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 h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量等因素对DVT发生的影响。结果传统截石位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DVT的发生率为8.1%,而改良截石位为2.5%,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另外,年龄>50岁、手术时间>3 h亦与DVT发生高度相关;而手术方式、失血量等因素与DVT发生无关。结论改良截石位可以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秀茹 《医药世界》2010,(7):642-642,646
目的研究一种理想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体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膀胱截石位,改良组采用单腿截石位。对两种不同手术体位摆放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采用单腿截石位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传统膀胱截石位。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单腿截石位稳定患者血压,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便于术者操作,保证了手术顺利和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与传统头低脚高截石位的摆置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头低脚高截石位摆置;观察组用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结果术后随访表明观察组用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患者下肢疼痛、麻木、肩痛例数,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能有效减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赵芬兰 《江苏医药》2012,38(23):2904-2905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出血少、创伤小、没有瘢痕、恢复快而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手术采用截石位对老年患者安置体位、术毕恢复体位时的血压、心率以及舒适度均有影响[1].我院从2010年开始,对传统截石位进行改良,采用低截石位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帼琴  许芸 《北方药学》2013,(6):170-170
手术截石位是为适应手术需要采用的一种强迫姿势[1],为妇产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等手术常用的手术体位。它的特点是可在腹部和会阴部同时进行手术,对手术视野尤其是盆腔深部结构暴露充分,有利于辨认相关结构,不致损伤附近重要组织;然而截石位又是一种容易导致患者手术并发症的体位[2]。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术中采用截石位患者的体位安置进行风险评估,进而采取有效护理对策,最大限度满足手术需求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截石位安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实施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改良后截石位的舒适度影响情况。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开展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采用截石位的80名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截石位,改良组40例,采用改良后截石位,即将托腿板从支托大腿改成支托小腿,避开对腘窝的压迫,从而防止托板压迫血管和腓总神经。结果患者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截石位优于传统截石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提高手术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本院妇科2011年9月~2014年8月经阴道入路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型截石位,研究组采取优化型截石位,观察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术后肢体酸痛及阴道异样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入路手术采用优化型截石位可有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王芳  黄勇雪 《中国基层医药》2012,(17):2718-2718,2720
膀胱截石位不仅给患者带来羞怯感和焦虑等情绪而影响手术,且术中体位摆放和护理不当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笔者对截石位手术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截石位手术中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传统截石位和改良截石位的四肢摆放进行比较.选取在我院住院且没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140例截石位手术中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干预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将患者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固定于身体两侧,术毕头低脚高位,双下肢间隔3 min先后平放,记录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对比两种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在改变体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下降(P<0.05),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SBP及DBP下降程度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下肢麻木、肿胀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 改良截石位双上肢、下肢的摆放方法可以显著减少血压下降程度,避免上肢外展导致臂丛神经受损,有利于预防中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截石位手术洞巾改良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良传统截石位手术洞巾,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选取40例截石位手术,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由同一人铺巾,对铺巾时间、铺后效果及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铺巾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提高截石位手术效率、简化操作程序,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结论采用改良后洞巾进行截石位手术简化了铺巾程序,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铺巾了时间,减少了污染环节,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进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83例行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截石位手术。试验组43例采取改良截石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面的差异;同时评价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耗时及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较截石位对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疗效显著。其能够降低手术耗时及出血量。同时可防止局部皮肤损伤。其还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进而改善患者术后康复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中采取直膝截石位预防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直膝截石位进行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的程度比较小,而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的程度比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直膝截石位的观察组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只占6%,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占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中,采取直膝截石位有利于降低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的血压,使血压的变化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且对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大的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体位对痔疮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9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俯卧位组;B左侧卧位组;C截石位组;各30例。比较三种不同体位,手术治疗痔疮时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三种不同体位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氧饱和度、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体位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各有优缺点,其中,截石位对痔疮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血氧饱和度和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截石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截石位手术患者30例进行手术,并采用舒适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妇女截石位手术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通过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士的工作进一步得到患者的认可,提升了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2月至201 3年1 2月该院收治的8 3例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 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保证了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应用于76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结果 76例患者术后均无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因摆放截石位而出现的并发症,既满足手术需要,也保证患者体位的安全,适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  相似文献   

17.
截石位是在外科及妇科手术中很常见的一种体位,但如果摆置不当,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给手术中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还可因手术时间过长,支腿架摆的不妥而导致下肢神经、血管压迫性损伤。我院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就有3例记载明确的下肢压迫性损伤发生。现简介如下。3例病人中,男2例,女1例,均为乙状结肠癌或直肠癌采取截石位手术的病人。年龄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术前护理准备与术中配合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采用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3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在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时,良好的术前护理准备与术中护理配合,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手术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改良头低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116例,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以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观察组为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比对两组不同时间点眼压、术后眼疼痛率、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术后两种不同平放下肢方法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体位为膀胱截石位,由于体位以及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受高龄、消化不良、恶病质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双下肢平放时间不同,血压变化也不相同。为了解这种现象的规律和探讨改变截石体位的合适方法,我们对3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体位改变对血压影响的对比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