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1~2级剖宫产妇90例,年龄23—36岁,体重55~90kg,身高150—175cm,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75%左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mL),A组(7.5mg)、B组(10mg)、C组(12.5mg),3组注药时间均为1mE/5s。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15min后阻滞平面未达L水平者经硬膜外分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杲:在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方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平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B组(10mg)和C组(12.5mg)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 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 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5%布比卡因腰硬膜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不同剂量的效果,以寻求最佳的脊麻药物剂量。方法:选择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7.5 mg(A组)、9.0 mg(B组)、10.5 mg(C组)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胎儿娩出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各个时间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测量麻醉阻滞平面和麻醉起效时间,硬膜外追加左旋布比卡因剂量、麻黄碱用量;记录产妇麻醉效果、麻醉后并发症的变化;记录新生儿娩出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A、B组麻醉阻滞平面明显低于C组,A组硬膜外追加量多于B、C组(P<0.01),B、C组硬膜外追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麻醉效果最佳,但血压、心率变化波动较大,低血压发生率高,麻黄碱用量大于A、B组(P<0.05)。 C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B组,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应用0.5%布比卡因9.0 mg腰硬膜联合麻醉效果好,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相同剂量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适合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0.5%布比卡因1.4ml(7mg),A组注药速度10s;B组注药速度20s;C组注药速度30s.于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3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需硬膜外追加用药例数.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均无显著性,穿刺部位、体位相同.B组麻醉效果最佳,血压和心率平稳;A组麻醉效果佳,但血压和心率下降明显;C组血压稳定,但麻醉阻滞平面欠满意,需硬膜外追加用药.结论 0.5%布比卡因1.4ml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注药速度以20s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脊椎麻醉(简称腰麻)时采用小剂量、分次及控速推注布比卡因联动快速补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80~101岁,ASA分级在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推药布比卡因6~8 mg(A组);观察组:分次小剂量组4~6 mg,首次推药布比卡因4mg(B组);首次推药布比卡因2 mg(C组)。3组腰麻用药后即刻启动快速补液(15 ml/kg,20 min内输完)。观察腰麻用药前和用药后20 min内不同时点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布比卡因的用量及麻黄碱例数等相关数据。结果  用药后T1~T5时3组SBP和DBP明显低于T0时(P <0.05),其中,T3时A组SBP和DBP明显低于B和C组(P <0.05);3组间HR在T3时点A组明显高于B和C组(P <0.05);A组有6例需用麻黄碱干扰,而B和C组无麻黄碱干扰(P <0.05)。结论  小剂量、分次及慢速推注布比卡因调控单侧腰麻的同时联动快速补液对高龄患者手术腰麻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好,能优化高龄患者手术腰麻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肥胖产妇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体重指数(BMI)30 kg/m2BMI40 kg/m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布比卡因5 mg复合芬太尼20μg,B组布比卡因6 mg复合芬太尼20μg,C组布比卡因7 mg复合芬太尼20μg。分别记录记录腰麻后感觉消失平面达T6和T2的时间和例数,腹肌松弛程度,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麻黄碱用量,产妇术中心律失常、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硬膜外用药量。结果:C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同时麻黄碱的用量多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到T6平面百分率却明显低于B、C两组,术中有腹膜牵拉感及腹肌紧张的例数A组也明显高于B、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麻醉时使用布比卡因6 mg复合芬太尼20μg混合液麻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效果确实、对胎儿影响小,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有效避免了麻醉后血压过度波动对机体的刺激,尤其是低血压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月玲 《河北医学》2009,15(1):42-44
目的:观察于剖宫产术不同产程时的子宫收缩对腰麻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剖宫产的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产程分为两组:A组为择期手术,未进入第一产程,无子宫收缩;B组处于第一产程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较强及规则。每组各60例,均选择L3/4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每一组分别用0.5%布比卡因7.5mg(A1和B1)和6rag(A2和B2),注药速度1ml/10秒进行腰麻,观察麻醉平面的出现时间和最高的麻醉平面,若麻醉平面不到T^就追加2%利多卡因5ml进行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心率,血压,SpO2,心电图。结果:A1组的腰麻麻醉平面不到T6追加2%利多卡因5ml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有5例,A2组有6例;BI组没有发生,B2组则有1例。监测各组的心率、血压、SpO2心电图变化没有差异。A组和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内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不同产程时的不同程度的宫缩对腰麻麻醉平面可以产生影响,进入产程后应用小剂量药物能达到较理想的腰麻平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以寻求最佳的腰麻药物剂量。方法:选择90例ASAⅠ或Ⅱ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A组1.5 ml(7.5 mg),B组1.8 ml(9 mg),C组2.1 ml(10.5 mg)进行腰麻。记录各组腰麻阻滞平面,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以及最高平面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产妇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硬膜外用药等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1 min及5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3组产妇麻醉达到阻滞平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腰麻阻滞平面均低于C组(P0.01),而A组硬膜外用药使用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效果最佳,但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C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较大,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较高(P0.05)。B组麻醉效果好,循环相对稳定,药物使用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应用0.5%布比卡因9 mg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100例ASA 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给予7~10mg,罗哌卡因组给予11~ 15mg.腰麻平面不足T6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 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分钟达到最高平面,均为T4(T6 ~T2).运动阻滞分级在注药60分钟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均可在150分钟内恢复.结论 0.5%罗哌卡因可以达到与0.5%布比卡因同样的阻滞麻醉效果,产生相对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及更轻程度的运动阻滞.0.5%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布比卡因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CSEA)下行剖宫产术时布比卡因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布比卡因腰麻剂量:Ⅰ组10mg,Ⅱ组7.5mg,Ⅲ组5mg。腰麻10m in后如麻醉平面低于T6,则硬膜外追加0.3%布比卡因针5m l。间隔5m in后,视麻醉平面追加硬膜外用药。观察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麻醉平面上升快,低血压、恶心呕吐较常见,并有2例呼吸抑制,麻醉风险较大,与Ⅱ、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麻醉效果理想,循环呼吸平稳;Ⅲ组的肌松作用较差,麻醉效果不甚理想,与Ⅰ、Ⅱ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时,布比卡因腰麻剂量采用7.5mg,10m in后硬膜外按需追加0.3%布比卡因针5m l,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等比重的0.5%布比卡因7.5、10、12.5 mg腰麻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ASAI~II级。于L3-4间隙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A组7.5 mg、B组10 mg、C组12.5 mg,硬膜外腔置管备用。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寒战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3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A组达到98%、B、C两组都达到99%,硬膜外补充用药后麻醉效果都达到手术要求,新生儿Apgar评分均满意,麻醉起效时间相当A组(5.6±1.6)min、B组(5.4±1.3)min、C组(5.2±1.0)min,但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低血压发生率A组10%、B组32%、C组47%)、寒战(A组8%、B组16%、C组18%)及恶心(A组8%、B组19%、C组28%)、呕吐(A组4%、B组16%、C组25%)的发生率也低于B组和C组。结论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7.5 mg腰麻行剖宫产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方法单胎剖宫产手术80例,ASAⅠ-Ⅱ级,年龄19~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实验组)采用4.5mg布比卡因复合20斗g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B组(常规剂量组)采用9nag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最高阻滞平面,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肌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中A组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率、寒战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较B组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长(P〈0.01);2组最高阻滞平面及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一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叶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5-116
目的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4例产妇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比重情况随机分为I组(等比重罗哌卡因)、Ⅱ组(重比重罗哌卡因),各32例;比较两组MAP、HR、SPO2麻醉前后的变化;下肢运动阻滞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评定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两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发生率。结果Ⅱ组心率(HR)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P〉0.05)。应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观察,l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例数为0,明显低于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发生率(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对血压、心率影响小,麻醉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起效迅速、阻滞效果显著、阻滞后消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盐酸戊乙奎醚组;B组为东莨菪碱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A组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mg,B纽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5mg,记录用药前,麻醉前,麻醉后3、5、10min及术毕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同时观察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并记录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与用药前相比,A组心率麻醉前有所减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点无明显变化;B组心率在麻醉后3、5、10min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间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用药前相比,两组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在麻醉后3~10min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寒战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安全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前用药,并显著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邓雪峰  何川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17-15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A组予舒芬太尼10μg(1 ml)+0.5%罗哌卡因15 ml,B组予舒芬太尼15μg 1 ml+0.5%罗哌卡因15 ml,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0.5%罗哌卡因15 ml。观察术中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起效、无痛平面、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均缩短(P<0.01),镇痛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3组在切皮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探查、取胎时的VAS和寒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时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增强麻醉效果,1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探查取胎时内脏牵拉不适症状,减少术中寒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且足月的初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3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剂量为2μg(A组)、4μg(B组)和6μg(C组)。于L2~3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鞘内注射各组拟定剂量的舒芬太尼和2.5mg的罗哌卡因。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记录各组首次用药持续时间、药物起效时间、鞘内注射给药后VAS疼痛评分、罗哌卡因总用量、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芬太尼B组和C组较A组首剂给药后作用持续时间长、药物起效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舒芬太尼A组罗哌卡因总用量为(22.37±6.33)mg明显高于B组的(15.79±5.64)mg和C组的(14.76±5.17)mg(P<0.05);在运动阻滞发生情况方面,A组发生轻度运动神经阻滞明显多于B组和C组(P<0.05);3组在产程时间、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在镇痛分娩术中均安全有效,且4μg舒芬太尼联合2.5 mg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剂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王利红  成庆昱  段冶 《当代医学》2021,27(11):10-13
目的比较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纳布啡组(A组)、地佐辛组(B组)与丙泊酚组(C组),每组80例。A组麻醉方案为0.15 mg/kg纳布啡+2 mg/kg丙泊酚;B组麻醉方案为0.1 mg/kg地佐辛+2 mg/kg丙泊酚;C组麻醉方案为2 mg/kg丙泊酚。比较3组患者入室时(T0)、丙泊酚推注完毕即刻(T1)、扩张宫口时(T2)、手术结束时(T3)、麻醉苏醒时(T4)的SBP、DBP、HR、SpO2等指标,并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自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并能正确应答)、苏醒后5 min 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相比,3组患者在T1、T2、T3、T4时SBP、DBP、HR、SpO2值均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体动反应较少、丙泊酚总用量较少、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后5 min的VAS评分较低(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 mg/kg纳布啡+2 mg/kg丙泊酚的药物配比用于宫腔镜手术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ASA I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胎儿取出后,A组产妇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B组产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观察2组产妇入手术室后(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胎儿取出后5 min(T2)、胎儿取出后10 min(T3)、胎儿取出15 min(T4)胎儿取出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共8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宫缩痛、寒战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妇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2、T3、T4 SBP均明显升高(P<0.05),B组T2~T6 HR均明显增加(P<0.05);A组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寒战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B组30%(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使用地佐辛能有效地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预扩容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麻醉前30min内分别给予5ml/kg(A组)、10ml/kg(B组)、15ml/kg(C组)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监测麻醉前、麻醉后1、5、15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麻黄素用量,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术中发生低血压14例(46.7%),高于B组7例(23.3%)和C组6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应用麻黄素总量分别为100mg,多于B组的63mg和C组的6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更适合应用于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