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旭  杨清峰 《淮海医药》2010,28(4):300-301
目的探讨采用胃镜套扎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随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套扎术,20例进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结果2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例(92.6%)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及择期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5月~2001年3月 ,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对1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 ,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11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男8例 ,年龄30~60岁 ,平均年龄53岁 ,其中2例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而紧急手术。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经胃镜检查时证实。1例为胃底静脉曲张反复出血 ,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再作套扎。女性3例 ,年龄47~68岁 ,平均年龄58岁 ,均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行紧急套扎术。11例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如下 :重度曲张2例 ,中度曲张9…  相似文献   

3.
刘红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107-108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结果38例患者套扎术后2~3周复查内镜,11例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27例静脉曲张减轻,伴红色征阴性。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它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内镜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有效预防再出血,提高生存率,操作安全可行,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其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内镜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胃镜下行套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42例胃镜下行套扎术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常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其中30例进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1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套扎术,急诊抢救及择期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38例患者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结论单纯套扎治疗曲张静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8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 对82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予以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近期疗效显著(2~3周).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镜下应用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6月41例胃镜下套扎术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30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14例术后低热,8例近期再出血,其中6例第一次治疗后第3~12周出现再出血,3例术后并发大出血死亡。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发生率高,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作为预防及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治疗措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对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显著。本文对我院胃镜室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疗效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内镜套扎术能降低静脉曲张的程度,减少出血发生率。我院自1998年起应用美国生产的Speedband五发皮圈经内镜连续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肝炎后肝硬化9例,原发性肝癌1例,均为男性;年龄37~55岁,套扎前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指标良好。内镜检查4例为食管中度静脉曲张,6例重度  相似文献   

10.
左春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40-364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以及较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科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6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645例,其中男421例,女224例.年龄32~78岁.术前腹部彩超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镜确认为食管静脉曲张,其中食管重度曲张542例,中度曲张92例,均有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1.2 方法:常规先行胃镜检查,然后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胃镜下套扎治疗的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7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皆采取胃镜下套扎治疗,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75例患者经治疗后中转外科手术4例,术后出现胸骨后痛13例,5~10d大出血有3例,发热1例,多器官衰竭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胃镜下套扎治疗的疗效确切,属于目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为理想、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临床适应症广,止血迅速,复发少,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止血率、早期再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止血率和迟发再出血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高剂量生长抑素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下食管静脉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5.45%(42/44)。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1例(2.27%),为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后胸骨后疼痛39例,低热13例,早期再出血2例,早期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出血较快停止,无1例出现食管狭窄。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黄隽 《中国实用医药》2012,7(8):124-125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采用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接受单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E)治疗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过一次套扎治疗发生近期出血5例,占7.81%;显效18例,占28.13%;减轻41例,占64.06%。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4 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下食管静脉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5.45%(42/44).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1 例(2.27%),为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后胸骨后疼痛39 例,低热13 例,早期再出血2 例,早期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出血较快停止,无1 例出现食管狭窄.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潘雪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26-122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肝硬化死亡的常见病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南美周Stiegmanny医生在1986年首次报道[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原理是在内镜下将橡皮圈直接套扎食管曲张静脉,使其狭窄坏死、静脉闭塞、局部形成纤维瘢痕,从而根除静脉曲张,达到止血和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慕海连  高建飞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188-189,191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出血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68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观察凝血功能,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影响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机制。结果 Child-pughA级64例患者2年内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无一例死亡;B级8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2例并死亡10例;C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0例并死亡16例,3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影响套扎疗效。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越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通过影响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而影响套扎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周红 《淮海医药》2014,(5):505-506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套扎术并作临床护理与观察。结果52例患者术程顺利,在套扎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后均未发生溃疡、大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仅有胸骨后轻微疼痛或不适。结论通过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良好护理,可加强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应用单一套扎治疗和套扎与硬化联合治疗不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6月—2006年11月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情况,随机分为单一套扎组30例,联合组38例。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消失率、急性止血成功率和随访1年再发出血率,发现联合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急性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单一套扎组,而再发出血率却低于单一套扎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单一套扎治疗相比,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加硬化治疗出血的疗效高且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e vaficeal figadon,EVL)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1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110例第1次套扎达到止血效果,止血率为94.8%;有4例第1次套扎术后再次出血,经再次套扎后,未再出血,发生率为3.4%;有2例第1次套扎术后再次出血,经再次套扎后,配合H:受体阻滞剂治疗未再出血,发生率为1.7%。套扎术治疗后2周,所有患者均按时复查,其中4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109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例食管曲张静脉再出血者行了二次套扎治疗。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