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饮食疗法文/温如玉,康亚辉慢性萎缩性胃炎属常见病多发病,息者病程长,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无规律性的腹痛、暖气、反酸、恶心呕吐,以至厌食、体重减轻,严重者出现舌炎及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1)不...  相似文献   

2.
刘海峰 《家庭医学》2006,(11):14-15
病案:张某,男,43岁,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年.最近,自觉出现乏力、头晕、四肢发麻、站立不稳等症状,后去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贫血.对此,患者十分疑惑,为什么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贫血呢?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是指胃黏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发展成癌变的可能。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  相似文献   

4.
问问医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谨防癌变在我的记忆里,大约十几岁的时候就得了胃炎。此后,病情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前些天我自觉症状加重,到医院作了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医生说很严重,我想知道,这病能治好吗?北海  贾云龙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难以治愈,多数病人会带病终生。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 癌变的可能。因此,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多以稳定病情、防止层变为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由于胃粘膜层变薄,胃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以至于出现食欲减退、嗳气、 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  相似文献   

5.
胃炎灵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胃炎灵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胃炎灵胶囊口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为91.67%,治愈率为47.22%。结论 证实了中药胃炎灵胶囊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门诊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较高,一般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与胃癌联系到一起.那么,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不是一定会得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如何治疗?日常饮食应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科副主任医师郭春英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妇女更为多见。人到老年,消化器官发生衰退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腺体逐渐萎缩,在消化、吸收、代谢等方面功能都逐渐减弱。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指慢性粘膜炎性病变,胃粘膜...  相似文献   

8.
《健康世界》2010,(10):6-7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普通胃炎有什么区别吗 老爸胃一直不好,前几年去医院体检的时候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当时觉得不是大事,也就没吃什么药,没做什么治疗。但昨天老爸去医院复查胃镜.这回竟然变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两种胃炎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人说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可能会变成癌症,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顾海鹰 《自我保健》2009,(11):52-53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0%。而其中萎缩性胃炎约占20%。萎缩性胃炎病变过程较长,常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在萎缩性胃炎中又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炎,和恶性贫血相关)和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胃炎、萎缩性全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胃酸明显缺乏,胃镜检查可见胃体部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的炎性浸润。在胃黏膜萎缩性病变中,病理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听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因而顾虑重重。不少病人带着写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的病理报告,问医生:我这病不好吧?思想压力之大,溢于言表。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是比较普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老年人所患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老年人多有长期饮茶的习惯,而长期饮用浓茶可使食物中铁沉淀影响胃肠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另外,老年人多有溃疡病、痔、肝硬化、萎缩性胃炎等慢性出血,也会造成缺铁性贫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脘痛”,“腹胀”的范畴,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脘部脾满疼痛多见,或脾满而无疼痛,尚有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故全国中医学会第三次脾胃学术会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可以归属于“胃痞”证,就萎缩性胃炎而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及血脂指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其中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各血脂指标和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癌胚抗原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萎缩性胃炎组患者年龄、甘油三酯(1.64±0.50)mmol/L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高密度脂蛋白(1.08±0.15)mmol/L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萎缩性胃炎组CA724、CA199、癌胚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99、癌胚抗原、高密度脂蛋白、年龄增加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CA199、癌胚抗原异常升高和高龄会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萎缩性胃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本文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临床研究及其发病原因,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玺 《健康指南》2021,(12):34-3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病的发病率正在以17.4%的速度逐年提高,其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又居胃病之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饮食和调养呢? 一、什么是慢性胃炎 简单地说,慢性胃炎就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的改变.它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糜烂)和慢性肥厚性胃炎(胃黏膜皱襞肥厚).一般的常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亦可表现为无规律性的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疼痛.除疼痛外,可能伴有食欲缺乏、恶心、腹胀及嗳气.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可伴有疲乏、消瘦、贫血、腹泻、舌炎、指甲脆弱等.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疾病。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所见,慢性胃炎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前者具有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的组织学特点,后者可见正常腺体的萎缩及消失,通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将胃炎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进行性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与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黏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萎缩而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生;炎症继续演变,则细胞生长不典型,甚至细胞增生而导致癌变。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导致贫血。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萎缩性胃炎可用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以防癌变。健康处方:所食食品要新鲜1.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西医治疗方法效果相对较差,而且易产生副作用.此时采用我国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而且副作用极小.文章阐述了通过针灸治疗方法,治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及临床表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其中较重的一型,其病理表现为腺体破坏、萎缩、消失、粘膜变薄,最终上皮细胞萎缩并失去分泌粘液能力。2003~2004年,笔者以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