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查明中毒事件发生经过及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应用统一的中毒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调查,收集患者吐泻物、共同食物进行检验;实地考察中毒现场环境,并在现场进行模拟中毒试验,使用直读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有毒气体浓度。结果住户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不规范,事故现场通风严重不足;现场模拟试验中,中毒现场环境空气中测出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我国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7倍以上;患者吐泻物、共同食物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确认该事件是1起因住户缺乏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常识,在相对密闭居室内安装并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导致大量一氧化碳污染室内空气引发的急性家庭聚集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
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气体种类很多,其中一氧化碳的涉及范围特别广。曾有用一氧化碳进行谋杀的案例,也有用其他手段将人害死后,伪装成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案件。判断火场中尸体是被烧死的,还是死后焚尸的,以及确定空难原因及过程等,均需对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一种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无任何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这种有毒气体进入血液后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继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积极有效的早期综合治疗,防止后遗症的出现,减少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天然石油也称原油,主要成份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也有少量的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原油中硫化氢含量高,在油田钻井、采油及修井等作业时,都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5.
汽车尾气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等。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汽车有害排放物中浓度最高的一种成分,它是汽油燃烧不充分的产物。车速越慢。交通堵塞越严重,排放量越多。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刺激的有毒气体.经呼吸进入肺部,  相似文献   

6.
每到冬天总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的报道。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到底是什么呢?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它的比重是0.967,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2.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尤其是在冬季取暖期更易发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就会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7.
近来,各医院急诊室里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的病人数量大增。这是由于人们为了取暖而长时间地使用含碳燃料,但燃料燃烧不完全,短时间产生大量的CO;或是家庭中管道煤气泄漏,在通风不良的封闭环境中吸入过量的CO所导致。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所以人很难查觉出自己周围高CO的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旦泄露,不易被发现,从而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9.
说到一氧化碳中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在日常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的现象屡屡发生,轻者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缺氧,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都知道,在含碳燃料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着非常高的亲和力,中毒后会导致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彻底丧失,严重时会导致大脑缺氧而死亡.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对机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当属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且见效快.那么,关于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你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10.
汽车尾气排放上千种化学物质,主要有毒物质是: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有毒物质会导致人体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降低免疫功能及致癌等危害。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北京市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机动车排放的CO占城近郊区CO排放量的74%。CO经呼吸道进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凡是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工业上使用的燃料煤气,均有不同含量的一氧化碳。高炉煤气中含有30%左右的一氧化碳,如泄漏出来,极易造成人身中毒。 一般情况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厂炼铁分厂4号高炉热风炉控制室二名职工,凌晨5:30分,因睡岗,操作失误,一氧化碳中毒昏倒在操作室内,被人发现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CO,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或燃煤取暖是生活中常见的中毒原因[1],每年冬春季节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2],一般夏季在居室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情况不多,文献报道也较少.2007-05-12,柳州市发生1起在岩洞居室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中毒12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特别是农村冬季扒火盆取暖或煤及烧柴未充分燃烧,产生过量一氧化碳,如不注意排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一氧化碳吸入过量后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指标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716-716
近年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率、死亡率在急性中毒中仍居首位,而中毒所导致中枢精神系统损害早为人熟知,但有关心肌损害程度的判定报道较少.本通过测定37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的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心电图观察,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损伤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发生于生活中 ,也可发生于生产中。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 ,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不仅不能携带氧 ,而且还能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 ,导致低氧血症 ,引起组织缺氧[1] 。由于防护一氧化碳的知识普及不够 ,每年各医院均可见中毒致死的患者 ,有的重症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 ,但生活不能自理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 ,普及一氧化碳的防治知识非常重要。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1 要正确使用取暖设备我国北方大部分农村以燃煤火、木炭、土暖气等方法取暖 …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CO)是工业生产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有害气体,当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均可产生。为了减少工厂各CO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也为了明确CO有毒物质在作业场所的存在状况及在岗位工人的受危害程度,我们于1994年3月份对某铁厂进行了CO有毒作业的分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造成脑及全身组织的缺氧性疾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急性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由于燃煤取暖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可以造成急性脑缺氧,严重的引起急性、迟发性脑病,甚至死亡,由于其导致的致残致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是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危害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的ACOP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职业危害的第一位。ACOP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病变,其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后发症(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抢救症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 (CO)俗称煤气或瓦斯 ,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属于亲血红蛋白类毒物。机体吸入一氧化碳浓度超过 0 .2 5 % ,会呈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昏迷、虚脱或休克等特异性症状与体征 ,甚至危及生命 ,称一氧化碳中毒。1 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1.1 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品和产生的废气 ,如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 ,各种高炉排放一氧化碳、冶炼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煤气、冶金工业的其它作业如炼焦、采矿的爆破作业、机器制造中的铸造、锻造等产生一氧化碳。化学工业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碳素厂的石墨电极制造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由乱倒工业废料使有毒气体溢出而引发人员中毒的突发事件。方法对中毒人员进行流行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有毒气体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乱倒工业废料,导致硫化氢气体泄出引起人员中毒。结论加强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