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诚喜教授十分认同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依据肺脾肾三脏生理病理关系,强调放射性肺炎重从脾胃论治,尤其注意顾护脾胃之气,注重治病求本,针对临床上放射性肺炎患者,一旦辨证有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进而出现咳嗽者,则以培土生金法为此病之治则理法,遣方用药上也喜用柴芍六君汤、参苓白术散、加味理中汤等补中焦、益脾胃为主要功效的经方加减治疗,用药上多选用归脾肺两经的药物,起到肺脾同治、培土生金之功效。文中临床应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效果颇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生存期得以延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 培土生金,调理虚劳脾弱肺为娇脏,易损难复。虚损劳瘵患者之所以长期缠绵不已,不能说与娇脏难复无关。当肺气虚弱到一定程度时,往往进而子盗母气,使脾失运化之能而出现脾病。在这肺脾同病的阶段,是为上损及中,病情为进,预后不良。考虑到子固能令母虚,而母却能令子实。因而在治肺无效后,转以治脾,此法称为“培土生金”,或称“隔一”治法。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脾寓资生气血之义,气血充盈,当然对肺虚有利。所以《内经》云:“饮食入胃,游  相似文献   

3.
正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称"妊娠咳嗽",亦称"子嗽、子咳"[1]。本病主要责之于肺,但应四时之变更,五脏应之,皆能令人咳。《女科指掌》提出"然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久嗽不已,多因脾虚不能生肺气,腠理不密,外感风邪。或因肺虚不能生水,致阴火上炎,治当补土生金,滋肾安胎为要也。"妊娠咳嗽治疗须兼顾胎元,不宜使用滑利、燥热、活血、动胎、有毒之品。  相似文献   

4.
邓耀泽 《新中医》2016,48(1):207-209
正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培土生金法是根据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确定的一种治疗方法,即五脏中脾为土,肺为金,五行中,土生金。培土生金即通过培补脾土,使脾运正常,从而使肺得到补益以治疗肺脏亏虚,培土是手段,生金是目的。培土生金法临床多用于治疗咳嗽咳痰日久,痰多清稀,反复发作,兼见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细弱等肺虚脾弱之证。现将近年来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培土生金甘温甘凉之异治疗支原体肺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土生金是指通过调经补脾胃以解除肺炎病征的一项治疗措施。这一方法对某些呼吸系统疾患表现为脾 (胃 )肺两虚证见证者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现就该法的源流和临床运用介绍如下。1 培土生金法的源流培土生金理论的产生 ,可上溯到《内经》 ,《素问·咳论》云 :“五脏六腑皆令  相似文献   

6.
<正> 陕西已故老中医霍静堂医师,治疗内伤喘咳疗效卓著,尝云:“咳有内伤、外感之分,外感之咳,其本在肺,肺先受邪后及他脏。内伤之咳,由他脏及肺,肺为标。故《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治咳必求其本”。其临床总结有培土生金、平肝肃肺、肺肾同治等法。本文仅就跟师所得,探述如下。一、培土生金法:《内经》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  相似文献   

7.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基层老中医李文从事儿科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久治不愈的小儿咳嗽诊治有其独到的心得。李主任强调小儿咳嗽为四季常见病,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久咳之病机在肺脾,临床治肺为要,恢复肺之宣肃;健脾为关,培土生金,绝其生痰之源,取效甚捷。  相似文献   

8.
五行之中,土生金;五脏之中,脾为土,肺为金。"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培土生金法是依据五行的相生关系,用补脾益气来补益肺气的常用治疗方法。脾为肺之母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多是邪气已去,肺脾及肾正气亏虚的状态。减少疾病发作的基本办法是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培土是方法,生金是目的。  相似文献   

9.
五行之中,土生金;五脏之中,脾为土,肺为金。"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培土生金法是依据五行的相生关系,用补脾益气来补益肺气的常用治疗方法。脾为肺之母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多是邪气已去,肺脾及肾正气亏虚的状态。减少疾病发作的基本办法是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培土是方法,生金是目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首要因素之一,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受地域差异影响,肺癌对于各地区的影响虽有所不同,但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西医治疗肺癌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西医、中医配合治疗,或者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必然趋势。中医治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包括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故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讲求虽病一脏,应治全身,与五脏一体观理论相对应。即对于肺癌的治疗除了治疗肺脏之外,还应同治脾、肾。肺、脾、肾三脏在五行上分别对应金、土、水,依据五行相生关系,土生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为金之子,益火(肾)补土,通过补益肺的母及子,治疗肺脏疾病,相生相化,生化不绝。肺癌耗气日久必累及母脏,子盗母气,应虚则补其母,故采用培土生金法以扶正治本,土旺金自生,自去肺虚之候。肺肾亏虚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阴虚日久则金不生水,水不润金,故应母子同补,采用金水相生法以滋肾润肺,肺阴得润,肺自宣降有力。脾为肺之母,肾为肺之子,肺癌日久则致母亏子虚,故采用益火补土法以益肾健脾,先后天皆充,肺亦调节有度。肺脾肾三脏调和则气血化生有源,气血阴阳平衡,机体自我康复能力再现,治疗肺癌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安周身以治肺癌,治疗肺癌时肺脾肾三脏同治,以肺脾肾为中轴,采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的治法治疗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辉  闫燕 《中医研究》1999,12(6):40-41
肺炎以低热咳嗽,痰鸣气促,x线肺部炎性阴影等为主要特征。此病为患儿素体虚弱,肌肤嫩薄,藩篱不密、卫外不固,肺脏娇嫩,外感风邪,内蕴痰浊而导致肺气闭塞,气逆于上而成。临床上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难治性肺炎收到良效。培土生金法是根据中医五行及脏腑学说,肺主气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调补脾胃,强健后天之本,益其生化之源,使气血得充,以治肺气不足的措施。在五行中,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故有“脾有生肺之能,土旺而金生”之说。化源不竭,气阴化生,气机畅,治节伸,肺之肃降功能正常则…  相似文献   

12.
肺劳初起及中期,常见干咳,或咳呛痰少,或痰中夹血。伴见心烦易怒,日脯潮热。夜卧盗汗,咳时胸痛,眠少梦遗,舌红苔少,脉来细数,此为肝肾阴亏,木火刑金所致。治咳宜百合固金汤(生熟地、玄参、麦冬、川贝、百合、当归、白芍、桔梗、甘草)本方滋阴养血,润肺化痰,用于肺劳咳嗽,痰中夹血。或投补肺阿胶散, (阿胶、马兜铃、牛蒡子、甜杏仁、糯米、炙草)本方滋阴降火,补土生金,用于肺虚火盛,久咳不止。治潮热盗汗宜秦  相似文献   

13.
"培土生金"的思想根源于"五行学说",是对五行相生内容的具体应用。随着朝代的更替,医家也从理论论述逐渐向临床转化,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疗法则。通过古代诸多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培土生金"的涵义不仅是针对单纯用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脏虚损的病证,还应包括一些大肠虚损所致的病证。"补脾益肺"仅是"培土生金"的一部分。"培土"的意思是"调理",不能仅是"补益"。补脾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补益脾气,也包括了温中健脾、调和脾胃、健脾益胃、滋养脾胃之阴等多种治法。"培土生金"的内涵实际是通过调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脏腑机能得以恢复正常。补脾益肺是狭义的"培土生金",广义的"培土生金"则是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改善肺肠功能的一种治法。  相似文献   

14.
培土生金治咳嗽是基于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安五脏即所以治脾胃的思想.内伤咳嗽有脾虚致病者,因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若运化功能减退将导致水液在体内停留,变化为湿邪和痰饮,上滞于肺则出现咳嗽喘息、痰稀量多的肃降失常证候.从五行而言,脾属土,肺属金,补土生金即针对这类咳嗽所立的治法.临床所见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脾胃虚弱者,依  相似文献   

15.
培土生金是指通过调补脾胃以解除肺脏病证的一项治疗措施。这一方法对某些呼吸系统疾患表现为脾(胃)肺两虚见证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临床所见脾(胃)肺两虚证的形成,不外二径:一为脾胃诸虚,不能生金,谓之“母病及子”;一为肺脏先病,耗伤气津,累及脾胃,谓之“子盗母气”。二者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按虚则补母的原则,以培土生金法治之。现就该法的源流和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从三焦辨治咳嗽。上焦咳嗽,因之于肺,主以轻宣;中焦咳嗽,关乎脾胃,重在调和;下焦咳嗽,归属肝肾,或用咸寒,或以通络。本文选取《吴鞠通医案》中三则治咳案,分析其独特的治疗思路:呛咳难治,立论痰瘀,化裁苇茎;中虚饮咳,治在建中,补土生金;悬饮喘咳,通络逐饮,法宗十枣。最后对吴氏治咳常用药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7.
庾美玲 《新中医》2015,47(3):281-282
詹淑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儿科咳喘、疳证、遗尿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詹教授学习,受益匪浅,詹淑英教授治病,辨证用药,每有独到之处。1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痰湿久咳肺脾两虚、痰湿久咳多见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是小儿久咳最常见的一种证型。因小儿时期,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形气未充;肺虚则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易为外邪所侵,  相似文献   

18.
小儿久咳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其主要病因为小儿肌肤柔嫩,藩篱疏薄.卫外不固,加之自身寒暖不知自调,极易为内外诸邪所侵,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而肺为金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实则散精于肺,灌溉四旁。凡外邪伤肺或肺虚邪入致咳者,均强调以补脾为主兼以治肺,以期脾实而肺金有养,皮毛有卫,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医治疗咳嗽,或从外感,或从内伤,大多从肺论治。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以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等论述,为后世以脏腑辨证治疗咳喘症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20.
肺结节是现代社会背景下无症状疾病群的代表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证"治未病"的优势所在。刘德山教授认为脏腑正气亏虚为肺结节萌生之源,以致气血失调无力御外,痰瘀毒邪内生,对肺结节的形成、发展甚至恶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刘师根据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对肺结节采用分期辨治:初期肺虚及脾,气损痰聚,治当培土生金、益气化痰,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中期肝郁逆肺,气滞血瘀,治当佐金平木、行气化瘀,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末期脾肾失赞,痰瘀化毒,治当益火补土、固气散毒,方选自拟益气补肾方化裁。另遣效专力宏之援药合力剿之,临床效果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