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师是抗肿瘤治疗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成员,随着药师服务转型,肿瘤药学服务的内容不断延伸,抗肿瘤药物临床综合评价、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等拓展性服务是目前肿瘤药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期推出“肿瘤药学管理与服务”专栏,从“抗肿瘤药物前沿进展”及“抗肿瘤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两部分深入探讨,旨在为肿瘤药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探索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加快肿瘤药学服务转型,助推肿瘤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2):101-101,134
“第五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一一抗肿瘤药物临床药学监护实践”于2010年3月1820日在上海胜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抗肿瘤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药师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在肿瘤科的工作展开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长江流域6城市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做出客观评估。方法 :调查、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1999年~2001年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生产企业销售金额、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为19460、24421、32227万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肿瘤药物金额为10238元。调查发现 ,一些新的抗肿瘤植物药和单抗药物正在进入市场 ,且基因疗法已在抗肿瘤治疗中初步展示其优势。结论 :抗肿瘤用药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每床位占用金额较多 ,且逐年快速增长 ;抗肿瘤植物药、单抗药物和基因疗法将成为以后肿瘤治疗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长江流域6城市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做出客观评估。方法 :调查、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1999年~2001年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生产企业销售金额、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为19460、24421、32227万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平均每年每床位应用抗肿瘤药物金额为10238元。调查发现 ,一些新的抗肿瘤植物药和单抗药物正在进入市场 ,且基因疗法已在抗肿瘤治疗中初步展示其优势。结论 :抗肿瘤用药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每床位占用金额较多 ,且逐年快速增长 ;抗肿瘤植物药、单抗药物和基因疗法将成为以后肿瘤治疗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10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代谢产物。本文按微生物种类,综述了近十年海洋细菌、海洋真菌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6城市156家医院2003~2005年抗肿瘤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浓  程斌  翁琳 《中国药房》2007,18(14):1054-1056
目的:评价6城市抗肿瘤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长江流域6城市156家医院2003~2005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城市156家医院2003~2005年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是2003年的1·70倍;构成比是抗肿瘤中草药>其它类抗肿瘤药>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结论:预计抗肿瘤药销售金额仍将持续上升,抗肿瘤中草药将更突出。  相似文献   

7.
从丰富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传统的抗肿瘤抗生素的发现正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这类约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极其多样性的化学结构(如埃波霉素D、格尔德霉素衍生物17-AAG、CC-1065 rachelmycin等).对这类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的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设计出更好的抗癌药物.传统的抗肿瘤抗生素对肿瘤的治疗常因缺乏特异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毒副作用大.肿瘤相关抗原导向的单克隆抗体已通过不同的机理,以化学方法连接了抗肿瘤抗生素形成免疫偶联物,俗称"单抗导弹药物".由于单抗作用的高度特异性,使免疫偶联物的毒性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抗肿瘤疗效.一些导弹药物已经显示出在临床前研究模型中特异性的抗肿瘤活性.随着人们对作用于肿瘤的免疫机制和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肿瘤病人存活率和降低治疗毒副作用的单抗导弹药物的研制,将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单抗治疗肿瘤课题受到更大关注,再度成为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本文着重报道了结构新颖的苯并二吡咯类、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包括对新制癌菌素、lidamycin和卡利奇霉素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偶联物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源于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洋微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微生物中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显示出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文章就目前国内外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6):3627-3631
目的:分析北京、上海、成都三城市42家医院抗肿瘤药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城市42家医院2012-2016年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城市抗肿瘤药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销售金额在三城市中居首位,上海年均增长率最高。三城市5年抗肿瘤药销售金额排名中,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均进入了各城市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北京、上海和成都销售金额排名首位的药品分别为胸腺五肽、他克莫司和胸腺法新。抗肿瘤药各亚类中,北京、成都2012-2014年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均居首位,2015-2016年抗代谢药的销售金额居首位,且北京高于成都;上海2012-2016年均以抗代谢药销售金额居首位。三城市2012-2014年各抗肿瘤药亚类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其他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2015-2016年是抗代谢药。相关治疗药物中,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和镇痛药的销售金额均排名靠前;DDDs前10名中,激素类抗肿瘤药最多,烷化剂仅环磷酰胺进入排名。结论:三城市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增长趋势平稳;抗代谢药、激素类和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使用越来越多;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程斌  杨国浓  翁琳  王增 《医药导报》2010,29(11):1508-1510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6个城市156家医院抗肿瘤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药品科研、生产、经营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销售金额为依据,对长江流域6城市156家医院2006~2008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城市156家医院2006~2008年应用抗肿瘤药物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是2006年的1.78倍,构成比是其他类抗肿瘤药>抗肿瘤中草药>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结论抗肿瘤药用药金额仍将逐年上升,其他类抗肿瘤药占首位。  相似文献   

11.
戴丹  邓继红 《中国药房》2014,(38):3567-3569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的利用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使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等方法,对2011-2013年成都地区26家样本医院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成都地区样本医院抗肿瘤药使用金额逐年大幅度增加;植物生物碱和其他天然药物、抗代谢药使用金额最高,铂类化合物等细胞毒类抗肿瘤药使用金额有所下降,新型靶向抗肿瘤药使用金额逐年增加;紫杉醇、多西他赛、复方斑蝥制剂使用金额排序列前3位;甲氨蝶呤DDDs排第1位。结论:成都地区样本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与整体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徐颖  侯欢  陈蓉 《抗感染药学》2023,(6):565-574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全球医学专家都在积极探寻新型抗肿瘤药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其中,新型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以下简称“单抗类抗肿瘤药”)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药物,其高度特异性和疗效确切的优势使其在抗肿瘤领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笔者通过查阅2018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的新型单抗类抗肿瘤药物相关文献,对其作用靶点、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汇总,并从有效性、超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监测3个方面阐述临床药师如何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为肿瘤患者更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娜  张利平  刘京生 《河北医药》2003,25(9):685-686
寻找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新药是新抗肿瘤药研究的焦点。由于通过化学合成途径生产抗癌药物步骤多、收率低、污染大 ,人们已把注意力转移到微生物上 ,现已发现许多微生物的提取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糖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萜类、生物碱类、蒽醌类等 ,作用机制多种多样 ,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是作用于DNA、微管、拓扑异构酶和其他酶等。现对产生这些物质的微生物类群、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综述如下。1 真菌来源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真菌种类繁多 ,数量大 ,分布广 ,与人类关系密切。 1…  相似文献   

14.
朱毅  陈代杰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9):1635-1639
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是使肿瘤得以不断增殖,并向其他器官转移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成了抗肿瘤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靶标。现综述微生物来源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最新进展,包括烟曲霉素及其衍生物、偏端霉素及其衍生物、四环素衍生物COL-3,eponemycin,链球菌多糖外毒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力达霉素等的作用机制、来源、不良反应及临床研究状况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11):1453-1456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上海市32家样本医院2009-2012年用药数据,运用Excel统计分析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年同比增长率、市场份额以及科室分布等,并对样本医院及抗肿瘤药进行分类汇总、排序。结果:4年间抗肿瘤药用量增长迅速,2012年销售金额增长率达12.80%;从治疗大类分析,抗肿瘤中成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植物药一直稳居销售金额前三位,总计占所有类别抗肿瘤药的50%以上,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具体品种分析,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的市场份额最大,销售金额始终排序前2位,而培美曲塞和替吉奥胶囊则是增速较快的2个品种。结论: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性的抗肿瘤药需求增大,抗肿瘤中成药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南极微生物的分离及抗肿瘤活性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南极地区(南极大陆、潮间带、南大洋)的海水、海泥、土壤、植物样品进行了微生物分离,并采用海虾生物致死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极地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从南极样品中共分离极地微生物259株,筛选结果显示,11%的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显示出极地微生物在活性物质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评价2011~2016年成都地区21家医院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成都地区21家医院2011~2016年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的相关用药信息,统计分析药物剂型、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结果: 2011~2016年成都地区21家医院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的总使用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替吉奥使用金额最高,卡培他滨次之,氟尿嘧啶DDDs最高,替吉奥次之。从使用金额排序来看,替吉奥连续5年排名均为第1;从DDDs排序来看,卡培他滨连续6年排名均为第4;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的DDC及排序相对稳定,氟尿苷的B/A 值为1.00,表明其使用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较好。结论: 成都地区医院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使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盐城地区7家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促进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7家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病历共1933份,对其性别、年龄、支付方式及抗肿瘤中成药的名称、剂型、用法用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病历470份、三级专科医院451份、二级综合医院1012份,上述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率分别为24.9%、30.2%、21.4%,单个病例平均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种数分别为0.48(0.48~0.60)、0.48(0.48~0.60)、0.48(0.48~0.48)种。各级医院中艾迪注射液使用率均较高。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手术对各级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均无影响;而患者是否化疗、支付方式对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存在影响。抗肿瘤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溶媒等方面不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盐城地区7家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促进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7家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病历共1933份,对其性别、年龄、支付方式及抗肿瘤中成药的名称、剂型、用法用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病历470份、三级专科医院451份、二级综合医院1012份,上述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率分别为24.9%、30.2%、21.4%,单个病例平均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种数分别为0.48(0.48~0.60)、0.48(0.48~0.60)、0.48(0.48~0.48)种。各级医院中艾迪注射液使用率均较高。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手术对各级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均无影响;而患者是否化疗、支付方式对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存在影响。抗肿瘤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溶媒等方面不适宜。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和开发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新领域。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几年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