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随时随地可以在人们身边出现,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疾患,只是人们还没有正视这个心理第一疾患而已。目前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实施轻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至30%,本文通过1999年和2003年,对164团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知晓  相似文献   

2.
王文革  毕丽民  牛静  高慧 《武警医学》2009,20(5):411-413
 目的 研究社会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在我院分娩的1200名产妇产后42 d进行调查.结果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14%,与产妇的文化程度、职业、产前宣教、家庭关系有相关性(P<0.05).结论 家庭关系及孕期的宣教是影响产褥期抑郁症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熟知。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以及睡眠差、全身不适等。但也有些非典型抑郁症,因其特殊症状被误诊,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勤勉型"抑郁症这类患者,绝不是提不起精神、不愿动弹、工作效率低,而是表现为工作狂,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最怕闲下来。他们常有压抑的内疚感,  相似文献   

4.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约有3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占了1/3,55岁以上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首先是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加剧,抑郁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2大疾病。抑郁症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1]。本研究对我院2004~2006年抗抑郁药应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依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社区老年抑郁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为更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检出的356名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和318名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相应防治和护理干预。结果:年龄分布以(60~7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家庭类型中以核心家庭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最大,占62.6%;家庭周期以家庭收缩期为主,占74.2%;家庭月收入在500元/月以下的家庭相对较多,占34.9%;工人和文化程度低的占全部老年抑郁症的比例最多;AHMD7项因子的调查中,影响社区老年抑郁症最明显的是睡眠障碍因子,其次是阻滞因子;负性生活事件出现较多的是子女问题、家人病重或亡故、婚姻问题等对老年抑郁症的生活影响较大。结论: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对疾病及其症状认识仍有不足。因此,要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家庭支持和社区健康教育,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老年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而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社会地位下降及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等.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以情感或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疾病.显著而持久的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1]。本研究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转化性干预,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实现自我治愈。  相似文献   

9.
放射事故社会影响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事故社会影响的控制李春海近年,随着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的发展,放射事故在各地时有发生。放射事故因其本身的特点,社会影响往往超过其他有毒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影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伴随着改变了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开始成为高发性疾病,同时,老年人群精神卫生状况也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从相关研究中显示[1],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已经成为对老年人群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主要因素。老年病是对抑郁症一个极大的诱因,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对老年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因此,老年患者若长期存在抑郁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抑郁症体育疗法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与神经衰弱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中抑郁症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抑郁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情感性障碍或心境障碍,即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1]。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上强烈而持久的悲观失落、焦虑、烦躁、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经常被认为是中年或老年性疾病。但最近的医学报苦显示,现在的青年人中也有很多人患此病。美国科耐尔医学院杰瑞尔德博士说:“青年中患有抑郁症的人与他们的父母相比增加了3倍。”因此,这个问题已成为美国人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之一。另据美国国家精神病研究院路易斯·查德院长估计,大约有两千万美国人患有精神抑郁症。这种病的特征是: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感情淡漠,甚至有些人有自杀念头。为什么青年人中会有这么多人患有精神抑郁症呢?目前尚无人知道其确切的原因。但随着社会的变革,男人和女人社会地位的改变,环确的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药物与人类及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药学问题也日益渗透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因此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社会药学便应运而生。社会科学是药学的一个新分支,是一门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药学问题的学科。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药学问题,便产生了药学伦理学,药物经济学,药物利用学,药事管理学,药学史等学科。而这些学科的总和便是社会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社会药学的产生和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将药学问题与人文社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药学是一个学科群,视为药学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对于培养和孕育药学人才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一些大学的药学专业已开设了社会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课  相似文献   

14.
陶然  纪文博  张惠敏 《武警医学》2015,26(2):109-1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1]。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由抑郁症造成功能残疾的人数将上升到所有病种的第2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并将占到全球因神经精神因素致残病因的三分之一,成为有待解决的最重要的精神障碍[2]。近年来,抑郁症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且自杀意念较强,极易诱发自伤、自杀行为[3]。抑郁症已成为当今影响青少年身心健  相似文献   

15.
核事故对公众的社会心理影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事故对公众的社会心理影响问题郭力生1研究本问题的重要意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性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问.所有的社会现象中,都包含.心理的问题,而人们的一p3心理if;.动又几乎均受社会风车的影响.研究这些课题的学问就是社会心理学.它不仅有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也自然受到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对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将会对部队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说,青年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变革引发的疑虑困惑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利益调整、观念碰撞、二次就业  相似文献   

17.
宋蕊 《航空航天医药》2005,16(1):64-64,F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被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取代,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已不单纯满足于身体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方面的完全良好状态。因此.心身疾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高校医务工作者,自1997年以来,通过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抑郁症之问的关系进行了摸索和探讨,以便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常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等。该病多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而引起,随着诸多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高发病。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抑郁症患者6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探讨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掌握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基本特征,及早采取有效干预,对延缓抑郁症的发生发展,维护老年健康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心理疏导、情感慰藉、慢病防控等进行预防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可能是心理社会因素、各种神经生物化学改变、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生化改变是迄今最为肯定的,并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脑内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过低、其受体功能低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等神经生化的改变都被认为是引起抑郁症的原因.近年来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类抗抑郁药的研究揭示5-HT1A受体是重要的作用靶点.现就5-HT1A受体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