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80±37.9,无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65.6±34.3,两组之间有差别(F=3.11,P<0.05)。在31例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107.8±37.3,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63.9±32.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F=10.54,P<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随着微血管数目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喂养方式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本地区母乳喂养情况、本文对我市不同地区的123例新生儿,从出生至12个月内进行喂养情况,患病情况,生长发育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的结果:母乳喂养养儿0-4月体重均值明显高于混合,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儿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低于混合,人工喂养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风场区4月-12月龄的足月顺产的健康婴儿作了调查,比较了母乳与人工喂养对1岁内婴儿贫血及佝偻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组中纯母乳喂养期(4-6月龄)婴儿的血红蛋白(Hb)含量明显高于同月龄的人工喂养组(P<0.01),贫血及佝偻病的患病率均低于相应的人工喂养组(P<0.05);断乳后(7-9月龄组,10-12月龄组)的佝偻病患病率与人工喂养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贫血患病率与相应的人工喂养组比较仍有显务性差异(P<0.05)。提示:生后头4-6个月采用母乳喂养,在预防贫血及佝偻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院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实行纯母乳喂养,为了解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采取对日常记录资料的整理的方法,对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各600例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日内回复至出生时作重者.母乳组较混合组迅速.经卡方检验X2=12.07.P值=0.0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性活动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病人性活动情况分析表明,病人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交次数病人组平均6.35±5.70次/月,对照组10.66±4.17次/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分析表明,病人性活动障碍与饮酒时间长短、躯体有否合并症相关,与饮酒量大小及临床各类型间无明显关系。夫妻关系饮酒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自然流产次数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化程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50对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次数不同的夫妇和30对已生育正常胎儿无流产史的夫妇染色体着丝粒点(Cd)进行了研究,其中流产夫妇按流产次数1、2、3及以上分为流产Ⅰ、Ⅱ、Ⅲ组。结果:Cd消失频率:流产组Ⅱ(0.37±0.20/细胞)和流产组Ⅲ(0.42±0.22/细胞)分别与正常对照组(0.71±0.12/细胞)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变异频率:流产组Ⅰ(0.69±0.28/细胞)、流产组Ⅱ(0.67±0.28/细胞)和流产组Ⅲ(0.67±0.21/细胞)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NOR融合频率:流产组Ⅱ(0.40±0.20/细胞)和流产组Ⅲ(0.41±0.19/细胞)与正常对照组(0.19±0.18/细胞)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融合频率:流产组Ⅱ(0.35±0.17/细胞)和流产组Ⅲ(0.37±0.13/细胞)分别与对照组(0.26±0.18/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体趋势表现为流产组ⅡCd变化的各项指标有较显著的提高,提示:不明原因流产2次以上的夫妇Cd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胃潴留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新生儿胃潴留患儿分成二组,西沙必利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孕周3785±267,出生体重(kg)315±057。用西沙必利片03-06mgkg-1d-1,ig或po分成了3次(间隔8小时给药一次),疗程2周;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孕周3785±287,出生体重(kg)318±046。除治疗原发病外,不给任何药物治疗。二组皆以每次喂奶前抽吸胃内残留的奶汁的量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西沙必利组胃潴留的治愈率975%较对照组575%显著增高(x2=18.35,P<0.01)。结论:西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胃潴留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4例)、心绞痛组(11例)和对照组(7例)运动试验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含量,探讨了这3种肽类物质在SMI和心绞痛发生中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运动前3组之间血浆ET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3组组血浆ET含量分别为77.70±18.44,111.33±24.82,94.38±12.59ng/L心绞痛组显著高于SMI组(P<0.01).运动前3组之间和运动后3组之间血浆CGRP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前3组之间血浆S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3组血浆SP含量分别为2.25±0.21、2.46±0.20、2.18±0.12nmol/L,心绞痛组明显高于SMI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血浆ET、SP含量升高可能参与了心绞痛的发生,而心肌缺血时无症状可能与血浆ET、SP未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早产,窒息和低出生体重对小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DST、Gesc11 两种智测方法对头位经产道分娩的116 名03 岁小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DDST法的结果4 组间具有差异( P<0-05);进一步检验发现早产组与对照组的智能发育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窒息组、低体重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0-01 < P<0-05);(2)Gesell 测试4 组内小儿的智能发育呈显著差异(P< 0-05) ;而早产组、窒息组及低体重组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得P值依次小于0-05、0-01 和0-01;(3)各病例组内的统计学处理发现:早产、窒息和体重的程度不同,其对小儿的智能发育的影响亦不同(P值分别为0-01 < P< 0-05 和P<0-01)。结论:早产、窒息及低体重仅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奶3天的Wister大鼠进行缺锌喂养,观察其在生长6周后体重、饲料效价、外周血白细胞(PMN)及化学发光值(CL1)、腹腔吞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及化学发光值(CL2);的变化。发现缺锌大鼠体重增长及饲料效价均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腹腔吞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比学发光值CL1和CL2均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提示缺锌不仅影响大鼠的正常生长,且影响大鼠的吞噬功能和灭菌能力,由此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听觉Oddbal刺激序列ERP、认知能力筛选试验(CCSE)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检测32例TIA病人和30例年龄、性别、利手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人。结果:病人组ERP的N2和P3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N2和P3波幅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3峰潜伏期(P3PL)异常率为25%。病人组MMSE较对照组低(P<0.05),但与P3PL未见有相关性(r=-0.244,P>0.1);CCSE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与P3PL呈显著负相关(r=-0.473,P<0.01)。结论:TIA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ERP检则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老年性记忆减退大鼠记忆相关区域表达的改变,选用雄性SD 大鼠(青年组20 只,老年组40 只)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定,老年组又分为老年记忆减退组(简称老年减退组)和老年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分析内侧隔核-斜角带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改变。老年减退鼠内侧隔核、斜角带垂直支和斜角带水平支三个核团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老年正常组分别下降了37.89% 、39.75% 和38.86% (P< 0.01)。受试大鼠逃避潜伏期与内侧隔核-斜角带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数量呈负相关(内侧隔核r= -0.8238,P< 0.01;斜角带垂直支r= -0.9076,P< 0.01;斜角带水平支r= -0.8138,P< 0.01)。老年减退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灰度值较老年正常组三个核团分别下降30.91% 、29.67% 和36.71% (P< 0.01),胞体面积较老年正常组减少29.05% 、17.52% 和37.87% (P< 0.01)。老年减退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丢失可能是引起老年性记忆减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本地区母乳喂养情况,本文对我市不同地区的123例新生儿,从出生至12个月内进行喂养情况、患病情况、生长发育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的结果:母乳喂养儿0-4月体重均值明显高于混合、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儿佝病、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低于混合、人工喂养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锌在蚕噬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断奶3天的Wister大鼠进行缺锌喂养,观察其在生长6周后体重,饲料效价、外周血白细胞(PMN)及化学发光值(CL1)、腹腔吞噬细胞(Mφ)吞噬率、吞噬指数及化学发光值(CL2)的变化。发现缺锌大重增长及饲料效价均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腹腔吞噬细胞(Mφ)吞噬指数和吞噬率明显低于自由喂养组(P<0.01);化学发光值CL1和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太原市部分事业单位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及宫颈疾病与人流次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女职工患病率66.84%。宫颈疾病患病率与人流次数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减少人流次数,有利于妇女健康、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免疫法(GMP-140用单位点免疫放射法)测定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n=21)后(n=19)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免疫球蛋白G和A(IgG、IgA)含量,以31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患者与对照比较,血浆GMP-140(754±168分子数/血小板,T=2.295,P<0.05),cAMP(19.89±7.92对14.26±5.63nmol/L,T=2.999,P<0.01),cGMP(4.87±2.62对3.41±1.69nmol/L,T=2.446,P<0.05),IgG(15.75±5.54对11.45±4.86g/L,T=2.958,P<0.01)和IgA(1.68±0.87对1.16±0.52g/L,T=2.698,P<0.01),且cAMP和cGMP水平升高呈正相关(r=0.469,P<0.05)。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治愈后上述物质血浆含量下降,与对照比较无差异(P>0.05).提示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浆GMP-140、cAMP、cGMP、IgG和IgA可明显升高,临床治愈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对学龄前(3~6岁)和学龄期(7~12岁)二组正常儿童甲襞微循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龄前组管袢数目较学龄组少(P<0.05),而乳头下静脉丛出现率较学龄组高(P<0.01),其余指标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指出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甲襞微循环正常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辖区内0~6个月婴儿共计134例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中母乳喂养87例,混合喂养21例,人工喂养26例。经统计学处理,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儿,在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体重达标值与未达标值均有差异。跟踪调查134例儿童后期患病情况,发现母乳喂养对降低婴幼儿患病率有显著影响。本文重点阐明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其指导健康教育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19.
摘除小鼠颌下腺其附睾内精子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14周龄雄性昆明种小白鼠施行颌小腺摘除后1~6周附睾内成熟精子数量的变化,取小鼠48只,随机分成12组,其中6组行颌下腺摘除手术,其余为对照。结果表明,颌下腺摘除后第4周开始,附睾内精子数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第5和第6周的精子数分别为0.56±0.26×107和0.50±0.13×107,与对照相比分别有显著差异(P<0.05)和非常显著差异(P<0.01)。摘除颌下腺手术后5周内小鼠的体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但第6周的体重下降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0.
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在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标本中的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79例肺癌标本中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分级的肺鳞癌中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且中、高分化的肺鳞癌的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低分化者(P<0.01),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术后生存期的肺鳞癌中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5年以上生存组层粘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半年内死亡者(P<0.01),半年内死亡组的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于其它两组(P<0.05,0.01),Ⅳ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在3组不同生存期的肺腺癌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鳞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不同于肺腺癌,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肺鳞癌细胞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