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鼻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证。方法开展了24例经鼻内镜 体腺瘤切除手术。24例垂体腺回味各20例为经鼻蝶窦进路,4例为经鼻中隔蝶窦进路。结果 20例经鼻蝶窦进路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手术所需时间较经鼻中隔蝶窦进路显微外科手术明显缩短。4例经鼻中隔蝶窦进路中3例瘤组织完全切除,1例非分泌性腺瘤患者因瘤组织侵犯鞍旁及海绵窦,仅行大部分切除。所有秫后能、视力障碍和闭经泌乳等症状均有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下蝶窦和蝶鞍手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蝶窦和蝶鞍区手术的体会。方法 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蝶窦漏1例,蝶窦金属(子弹)异物3例,蝶窦囊肿5例,蝶窦霉菌病5例,蝶窦息肉1例,蝶筛窦腺癌1例;垂体腺瘤23例(微腺瘤17例,侵袭性腺瘤6例),颅咽管瘤2例。结果 蝶窦囊肿、息肉和霉菌病治愈;垂体微腺瘤和1例颅咽管瘤全切术;侵袭性腺瘤、1例颅咽管瘤和蝶筛窦腺癌部分切除,死亡1例(垂体腺瘤术中出血);脑脊液鼻漏治愈;蝶窦异物2例取出  相似文献   

3.
唇下切口经鼻中隔、蝶窦进路是垂体腺瘤切除常用手术进路之一。但因术野限制,对累及鞍上、鞍前及鞍旁的较大腺瘤难以彻底切除。对1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硬管内窥镜下切除并获成功。10例中3例为分泌催乳素腺瘤,5例为分泌生长激素瘤,2例内分泌活性未证实。术前经全面的内分泌学、神经学、神经眼科学、颅骨平片、血管造影和CT在内的神经放射学检查,确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经鼻内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尤其是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995年9月~2001年2月经鼻-蝶窦内窥镜治疗的50例病人的诊断、手术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微腺瘤3例,局限于鞍内的大腺瘤10例,向鞍上生长未突破蝶窦者7例,向蝶窦内下陷的大腺瘤30例,其中巨大型肿瘤7例,均向上突破鞍膈向下进入蝶窦。病人术后视力视野均好转,内分泌功能异常得到改善,术后短暂性多尿者6例,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者3例,均为肿瘤巨大者,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术后均无鼻腔通气障碍、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鼻腔并发症及血管损伤性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窥镜经鼻-蝶窦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可完全适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蝶窦、鼻内镜辅助经鼻中隔-蝶窦和经鼻腔-蝶窦三种入路手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共28例。结果:Hardy-Wilson分级Ⅰ级者7例全切除;Ⅱ级者7例,5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Ⅲ级者11例,5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Ⅳ级者3例,部分切除。严重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个月~56个月,手术全切除17例中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克服了显微镜下不能观察蝶窦外侧壁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的缺点,经鼻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到达蝶鞍比较容易、损伤小的优点,符合微创外科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经鼻内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尤其是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995年9月-2001年2月经鼻-蝶窦内窥治疗的50例病人的诊断、手术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微腺瘤3例,局限于鞍内的大腺瘤10例,向鞍上生长未突破蝶窦者7例,向蝶窦内下陷的大腺瘤30例,其中巨大型肿瘤7例,均向上突破鞍膈向下进入蝶窦。病人术后视力视野均好转,内分泌功能异常得到改善,术后短暂性多尿者6例,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者3例,均为肿瘤巨大者,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术后均无鼻腔通气障碍、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鼻腔并发症及血管损伤性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窥镜经鼻-蝶窦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可完全适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下蝶窦和蝶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蝶窦和蝶鞍区手术的体会。方法 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蝶窦漏 1例 ,蝶窦金属 (子弹 )异物 3例 ,蝶窦囊肿 5例 ,蝶窦霉菌病 5例 ,蝶窦息肉 1例 ,蝶筛窦腺癌 1例 ;垂体腺瘤 2 3例 (微腺瘤 17例 ,侵袭性腺瘤 6例 ) ,颅咽管瘤 2例。结果 蝶窦囊肿、息肉和霉菌病治愈 ;垂体微腺瘤和 1例颅咽管瘤全切术 ;侵袭性腺瘤、1例颅咽管瘤和蝶筛窦腺癌部分切除 ,死亡 1例 (垂体腺瘤术中出血 ) ;脑脊液鼻漏治愈 ;蝶窦异物 2例取出 ,失败 1例。结论 经鼻内窥镜蝶窦和蝶鞍手术定位准确 ,操作简单 ,安全有效 ,但有一定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须严格掌握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经鼻蝶窦径路垂体瘤显微摘除术后鼻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鼻内窥镜观察 ,回顾性比较了传统的经唇下鼻中隔径路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径路两种术式的病例各 2 0例。后者的手术步骤为 :在 0度直径 4 mm的鼻内窥镜下将中鼻甲推向外侧 ,暴露蝶筛隐窝和蝶窦自然开口 ,在平行于中鼻甲前缘之后 ,鼻中隔上方行弧形切口 ,粘骨膜下分离 ,暴露犁骨 ,切除并留作整复鞍底 ,从蝶窦自然开口处用咬骨钳咬除蝶窦前壁和蝶窦中隔。在鼻内窥镜下放置扩张器 ,深达蝶窦 ,退出内窥镜。再按传统术式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垂体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 水平与肿瘤侵袭性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36 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测定血清GH 水平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血清GH 均> 10mg/L,侵袭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血清GH 水平术前(86 .31 ±43 .81mg/L) 和术后(46 .41 ±18 .72mg/L) 分别显著高于非侵袭型术前(58 .00 ±12 .63mg/L) 和术后(12 .36 ±3 .98mg/L)( P< 0 .05 ;P> 0 .01) ;Ⅲ,Ⅳ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血清GH 水平术前(84 .85 ±46 .33mg/L) 和术后(44 .94 ±17 .47mg/L) 分别显著高于Ⅰ,Ⅱ级术前(57 .64 ±12 .67mg/L) 和术后(14 .67 ±3.20mg/L)( P<0 .05 ;P< 0 .01) ;血清GH 水平升高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 P> 0 .05) ;术后侵袭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3 年复发率42 .9 % (6/14) 显著高于非侵袭型9 .1 % (2/22)( P< 0 .05) 。结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血清GH 水平与肿瘤的临床行为有关,可作为垂体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蝶窦、鼻内镜辅助经鼻中隔-蝶窦和经鼻腔-蝶窦三种入路手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共28例。结果:Hardy-Wilson分级Ⅰ级者7例全切除;Ⅱ级者7例,5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Ⅲ级者11例,5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Ⅳ级者3例,部分切除。严重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个月~56个月,手术全切除17例中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克服了显微镜下不能观察蝶窦外侧壁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的缺点,经鼻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到达蝶鞍比较容易、损伤小的优点,符合微创外科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