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6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分为A组(发生血管危象)和B组(未发生血管危象),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吸烟史、指别、外伤原因、末端断离及缺血时间在A、B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吸烟史、指别、外伤类型、末端断离、缺血时间均为影响断指再植术术后血管危象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血管危象为断指再植术常见并发症,影响发生血管危象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共8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再植指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缺血时间、离断平面、完全断离是影响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缺血时间、完全离断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吸烟史、缺血时间、完全离断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夜间强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根据病历单双号分为常规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和夜间组38例(接受强化夜间护理),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体存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夜间组疼痛评分(2.07±0.47)分,低于常规组的(3.19±0.54)分,血管危象发生率5.26%,低于常规组的15.79%,再植指体存活率97.37%、护理满意度94.74%,分别高于常规组的84.21%、81.58%(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夜间强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再植指体存活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研究组56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对照组60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罂粟碱、肝素钠预防术后血管危象,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血管危象救治情况、药物副作用。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再植指体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断指再植成活率高,药物副作用明显少。结论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可以在断指再植术后广泛应用,能够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同时药物副作用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分析与处理胡军1常巍2姚忠军2何明武2(1十堰市卫生学校外科教研室十堰4420002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中图法分类号R622.2血管危象在断指再植术后病人中的发生率远高于其它并发症,好发时间多见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我院烧伤整形手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5例(472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有有48指(发生率为13.91%),其中夜间发生37指(77.1%)。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指再指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的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一般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血管危象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重视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工作、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和再植成活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到2019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术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患者人数为 40 例,本次参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例数为 20 例。 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再植成活率进行综合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断指再植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再植成活率,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方法。方法:将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分为研究组(14例发生血管危象)和对照组(54例未发生血管危象),收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血管危象的预防方法。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缺血时间、离段平面、断离情况均与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手指末节断指、断指离体为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临床应积极分析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来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断指再植病人分别采用常见护理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实验组)平行对照,分析两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2例血管危象;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13例.经X2检验,P<0.05,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的评估、消除出现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术后及时落实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巧云 《大家健康》2016,(5):208-208
目的:研究总结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和护理要点,为临床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和临床护理提供可参照方案。方法:抽取我院手外中心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临床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疼痛和心理评分。结果:经临床护理断指术后血管危象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显著优于护理前(P <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采取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夜间护理等,预防并及时消除易导致血管危象的相关诱发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发生情况及其他手术情况。结果:术后出现血管危象观察组2例,对照组1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术后便秘以及切口感染并发症观察组出现8例,对照组出现21例,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可及时消除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明显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54-855
目的:了解克赛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74例,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克赛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x2=8.47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克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根据再植血管条件,应用克赛进行术后抗凝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接受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知识的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89%,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4.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7月~2009年7月的断指再植后并发骨髓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从性别、年龄、伤因、缺血时间、离断平面、内固定种类及是否合并血管危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伤因、热缺血时间、合并血管危象等因素是断指再植后并发骨髓炎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严重碾挫伤及热缺血时间大于8 h的患者再植术后要提高警惕,对于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患者要及时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早期防治骨髓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床开窗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及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85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常规治疗方案及基本预防措施相同,实验组在术中给予甲床开窗处理,以再植指观察期内是否存活为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分别为5.4%(2/37)、25.0%(12/48),断指成活率分别为97.2%(36/37)、87.5%(42/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给予甲床开窗处理可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来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效果。方法对98例断指再植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平行对照,分析两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3例血管危象,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16例。经χ2检验,P<0.05,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选取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断指再植患者22例,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何通过观察断指再植术患者的血液循环、探寻造成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从而积极预防断指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提高再植的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选取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21.4%;观察组患者再植指的成活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实施正确严谨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概率,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与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危象是影响断指再植手术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导致血管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术前的自然情况和伤情、术中的处理情况及术后各种不良因素均可造成血管危象。护士根据患者术前的自然情况和伤情,对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可能性评估结果、术中断指吻合情况及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