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54-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5个方面介绍了654-2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654-2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M受体,稳定细胞膜,减少活性物质释放,改善微循环,修复支气管粘膜,抑制IgE产生,增加脑组织供氧,654-2和氯丙嗪联合应用还可使肺循环的血液转向体循环,使肺血流压力降低而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以及改善肺心病的高碳酸血症等,可起到预防肺心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葛根素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以放免法观察葛根素对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以比色法观察其对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有效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并可显著抑制MPO的活性。结论:葛根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减轻病灶处白细胞的聚集,从而阻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炎性细胞因子与脑缺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缺血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加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损 双重作用。高浓度的IL-1、IL-6、TNF可参与介导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灯盏细辛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血栓素B2(TxB2)和6-酮-PGF1α的影响。结果表明:灯盏细辛能够明显抑制缺血后血小板聚集功能、TxB2和TxB2/6-酮-PGF1α比值的增高,并且能够恢复冠脉阻断后6-酮-PGF1α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组或潘生丁组在缺血后5、10、30、60分钟时TxB2/6-酮-PGF1α、TxB2浓度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随着时间的推延,两组的差异越大,在60分钟最显著(P<0.001)。值得注意,冠脉阻断后60分钟,灯盏细辛组6-酮-PGF1α并未下降而继续上升,其值恢复至冠脉阻断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性脑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对慢性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治疗后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通气,显著缩短肺性脑病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  相似文献   

6.
急性酒精中毒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是指由于一次性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过度兴奋转抑制的状态.本研究采用654-2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形成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11例脑梗死患者血中的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健康人相比,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素B2水平升高,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降低,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与血栓素B2和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都呈正相关。与6-酮-前列腺素F1α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6-酮-前列腺素F1α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呈正相关。此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血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1α变化是脂质代谢紊乱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盐酸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疗效及机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肝性脑病 76例 ,随机分为 3组 ,A组 2 6例 ,基础治疗 +5 %葡萄糖 2 5 0ml+纳络酮 4mg ,每 12h 1次静滴 ,至患者完全清醒后纳络酮剂量减半维持 3d ;B组 2 5例 ,基础治疗 +纳络酮 2m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滴 ,疗程和方法同A组 ;C组 (对照组 ) 2 5例 ,基础治疗 +常规治疗 ,每日 1次 ,疗程与A、B组相同。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苯二氮芏卓 和血氨含量 ,并观察纳络酮对肝性脑病转归影响 ,包括神志清醒时间和数字连接试验 (NCT)及数字符号试验 (DS)。结果 :肝性脑病血清苯二氮芏卓 含量明显增加 ,且与肝性脑病程度有关。纳络酮治疗后苯二氮芏卓 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能明显改善NCT和DS结果 ,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上述结果在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的A、B组间亦具统计学意义 ,说明纳络酮剂量与肝性脑病转归有关。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尤其纳络酮大剂量对 3~ 4级肝性脑病和中剂量治疗 1~ 2级肝性脑病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失调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大鼠(5月龄)和老龄大鼠(20月龄以上)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TXA2与PGI2和β-EP含量。结果 青年对照组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低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高于青年模型组,而低于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血浆TXB2/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脑组织TXB2高于青年对照组,而低于老龄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TXB2/6-keto-P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和吡格列酮预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测量脑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中IL-6、iNOS和NO含量,采用HE染色及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比较,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或P<0.01),脑组织中IL-6、iNOS和NO含量降低(均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其脑组织神经细胞受损程度更小.结论 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和NO神经毒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排石汤和654-2对胆石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胆石病患者13例,应用排石汤和654-2进行治疗,排石汤应用6d~21d,平均用药15d,654-2用6d~15d,平均10d.结果所有病例经6d~21d治疗,显效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排石汤并654-2对胆石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鼠急性脑缺血后外周血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多疫法检测脑缺血组织和假手术对照组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ET-1的含量。结果:缺血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低于假手术组(P<0.01),血清ET-1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组脑组织中NO和ET-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NO和ET-1参与老龄鼠急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肺性脑病病人 72例随机分为纳络酮组 (治疗组 ) 40例和对照组 3 2例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 ,两组疗程一样。结果 :经治疗后 ,两组疗效分别为治疗组总有效3 4例 ( 85 % ) ,对照组总有效 19例 ( 5 9% )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有较好疗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络酮、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络酮2·0~2·4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5~7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应用纳络酮、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给予室早成对的38例患口服乙胺碘呋酮0.2g,每日3次,1-2周后酌情改为0.2g,每日2次,后减至0.2g,每日1次,观察30天;另1例Q-T间期,并长时间室速病人应用胺磺酮注射液静脉推注。结果:38例室早成对患中显交28例,占73.7%,有效5例,占13.2%,无效5列,占13.1%,另外1例长Q-T间期并长时间室速病人在应用胺胺碘酮静注后转为窦性。尚无1例出现致使性不良反应。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但应注意其副作用,特别监测Q-T间期,控制用药总量在18-25g以内。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观察灯盏细辛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血栓素B2(TxB2)和6-酮-PGF1α的影响。结果表明:灯盏细辛能够明显抑制缺血后血小板聚集功能、TxB2和TxB2/6-酮-PGF1α比值的增高,并且能够恢复冠脉阻断后6-酮-PGF1α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组或潘生丁组在缺血后5、10、30、60分钟时TxB2/6-酮-PGF1α、TxB2浓度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18.
<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60%80%〔1〕。大多数的ICVD是由动脉血管内血栓阻塞血管所致,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血管。溶栓治疗可在有效的时间窗内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的部分损伤脑组织,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最佳方案〔2〕。但溶栓后血流再通及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微血管基底膜模糊、断裂、水肿,出现节段性溶解、脱落、缺损,微血管结构完整性受  相似文献   

19.
纳络酮是阿片类药物的拮抗剂,能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可增加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病人的呼吸频率.近年也有用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报道.本文就纳络酮对老年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在呼吸系疾病中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1.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的病理改变是微血管内皮增生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神经组织缺血,营养障碍,导致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化和脱髓鞘改变。654-2不仅能扩张微血管,而且能在多环节、多部位改变血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