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MHD)共400例次血透治疗,分单次治疗为实验组,双次治疗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结果实验组透析治疗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有14例次,对照组46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后血浆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透析可减少血透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长期腹膜透析往往导致多种并发症,尤其是消化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虽然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改进,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明显低于正常人,合并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据统计,CAPD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率高达74.25%[2].笔者收集近5年来中医药在缓解腹透并发消化道疾病、改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相关进展,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PD)由于简易、有效及方便,目前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虽然近年随着透析管路的改进等原因,腹膜炎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是腹膜炎依然是腹膜透析的首要并发症,与患者住院和死亡密切相关,甚至是患者退出PD的原因.因此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受到人们日益关注.本文主要对维持性腹透患者并发腹膜炎及原因及中西医诊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诱导期透析是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最初一段时期的透析,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的透析阶段[1].采用科学的诱导透析方案,加强诱导透析期的护理,能够减少或甚至不发生失衡反应等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由诱导透析阶段平稳过渡到规律性血液透析.笔者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89例诱导透析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并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霞  郭秀彩  徐月红  吴传斌 《中成药》2012,34(6):1039-1044
目的优化芥子碱皮肤与血液体外微透析方法的条件,建立芥子碱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以芥子碱稳定性为指标,选择灌流液;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体积流量和质量浓度对皮肤和血液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芥子碱微透析的体积流量及取样间隔;以确定的体外微透析方法,研究芥子碱穴位及非穴位皮肤、血液在体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以1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pH=5.5)为灌流液;增量法和减量法中皮肤探针体外回收率在1~4μL/min体积流量下均相近,且皮肤与血液探针体外回收率在1.32~20.00μg/mL内与芥子碱溶液的质量浓度无关;以体积流量2μL/min,取样间隔30 min,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得皮肤探针的体外回收率分别为(37.68±1.05)%和(42.85±2.82)%,血液探针分别为(78.31±2.35)%和(75.23±1.14)%;穴位皮肤、非穴位皮肤、血液在体微透析8 h,芥子碱体内回收率稳定,分别为(24.02±4.44)%、(26.51±7.67)%和(33.73±2.72)%。结论建立的芥子碱皮肤与血液微透析方法可用于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后芥子碱皮肤和血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英兰  毕礼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34-1235,1286
笔者根据目前多个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包括台湾)、英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对慢性肾衰竭开始透析治疗时机建议上的差异,分析当前过早或过迟透析的不利之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并评估其在治疗中的地位。结果认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延缓其进入透析的时间,但仍需要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血液透析和 2 6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生存率、死亡原因及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结果 透析前年龄大于 6 0岁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血液透析少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大于 6 0岁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选择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医辨证结肠透析与单一方剂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方剂结肠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清除毒素、延缓肾功能衰退,还具有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比使用单一方剂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衰病人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具有透析效率高,生活质量高,保持残存肾功能等优点,它设备简单,因此,为了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KD)围透析期病情进展迅速,各系统症状突出,且并发症多,患者生存率及生命质量下降明显。以中药经方、现代医家经验方、中成药及中药制剂等为主的中医内治法,结合中药灌肠、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常见中医外治法的中医一体化治疗模式,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围透析期患者的综合管理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