈率、术后肛门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术中出血量、水肿、疼痛及切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Milligan-Morgan术相比,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联合高频电刀术疗效肯定,出血少、水肿、疼痛轻、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50例混合痔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混合痔内痔结扎外痔剥离术和混合痔内痔注射外痔剥离术优缺点.方法 对照组25例采用混合痔经典术式内扎外剥术,治疗组25例采用混合痔内痔注射外痔剥离术.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同明显高于时照组.结论 内痔注射外痔剥离术式治疗混合痔创面愈合快,住院时时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环状混合痔是沿肛管一圈分布,外观首尾自然分段相连,以炎性、静脉曲张性及缔组织性外痔为主,肛门镜检查见每一个痔核与对应齿状线上下区相连。一次性采用经典外痔切剥内痔结扎术治疗,可能因过度损伤肛管皮肤及黏膜,容易产生术后肛门疼痛、水肿、狭窄、复发率高、创面恢复困难等并发症及后遗症,针对上述情况,我科在2008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主要根据内外痔大小、性质及分布情况,采用分段外痔切剥内痔结扎加外括约肌皮下环侧切术治疗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