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2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元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01-1202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386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112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常见疾病为窒息41例(36.6%)、溶血6例(5.4%)、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31例(27.7%)、感染9例(8.0%)、母亲患糖尿病3例(2.7%)、喂养困难22例(19.6%)。结论: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新生儿低血糖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207例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按1∶1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血糖正常的早期新生儿207例为对照组。结果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妊娠期糖尿病为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207例病例中,合并单一危险因素的有29例(14.01%),2种危险因素45例(21.74%),3种61例(29.47%),4种37例(17.87%),5种17例(8.21%),6种6例(2.90%),7种5例(2.42%);中、重度低血糖患儿(分别为142例、27例)中正常体重新生儿所占比例分别为50.70%、44.44%,低出生体重的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39.44%(56例)、48.15%(13例)。结论 (1)高危因素数量与低血糖发生率呈非正相关;(2)出生体重可能与低血糖严重程度有关;(3)加强有高危因素患儿的血糖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纠正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全部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常规监测,对初次检测血糖水平呈异常者及高危新生儿进行每天血糖监测,直至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后并维持稳定。结果检测出68例住院新生儿中有11例患有低血糖症,发病率为16.2%。低血糖在过期产儿、足月儿、早产儿的发病率分别为11.1%、14.9%、55.6%。在巨大儿、正常生命质量儿、低质量儿和极低质量儿的发病率分别为33.3%、12.4%、51.1%和77.8%。另外母亲分娩时是否补液也会影响到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常规监测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的血糖,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生儿低血糖病情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发高危因素,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我院母婴同室分娩新生儿800例产后2h进行微量血糖监测。结果:分析新生儿800例检出低血糖60例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率为7.5%,其中无临床症状者占80%,有临床表现者20%。本组资料显示,母亲为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体温及喂养延迟或困难者是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开展母婴同室的低血糖普查、鼓励早吸吮、早喂养、对所有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预防性进行血糖筛查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低血糖症不管有无症状,均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临床因素,以便做好预防.方法 2 593例新生儿生后<30 min常规血糖监测1次,高危新生儿及血糖监测1次提示异常的正常新生儿继续进行血糖监测.高危新生儿组常规监测72 h,正常新生儿组低血糖者监测至2次血糖正常后.结果 高危新生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非常必要,可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处理,以防脑损伤;足月正常新生儿低血糖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余小红 《中国校医》2013,27(12):919-919,922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预防及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检测2012-2013年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所有住院新生儿的微量血糖,对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患儿同时完善静脉血血糖,并给予积极处理,动态监测血糖直至血糖稳定正常。结果 875例住院新生儿中有156例存在低血糖,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无特异性,低血糖多发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其母亲为糖尿病患儿等。结论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及时监测血糖并给予积极处理,预防及早期干预可避免发生低血糖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9月~2009年4月出生的新生儿2798例常规进行血糖监测(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治疗的患儿未纳入其内)。结果:共测出低血糖240例,占8.6%,其中阴道分娩者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4.2%)明显低于剖宫产儿(10.2%);巨大儿、低体重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结论:新生儿出生后2h常规监测血糖很有必要,特别是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可及时发现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321例高危新生儿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占高危儿总数的88.16%,尤其是早产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对新生儿的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连续监测血糖可以发现婴儿异常,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对高危新生儿是十分必要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低血糖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新生儿562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76例,发生率13.52%。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30.26%,窒息22.37%,感染17.11%,喂养不当11.84%,巨大儿7.89%,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95%,糖尿病母亲婴儿3.95%,肺透明膜2.63%。结论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窒息、感染、喂养不当、巨大儿等为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应对其进行血糖监测并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321例高危新生儿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占高危儿总数的88.16%, 尤其是早产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对新生儿的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连续监测血糖可以发现婴儿异常,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对 高危新生儿是十分必要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1254例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对91例低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91例低血糖症中足月儿38例,早产儿53例,小于胎龄儿17例,窒息或宫内窘迫37例,感染26例,母患糖尿病或妊高症8例,喂养不当6例。②有症状22例(24.2%),无症状69例(75.8%),血糖越低,越容易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对各种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症及其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谭日敏 《现代保健》2010,(36):47-48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288例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检出低血糖28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无特异性,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母亲患糖尿病患儿等高危儿.结论 高危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尽早开奶,加强喂养,早诊断,积极治疗是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防止低血糖脑损伤及脑发育障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283例的病例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 共检出新生儿低血糖症58例,经治疗后24小时内血糖恢复正常48例,占82.8%,3例应用激素后恢复正常,1例因顽固性低血糖转院治疗.结论 对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及有相应症状的新生儿应及早定期检测血糖,及时干预,避免或减轻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诱发因素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临床防治依据。方法:对528例新生儿入院后用微量血糖测试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检出的49例低血糖症,早产儿发生率和足月儿、过期产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和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患有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期窒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单纯喂养困难儿低血糖症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6.67%、14.55%、25.44%、15.38%;感染性疾病患儿发生率8.62%。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主要与胎龄、出生体重、高危母亲、围生期窒息、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对存在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新生儿出生3天内的血糖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942例新生儿,取足跟血做微量血糖分析。结果:①发现低血糖66例,高血糖12例,新生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多见。②与相关报道比较,高寒低氧环境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并不高于平原地区。③新生儿出生72h内血糖值逐渐升高。④顺产新生儿与剖宫产新生儿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⑤早产儿、足月小样儿易出现低血糖,而高血糖多见于有窒息史的危重新生儿。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应常规对所有出生72h内的新生儿做血糖监测,特别加强剖宫产分娩及高危儿的血糖监测,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低血糖58例临床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考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18-1519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47例新生儿于入院时常规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检出低血糖58例,总发生率为9·0%。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8例(31·0%),窒息13例(22·4%),感染8例(13·8%),黄疸5例(8·6%),糖尿病母亲婴儿8例(13·8%),喂养困难2例(3·4%),红细胞增多症2例(3·4%),母亲合并妊高征2例(3·4%)。早产儿与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95,P<0·01),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6·83,P<0·01;χ2=18·84,P<0·01)。结论:凡糖尿病母亲婴儿、窒息、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高危儿,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开奶,加强喂养。治疗过程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的输注速度或降低其浓度,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905例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及时防治。方法:2003年2月~10月我科共出生新生儿905例,其中有高危妊娠儿、早产儿、双胎儿、剖宫产、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均做微量血糖监测分析,采用由德国生产的GLV-COTREND血糖检测仪,取新生儿足跟3微升血测试。结果:发现出生后第1天低血糖214例,第2天低血糖11例,第3天低血糖28例,剖宫产的低血糖、高危儿的低血糖均比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尤其对于高危妊娠儿、剖宫产儿、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应早期哺乳,早喂糖水、补夜,是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减少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905例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仙  黄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111-112
目的了解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及时防治.方法2003年2月~10月我科共出生新生儿905例,其中有高危妊娠儿、早产儿、双胎儿、剖宫产、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均做微量血糖监测分析,采用由德国生产的GLV-COTREND血糖检测仪,取新生儿足跟3微升血测试.结果发现出生后第1天低血糖214例,第2天低血糖11例,第3天低血糖28例,剖宫产的低血糖、高危儿的低血糖均比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尤其对于高危妊娠儿、剖宫产儿、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应早期哺乳,早喂糖水、补夜,是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减少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出生的1 477例新生儿常规进行血糖监测,并对52例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①该组病例中,无症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3.6%。新生儿无症状低血糖组平均血糖水平为(1.779±0.276)mmol/L,有症状低血糖组血糖水平为(1.393±0.374)m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②早产儿、产妇和患儿伴有相关疾病或合并症更易诱发伴有临床症状的新生儿低血糖(P<0.05)。结论:新生儿无症状低血糖容易被临床医务人员忽视,血糖筛查可有效地降低其引发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张春燕  王云 《现代保健》2011,(22):136-137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10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检出低血糖36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因窒息而发生低血糖经上述处理后,多于12~24 h内恢复正常,最长56 h;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所致者经上述处理后,多于8~18 h恢复正常;糖尿病母亲娩出儿经上述处理后于24~42 h血糖正常;溶血、感染者发生低血糖,多于16~28 h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检测血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