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每天下班坐公交车回家,路过广场,总能看到许多老人在放风筝。那些形态各异、色彩艳丽的风筝,在天空上,悠然地飞,牵动了我的思绪,把我带到儿时的记忆里。
  儿时,年年春天,父亲都要和我一起放风筝。那时候没有风筝可买,父亲就学着自己做。父亲做的风筝总与别人的不同。一只鹰,涂着黑墨汁的尖嘴,威风凛凛;或是一条鱼,弯弯的尾巴,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2.
健之  齐峰 《健康文摘》2006,(6):23-23
潍坊是有名的风筝故乡,阳春三月,广场上到处奔跑着放风筝的人们。经常会看见一对老夫妻,两个人虽已年过古稀,但气色红润,神采奕奕。有的时候老婆婆举着风筝,老先生牵着线;有的时候老先生拖着风筝,老婆婆小跑着,默契的配合下,风筝忽忽悠悠就上了天。  相似文献   

3.
风筝     
Joer 《时尚育儿》2011,(4):134
用废旧的塑料袋和细毛线针,就可以做出一只简易的风筝。有风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  相似文献   

4.
断线的风筝     
几年前,在我家乡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初春里的一天,风和日丽,天空碧蓝如洗,几只扶摇直上的风筝在空中迎风摇曳,金灿灿的油菜花地间,放风筝的孩子们正在欢快地奔跑着。 5岁的欣欣站在阳台上,羡慕地眺望着这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景象,心里痒痒的。突然,他扭身冲进里屋,大声嚷道:“妈妈,我要放风筝。” 正在室内收拾行李准备外出打工的玉兰抬起头朝窗外瞥了一眼,  相似文献   

5.
放风筝的时候,如果线团不松开,风筝是无法翱翔于蓝天的, 只有放长了线,保持一定距离时,它才能飞翔。爱情也似放 风筝,有距离才更美丽。  相似文献   

6.
冬去春来,雪溶花开,一款款风筝竞相放飞。 放风筝的人们放线收线,前顾后仰,时跑时行,时缓时急,张弛相间,有动有静,手、脑、眼三者协调并用,让人好不羡慕。一位放风筝的老者告诉笔者:“放风筝是一项健身娱乐相结合的运动。放风筝时需要动用手、腕、肘、臀、腿等各个部位,使全身得到锻炼。当风筝上升或倾斜时,你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这些运动都能使身体的相关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  相似文献   

7.
周末的广场上人头攒动,这里早已聚集了不少放风筝的人,半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迎风飘舞:有轻盈的燕子、细腰的蜜蜂、色彩斑斓的蝴蝶等。看着他们手里的风筝一松一紧,一退一进的样子,我的心跟着紧张,生怕风筝一个倒栽葱扎入树丛。可风筝就像听得懂主人的话似的,稳稳当当游弋在半空中。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春天,英国一名17岁的男孩在野外放风筝时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风,一下子把他卷上了7.5米高的天空,飘过了一条大河,然后降落在河对岸的平地上。这一突如其来的事变,使他受惊不小,但所幸安全无事。风筝专家说,这样的事故完伞是可以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放弃风筝保全性命,因为再珍贵的风筝都是可以重  相似文献   

9.
贾楠 《健康世界》2010,(10):102-105
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游戏项目,在北方尤为盛行。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区,放风筝被作为“迎春”风俗,每到春风吹来,就能看到漫天飘着风筝。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放风筝,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健身方式,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孩子,尤其是平时不喜欢运动,而喜欢读书写字的“老先生”和“小书虫”。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开,微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人们通常以为放风筝只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但在古人眼里,放风筝是为了放走晦气,祈求幸福.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据说风筝放上天空后,将线剪断,任其飘逝,这样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一年平安吉祥.  相似文献   

11.
以前住的房子,不隔音。每到夜晚,间或一些白昼,我呆在屋子里总有些提心吊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隔壁的“啊!啊!啊!”会尖锐地直穿过来,那是隔壁女人床上的喊叫,他们在做爱。性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如何能菲薄这样的美好。只是,如果在宁静的天空突然飞来一只乌鸦,然后这乌鸦不住嘴地盘旋在你的头项,啊!啊!啊!突兀、干燥、没有一丝前奏,也没有一丝余韵,你会不会燥狂到想杀了这只作势的鸟?这就是我的苦恼,隔壁的女人就是一只爱叫的乌鸦。  相似文献   

12.
杨彤 《家庭健康》2020,(3):23-23
老人们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喜欢太极拳,有的喜欢慢跑,而我老爸却有着自己的爱好—放风筝。初春时节,风速缓慢均匀,风力柔和,这是放风筝的绝好季节。每天早上只要天气晴朗,老爸矫健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老爸每次出门放风筝至少要带上3~5个不同类别的风筝,根据风力情况挑选最适合放飞的。  相似文献   

13.
<正>阳春天气,春和景明,风力匀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郊外高天寥廓,野地里撒满了放风筝的人。放风筝不拘长幼,孩子喜欢,老叟也兴致极高。风筝这一人类最早达于天穹的飞行器,两千余年来凭着绵绵一线,"牵"住了多少人的情怀!空中一只"隼"吸引了我,它通体黑色,两翼舒展,神形飞动,酷似一只雄鹰。主人是一位老者,他说他的"鹰"足以乱真,有次一群鸽子飞来,见了它吓得立刻惊飞远遁。我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4.
章睿齐 《健康》2010,(4):38-39
许多中学生在心理咨询时诉说自己喜欢上了异性同学,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说"她已经占领了我的心,白天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地看她几眼,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舒服";有的说"我没有精力去学习,失去了她就像失去了未来一样,我像一只没有目的的蚊子,到处乱飞";有的说"因为我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所以我不敢对他表白我的爱,怕对他的学习不利,但我每天都想见他"……  相似文献   

15.
风筝的起源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从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直至隋唐造纸业的兴盛,民间才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相似文献   

16.
风筝依然飞得孤独而自由,在初冬的天空下。小哲说,它离我们越远,离爷爷就越近。所以,总有什么,会让我们和他之间,还能彼此凝视、相互陪伴。【姑姑,你弄疼我了】这不是放风筝的季节,初冬,阳光稀薄,无风,广场中,寒冷和空气都显得静默。唯一的好,是比往日空旷。但我还是纵容了侄子小哲心血来潮的固执。他不过5岁,那么小的小孩子,还不懂时令,不在意大人在意的很多事,只随心所欲地任性着。  相似文献   

17.
刘江妹 《长寿》2007,(4):41-41
仲春时节,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此时去放风筝.不仅能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而且还使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乐趣。 1.祛病健身。增强抵抗力放风筝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在明媚的春光里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使脚步轻快;因为不断地低头、扬头,活动了颈椎部位。从而有预防颈椎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清明前后,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就全国多数地区而言,清明前后多偏东风和偏南风,风速不大不小,天气不冷不热,既利于风筝升空,也使放风筝者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放飞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时风筝,北方叫“鸢”,南方则称“鹞”。《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木鸢大  相似文献   

19.
Q每次只要有新彩妆产品上市,我都觉得色彩不错,会买回一堆,抽屉里越来越多,但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怎么好象又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颜色? A:一般来讲,买衣服的时候,我们都会考虑和旧有的衣服做搭配,彩妆品也是一样,但很多人常常在买彩妆品时,却只看单色就做决定,  相似文献   

20.
站在山顶向下看 @《健康人生》微调查 倦鸟这个词说得我心里酸.我出来工作10年多了,在某家报纸做社会新闻版记者,每天东奔西跑,半夜接到新闻从床上跳起来是经常的事,但往往又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候真心觉得累,有种生如浮萍的凄凉,浑浑噩噩,无依无靠.但我又不想回老家.我跟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可能因为他们从小在外打工,没有亲自带我的关系,也因为价值观分歧的原因.逢年过节回家,他们只会问我买房、工资、结婚的事.一到这种时候我就很烦,回家也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回家对我来说,真是“爱恨交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