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产儿出生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动态测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1-10月出生的新生儿70例.其中40例早产儿为研究组,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由专人准确测量新生儿净体质量、卧式身长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28~33周早产儿出生第1、4、7、28天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6.19±3.78)mg/L、(18.15±6.60)mg/L、(21.33±2.23)mg/L、(26.18±4.06)ms/L;>33~37周早产儿出生第1、4、7、28天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2.91±4.26)mg/L、(20.27±5.33)mg/L、(19.08±7.32)mg/L、(23.34±1.55)mg/L;足月儿出生第1、4、7、28天血清联素水平分别为(19.59±5.25)mg/L、(26.55±8.76)mg/L、(21.07±4.31)mg/L、(25.38±7.32)mg/L,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第1天脂联素水平随着胎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F=32.27 P<0.05);脂联素与BMI呈正相关(r=1.24 P<0.05);早产儿第1天和第28天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明显差异,第1、4、7天血清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足月儿第1、4、7、28天血清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早产儿脂联素水平与胎龄、BMI和日龄均密切相关,脂联素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婴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对新生儿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母亲婴儿25例(观察组)及足月正常新生儿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55.87±5.38) mg/L vs (46.28±3.74) mg/L,P<0.01];BMI亦高于对照组[(15.6±1.1) kg/m2 vs (13.4±1.0)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生后1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水平与其他指标做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脂联素与体重(r =0.712,P<0.05)、BMI(r =0.685,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血糖值无明显相关关系(r=-0.237,P>0.05).结论 糖尿病母亲婴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脂联素可能参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早产儿宫外生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同时监测早产儿体重、记录其营养摄入和并发症;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早产儿体重的关系,分析影响早产儿宫外生长的临床因素;进行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出生24 h内明显上升(P<0.001);出生体质量、治愈期体质量分别对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期出现生长迟缓(治愈期体质量小于纠正胎龄平均体质量2个标准差)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非生长迟缓早产儿低(P<0.05).影响早产儿体质量标准差评分增长的因素有营养摄入、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7 d、窒息缺氧(P<0.05).出生24 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早产儿体质量对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正性影响,生长迟缓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下.有效的营养和防治并发症,对防止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0年1~10月出生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各20例,计算出生时体质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生化酶学方法测定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比较足月儿和早产儿之间的差异,分析血清脂联素与胎龄、BMI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早产儿组出生第1天各指标均低于足月儿组[血清脂联素(mg/L):(13.22±6.60)比(20.61±7.02),三酰甘油(mmol/L):(0.47±0.35)比(0.70±0.47),胆固醇(mmol/L):(1.25±0.56)比(3.00±1.25),P<0.05]。脂联素与胎龄呈正相关(r=0.49,P<0.05);脂联素与BMI呈正相关(r=0.59,P<0.05);早产儿脂联素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92,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r=0.04,P>0.05);足月儿脂联素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49,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r=-0.26,P>0.05)。结论早产儿脂联素水平与发育程度相关,低于足月儿;早产儿和足月儿脂联素水平均与三酰甘油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脂联素水平在早产儿宫外生长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早产儿宫外生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7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24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同时监测早产儿体重、记录其营养摄入和并发症;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早产儿体重的关系,分析影响早产儿宫外生长的临床因素;进行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出生24h内明显上升(P〈0.001);出生体质量、治愈期体质量分别对24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期出现生长迟缓(治愈期体质量小于纠正胎龄平均体质量2个标准差)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24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非生长迟缓早产儿低(P〈0.05)。影响早产儿体质量标准差评分增长的因素有营养摄入、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7d、窒息缺氧(P〈0.05)。出生24h内和治愈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体质量对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正性影响,生长迟缓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下。有效的营养和防治并发症,对防止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与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73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和97例早产儿,研究对象均在出生24 h内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H和INS水平,同时核对胎龄及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比较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清GH和INS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关系.结果 1.新生儿的胎龄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r=-0.403,P=0.000),而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01);早产组出生时血清GH水平[(40.54±19.58) μg·L-1]显著高于足月组[(26.23±18.30) μg·L-1],而血清INS水平[(2.58±2.78) IU·L-1]则显著低于足月组[(4.02±3.60) IU·L-1](P=0.000,0.029).2.足月儿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NS水平均呈正相关;早产儿仅出生体质量与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3.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无相关性(r=0.291,P= 0.090),而早产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04).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GH和INS水平与其宫内发育密切相关,GH和INS可能参与调节新生儿宫内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血脂在肥胖儿及正常儿体内的变化情况及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体脂肪率(FATR)、血脂等相关关系。 方法测定肥胖儿及正常儿各30例的血清脂联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并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 结果肥胖儿组脂联素(10.06±4.87)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18±5.18)m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儿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1.08)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8±0.71)m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儿组甘油三酯(2.54±1.11)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5±0.79)mmol/L,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肥胖儿组脂联素和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r=-0.53,P=0.00)。 结论肥胖组较非肥胖对照组血中脂联素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与生长激素、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我院正常足月新生儿78例脐血APN、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其中小于胎龄儿(SGA)13例,适于胎龄儿(AGA)53例,大于胎龄儿(LGA) 12例,并按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长2(m2)评估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新生儿脐血APN水平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367 P<0.05);SGA(19.95±4.71)mg/L,AGA(24.81±4.15)mg/L,LGA(26.57±4.29)mg/L,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16.65 P<0.05);与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53 P<0.05);与生长激素无明显相关性(r=0.072 P >0.05)。结论新生儿体内APN可能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儿的营养状态,它可能和胰岛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母亲糖耐量减低对其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糖耐量减低(GIGT)对其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18例GIGT孕妇的新生儿及50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APN水平,二组新生儿于娩出后1h测末梢血糖。结果GIGT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NGT组[(61.06±16.85)mg/Lvs(48.04±15.47)mg/L,t=2.38P<0.05],而其生后1h血糖显著低于NGT组[(2.31±0.71)mmol/Lvs(3.18±0.52)mmol/L,t=-4.46P<0.001]。GIGT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与其生后1h血糖不存在相关性(r=-0.125P>0.05)。结论GIGT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升高,GIGT孕母和新生儿的代谢状况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脐血脂联素、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6例,根据不同出生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大于胎龄儿(LGA)组29例.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留脐血20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其血脂水平,测量新生儿生长参数,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1)3组脐血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GA组明显高于AGA及SAG组(P<0.01);(2)脐血瘦素水平与体质量、胎龄、头围、身长、足长及胎盘重量呈正相关(P<0.01),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头围、足长、BMI水平呈正相关(P<0.05).(3)脐血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4)3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血脂联素、瘦素水平与血脂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瘦素与脂联素在胎儿宫内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Febrile neonates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心导管术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新生儿心导管术在我国开展很少,该文总结了26例新生儿心导管术,探讨了其特点及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新生儿患者26例,年龄5~28d,体重2300~4500g。行右室造影24例,左心系统造影20例;肺静脉楔入造影6例;其中10例行房间隔球囊造口术。结果:诊断紫绀型复杂心血管畸形20例,无紫绀型心血管畸形4例。2例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内临时起搏器安装。心导管术中非致死性有意义并发症占15.3%,无死亡者。结论:心导管术依然是诊断新生儿复杂心血管畸形最为准确的方法;介入性心导管在新生儿心导管术中将保持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为V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入住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儿童医院NICU的所有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2例接受了机械通气的患儿中,527例机械通气时间≥148 h,其中发生VAP 79例,按体质量分层的每1 000个呼吸机通气日VAP发生率分别是≤1 000 g组6.3,1 001~1 500 g组5.8,1 501~2 500 g组5.6,>2 500 g组3.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6.09%,其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黏质沙雷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胎龄和机械通气时间是新生儿VAP的独立预测因素,OR及95%CI分别是0.886(0.839~0.943)和1.037(1.027~1.046).结论 VAP在低胎龄儿中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的原因之一;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能会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the largest surface area of the body and the primary site for microorganisms, foreign antigens and toxins to gain entry to the host's internal milieu. The use of enteral feedings enriched with immune-enhancing ingredients is attracting considerable interest because there is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enteral fee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g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ection and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ONCLUSION: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nutrients, such as glutamine, arginine, omega 3 fatty acids, nucleotides, probiotics, and lactoferrin, and how they might be used as immunonutrients in neonatal clin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