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智能手机在新生儿科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智能手机具有便携、成本低、操作简单、应用处理程序强大等优势, 结合相应的医疗应用程序可实现快速、准确监测新生儿疾病, 对新生儿科各种疾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基于智能手机的各种辅助技术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医学主要关注新生儿出生后功能调节失常导致的各种疾病,但现有的多数临床诊断技术在新生儿阶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仅能依靠形态学描述来评价疾病造成的器官损害。本文讨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的临床生物标记,并着重探讨其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一、新生儿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和治疗手段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分子诊断技术(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兴的分子技术有望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及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是遗传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对遗传性疾病早期快速的病因诊断并针对性给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或不同程度改善预后。全基因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GS)因涵盖点突变、拷贝数、内含子区域的各种结构及重组变异等更为全面的信息,已成为遗传性疾病有力的诊断工具之一。但测序数据获取后需要极高专业性的判读和解释,数周才能返回为临床所用,无法满足病情快速进展的儿童遗传性疾病的诊治需求。该文拟针对快速WGS在新生儿/儿童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并对1个快速、高吞吐量、自动提供遗传疾病诊断的平台,即人工智能快速全基因组自动分析诊断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简述。该诊断系统将人工智能引入WGS后数据的处理,从时间上和功能上解决了常规基因组测序解读周期长及解读专业性依赖的现状,可在24 h内为疑似遗传病重症患儿提供快速的诊断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疾病是围生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干细胞治疗是此领域新的探索方向。明确新生儿疾病中干细胞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 是干细胞疗法转化研究、临床应用的前提。本文通过介绍多种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特点, 总结干细胞治疗在常见新生儿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评价干细胞疗法在新生儿领域发展的局限性, 为进一步开展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芳  王利 《临床儿科杂志》2023,(10):646-653
尽管新生儿疾病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早产儿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围生期脑损伤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仍是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严重影响存活早产儿远期生存质量。探寻更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新生儿领域关注的焦点。过去20年来,干细胞治疗特别是脐血来源的干细胞作为多种早产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取得了鼓舞人心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现就脐血来源干细胞治疗在早产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一介绍,分别就脐血来源干细胞治疗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挑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在医学影像领域快速发展。AI技术在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总体处于初级阶段,部分超声系统自动化软件可初步实现图像的识别、自动化提取及标准化测量,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瓣膜功能等。胎儿心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不自主运动、胎儿体位变化及超声医师专业能力差异增加了胎儿心脏检查的难度,借助AI技术将优化胎儿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胎儿心脏疾病分类、分期及预后评估将是AI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о���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领域在临床及基础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从2011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外SCI的相关学术论文,足以体现出国内新生儿专业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研究水平,其中的某些实验结果及研究结论非常值得新生儿科医师借鉴、学习和应用。本文就2011年我国儿科新生儿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CIS)从2001年发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在危重新生儿转运、疾病危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该评分系统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如:未能纳入重要围产信息、单项指标无法定量、未吸氧的PaO2难于获取、评估指标较为复杂、评估耗时较长和数据较难用于科研和总结等,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新和简化以更好适用于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救治及科研工作。本文总结了NCIS在中国的使用情况, 并与国外一些新生儿常用的危重评分如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婴儿临床危重指数等进行对比, 结合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等技术, 为升级NCIS提供理论依据, 旨在使其更加简单与优化, 增强准确性和适用性, 为危重新生儿救治及科研总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超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3):189-192
近年新生儿呼吸疾病的治疗及管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是发展较快的一种适宜技术,已成为新生儿呼吸管理的基本技术,在国际上高频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种技术的特点和适应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喘息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表现之一。然而,因其体征波动变化,医师难以听诊时随时抓捕异常呼吸音,家长更无法识别,造成了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较大困难。因此,一种可随时采集儿童呼吸音并进行分析判断的数字监测装置对患儿的家庭治疗和疾病诊治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数字监测装置的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呼吸音听诊提供了客观依据,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现阶段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呼吸音听诊技术主要侧重于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包括了对声谱的图像处理和支持向量机等算法的应用。现就现阶段基于数字监测装置的呼吸音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消息     
围产期新生儿急救学习班通知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围产期及新生儿领域的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ICU将于2006年10月举办围产期新生儿急救学习班,聘请在京知名专家编写教材并授课。内容包括:高危妊娠及胎儿监护、最新复苏概念、新生儿期危重病治疗进展及早产儿管理、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静脉营养、换血疗法、血液滤过等最新治疗方法,并介绍脐静脉插管及中心动脉导管(PICC)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欢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儿科医师或护士参加。  相似文献   

12.
婴儿型高压氧舱防治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15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氧治疗疾病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在新生儿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于1998年引进婴儿型高压氧舱来防治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越了人类,其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地应用,如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医疗机器人、健康管理和康复医疗等。小儿外科是一门较新的临床学科,常见疾病主要分为先天性畸形、实体肿瘤、炎症和创伤四大类。近年来AI在医疗领域的研究成为热点,在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并对AI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围产及新生儿领域的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ICU将于2005年10月底至11月初举办围产期新生儿急救学习班,聘请在京知名专家编写教材并授课,内容包括:高危妊娠及胎儿监护、最新复苏观念、新生儿期危重病治疗进展,以及早产儿管理、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静脉营养、换血疗法、血液滤过等最新治疗方法,并介绍脐静脉插管及PICC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欢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儿科医师及护士参加。  相似文献   

15.
危重新生儿疾病的肠外营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肠外营养(PN)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尽管近年来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临床医师在使用PN时仍有许多困惑,使PN技术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现就几种危重新生儿疾病(包括新生儿急性肾衰竭、新生儿败血症及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分析,阐述应如何实施PN,并解决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使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围产及新生儿领域的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ICU将于2007年4月初举办围产新生儿急救学习班,聘请在京知名专家编写教材并授课。学习班内容包括:高危妊娠及胎儿监护、最新复苏观念、新生儿期危重病治疗进展,以及早产儿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展现中国近五年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领域的研究情况,描绘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提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方法采用共词分析法,于2015年4月以自由词"新生儿"及"无创通气"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及筛选,命中文献457篇,通过Excel 2010建立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使用Ucinet 6.3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中国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支持方式主要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及双水平正压通气也逐步应用于临床,各种无创辅助通气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除新生儿科医师外,护理工作者也对无创辅助通气技术的效果及实施给予了密切关注。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的可视化网络,反映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nT)近些年已成为在成人中公认有效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可以诊断急性心肌损伤,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是诊断成人急性心肌坏死的金标准。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在围生期各种生理过程变化,导致很多实验室检测指标并不能像成人那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例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心脏血清生物标记物能够反映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真实情况。近些年国内外对于hs-cTnT在新生儿领域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有了新的突破。为了能够全面了解hs-cTnT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作用,该文对hs-cTnT的生物学、生理学特性及其在新生儿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展现中国近五年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领域的研究情况,描绘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提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方法采用共词分析法,于2015年4月以自由词"新生儿"及"无创通气"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及筛选,命中文献457篇,通过Excel 2010建立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使用Ucinet 6.3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中国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支持方式主要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及双水平正压通气也逐步应用于临床,各种无创辅助通气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除新生儿科医师外,护理工作者也对无创辅助通气技术的效果及实施给予了密切关注。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的可视化网络,反映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现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3):135-135
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围产期及新生儿领域的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ICU将于2006年10月举办围产期新生儿急救学习班,聘请在京知名专家编写教材并授课。内容包括:高危妊娠及胎儿监护、最新复苏概念、新生儿期危重病治疗进展及早产儿管理、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静脉营养、换血疗法、血液滤过等最新治疗方法,并介绍脐静脉插管及中心动脉导管(PICC)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欢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儿科医师或护士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