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有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观测肝功能、HBV-DNA、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变化,探讨治疗组疗效及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作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4周,后继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至16周;对照组30例,甘利欣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疗程同治疗组,治疗前、后4周、8周、16周观测肝功能、HBV-DNA、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HBV-DNA转阴率达53.33%、CD4水平及CD4/CD8比例提高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增强抗病毒作用,还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炎症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阿糖腺苷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治疗的5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阿糖腺苷,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阿糖腺苷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平均住院日缩短,费用减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少,可在疾病早期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疗效.方法 48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和对症治疗对照组,观察疗效及热程、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草酸二铵可明显改善全身征象及充血外渗体征、明显缩短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使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对血小板、尿素氮及转氨酶复常及促进尿蛋白转阴等疗效显著(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同时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对照组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M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6.30±1.50)d、退热时间(2.80±0.80)d、咽痛恢复时间(4.20±0.80)d、肝脾肿大消失时间(6.50±1.50)d、住院时间(8.50±1.5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80±2.20)、(3.80±1.20)、(5.50±1.20)、(8.30±1.80)、(11.50±2.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理想。结论 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更昔洛韦治疗小儿IM效果更为理想,可加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异甘草酸镁、苦参素治疗;对照组予以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姜宏伟  叶虹 《江西医药》2005,40(1):54-55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联合胸腺肽;苦参素;和三药联用四组并以免疫核糖核酸作对照组,评估各组肝功能和HBV复制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仅在3个月后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均无差异。而且远期疗效不稳定,部分病人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及三药联用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转阴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肯定了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联合应用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本文将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组)与单用(Ara-AMp)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照组)HBVDNA定量变化对比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两组治疗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4.0%,HBeAg阴转率58.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39.3%,HBeAg阴转率37.5%。结论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优于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51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发热、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在重型肝炎(重肝)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异甘草酸镁(治疗组)30例,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异甘草酸镁较复方甘草酸苷更快地降低ALT、TBil水平,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重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泛昔洛韦组和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激素、炉甘石洗剂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措施,泛昔洛韦组加用泛昔洛韦口服治疗;单磷酸阿糖腺苷组则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神经痛发生率等。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泛昔洛韦组(P<0.05);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者疱疹消退、疼痛消失、皮损痊愈及结痂时间均显著少于泛昔洛韦组(P<0.05);同时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泛昔洛韦组(P<0.05)。结论相较于泛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病损痊愈,并减少神经痛遗留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糖腺苷对 EB病毒(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病儿 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6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 EBV?IM病儿 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糖腺苷组(n=48)及对照组(n=48)阿糖腺苷组给予常规治疗 +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 7、10 d EBV?DNA、EA?IgG及 VCA?IgM阴转情况,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糖腺苷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18.18±0.99)d比(21.57±2.31)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7d、10 d,阿糖腺苷组 EBV?DNA、EA?IgG及 VCA?IgM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阿糖腺苷组 CD3+、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CD3+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阿糖腺苷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期内,阿糖腺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阿糖腺苷应用于 EBV?IM病儿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杀灭 EBV,纠正免疫紊乱,改善 T细胞亚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疱干涸结痂、疼痛缓解、疼痛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泛昔洛韦、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心儿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7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外用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能够较好的改善症状,增强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83-85
目的观察古拉定联合易善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损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古拉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9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古拉定联合易善复对改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莉 《北方药学》2018,15(4):68-69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痰、咳嗽、退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传染科收治的136例水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结痂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结痂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利巴韦林比较,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水痘,能有效缩短患儿的结痂及退热时间,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将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5 mg/(kg·d),热毒宁注射液0.5 m L/(kg·d)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3 d。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10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0.5~lmL/(kg·d),1次/天,疗程7d,对临床有效率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有效率(P〈0.01)及临床症状改善(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