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成人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部种植支抗进行上颌扩大的可行性及其与牙支抗的对比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基础。方法 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成年人颅面复合体,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转录技术,自编程序和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良好几何相似性和生物力学相似性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模型精确地重建了骨密质和骨松质成分,适合用于上颌快速扩大术(RME)的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含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选出最佳的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CAD技术、UG和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腭部。结果:建立了符合生物力学研究需要的含腭部种植支抗的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索出一条数字化程度高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结论: 应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以及UG、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含支抗种植体的部分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模型与生物实体真实结构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为有限元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快速扩弓时腭部种植体加强牙齿支抗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 2007年3月至12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Ansys软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带有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建立了含有腭部种植体、腭中缝、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可作为上颌快速扩弓时腭部种植体加强牙齿支抗的生物力学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比较 2种支抗形式在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的区别 ,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加强支抗方法。方法 :应用螺旋CT扫描、计算机图象处理和CAD技术 ,建立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腭部种植体加强磨牙支抗、横腭杆加强磨牙支抗的加载模型。对 2种不同的支抗形式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结果 :腭部种植体支抗模型中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移均明显小于横腭杆加强支抗模型 (P <0 .0 1) ,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腭部种植支抗能明显加强磨牙的支抗 ,这种作用优于横腭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含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腭部种植体在加强后牙支抗时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螺旋CT扫描、计算机图像处理及CAD术,建立含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在受力状态下,支抗种植体总体上是一种近中移动和垂直压低的复合运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腭向位移最大,远中舌尖的颊向位移最大,整体上表现为腭向倾斜及近中舌向扭转的运动趋势。结论 种植体骨界面应力最大处在种植体颈部;上颌第一恒磨牙出现复杂的三维空间内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成人腭中部种植体支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23岁后成人腭部矢状正中正交各向异性种植体支抗三维有限元模型 ,为精确分析该区支抗种植体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腭部为标本 ,通过CT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 ,结合人工分析及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后建模。结果 :建立起有效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模型 ,由1707×2个单元和2251×2个节点组成。结论 :模型的几何相似性、生物力学相似性及临床适应性均佳 ,可用于腭中部种植体支抗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颌牙列及MBT直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晓峰  王林  浦广益 《口腔医学》2006,26(5):354-355
目的建立上颌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数学模型。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上颌牙列及上颌牙槽骨的原始数据,采用Matlab、CoreldrawI、mageware、UG、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实体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上颌牙列及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实体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结合多种软件建立了上颌牙列及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实体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便捷有效,模型仿真性好,为进一步分析MBT直丝弓矫治器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螺旋CT技术与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统一坐标系下上颌埋伏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正畸牵引治疗埋伏尖牙的研究提供数字模型.方法:从正畸患者中选取一埋伏牙病例为实验样本,利用螺旋CT设备,Mimics、Unigraphic(UG)等软件.建立埋伏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实体(CAD)模型,并将建立的3种CAD模型导入MSC.Mentat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可用于力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利用螺旋CT设备,Mimics、Unigraphic(UG)等软件,建立了上颌埋伏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牙周膜和上颌骨整体)的三维实体(CAD)模型,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Mimics、UG、MSC等工程软件建立的上颌埋伏尖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精确度高,结构完整,网格质量好,可以满足对埋伏牙进行各种模拟牵引加载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腭裂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建立符合不同分析要求的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图像,应用ANSYS软件逐层建立了反映腭裂上颌骨解剖结构特点、可供实验分析的腭裂上颌骨局部及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符合不同分析目的要求的腭裂上颌骨局部、腭裂上颌骨复合体及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应用螺旋CT断层扫描和ANSYS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范围的腭裂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构细致,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各种载荷下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精确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55副上颌第一磨牙的断层图像,在计算机中读取CT图像,提取轮廓,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所建的上颌第一磨牙由175447个单元,34257个节点组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对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生物力分析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力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准确建立个性化右侧上颌舌侧正畸矫治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而为生物力学分析打下基础并提供可靠的研究途径。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头颅DICOM数据,在Mimics中进行牙列的三维重建,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牙列模型进行曲面修补及拟合,在UG NX软件中构建矫治系统数值模型,最后将其导入ANSYS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结果:建立了含矫治系统的个性化右侧上颌牙齿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结论:基于逆向工程的个性化舌侧矫治数字化设计方法,将Mimics、Geomagic及UG NX综合运用进行数值建模,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精度,是一种快捷高效的舌侧矫治系统的建模途径。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测量快速扩弓后上颌骨位置三维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RME)治疗前后上颌骨位置三维方向的变化。方法使用螺旋CT,测量10例恒牙患者RME治疗前后上颌骨各测量点的位置和角度改变。使用配对符号秩检验对比分析各项数据结果。结果RME治疗后上颌骨各测量点均向前、向下移位。代表硬腭的PNS′-ANS连线在正中矢状平面上的投影顺时针旋转0·9°,而代表上颌骨腭突的PNS′-ANS在正中矢状平面上投影的角度变化不明显。冠状平面观,两侧上颌骨下部扩开量较上部大,二者相互向外侧呈楔形倾斜。腭中缝呈前后较小中间稍大的纺锤形扩大。结论RME治疗前后上颌骨位置在矢状向、垂直向和水平向上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应用螺旋CT可以对这种三维位置变化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种植体和附着体联合修复上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上颌无牙颌种植体义齿与附着体联合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分析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选取成人离体无牙颌上颌骨1个,前牙区植入4个种植体作固定桥,后牙区用冠外弹性附着体活动义齿修复,经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几何相似性良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由 46154 个单元和71401个结点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和修改.结论:应用螺旋 CT 断层扫描及一系列计算机软件,能建立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种植体义齿和附着体联合修复上颌无牙颌的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磁性附着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磁性附着体对种植覆盖义齿的应力分布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DICOM 建模法建模,基于CT 医学图像,利用Mimics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Geomagic studio 逆行工程软件和SolidWorks 三维设计仿真软件来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结果 建立了下颌双种植体支持的种植磁性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分析磁性附着体对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牙列-牙周膜-上颌骨-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舌侧矫治过程中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分别应用Mimics10.01软件、Geomagic Studio 9软件、ANSYS10.0软件,建立牙列-牙周膜-上颌骨-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成的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三维模型包含38个实体模型与个体化舌侧矫治器实际情况相近,网格划分后.共包含节点471208个,单元279744个。结论利用CT扫描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三维有限元方法的结合,建立关闭拔牙间隙阶段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真实的模拟了临床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个体化舌侧矫治技术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的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提供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方法:选取1名个别正常合志愿者,将CT扫描数据输入Mimicsl7.0软件,通过三维重建的方法获得牙齿及颌骨(含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三维模型。以stl格式转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模型进行精修和细化。矫治器三维模型是在NX软件中设计得到。弓丝定义为几何非线性,将得到的牙齿、颌骨、矫治器及弓丝模型以stp格式输入 NX软件进行装配,以ANSYSl5.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最终建立牙齿、皮质骨、松质骨、弓丝、托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牙齿、颌骨、生理性支抗矫治器、弓丝、的三维有限元的整体模型。模拟正畸临床中牙齿的受力情况及位移情况。结论:建立的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有限元模型,真实、精确、几何相似性强。可以模拟临床牙齿受力情况和位移趋势,有利于临床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