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疗不达标 不达标等于没治疗,许多患者虽经治疗,但未使血压降到并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标准是:高压〈140毫米汞柱、低压〈9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糖尿病或肾病者,高压〈130毫米汞柱、低压〈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2.
一戒治疗不达标不达标等于没治疗,许多患者虽经治疗,但未使血压降到并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标准是:高压小于140毫米汞柱、低压小于9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糖尿病或肾病者,高压小于130毫米汞柱、低压小于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的一天,我觉得头晕、眼花、浑身不适,遂测血压得知高压为160mmHg,低压为110mmHg,被诊断为突发性高血压。后来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血压略有降低,但仍属高血压范畴,血压始终处于时高时低的不稳定状态。2003年10月初,我又因外感风寒而患上重感冒,成天发热不  相似文献   

4.
庄晓明 《药物与人》2006,19(2):73-73
我现年75岁,患高血压约有10余年,现在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首服药是卡托普利,血压控制可以。由于服药时间长,引发咳嗽不止,停药后不咳了。而后医生调换过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片、波依定、蒙诺等药物,低压正常。而高压居高不下,脉差一直较大。现在服的药是络活喜(苯磺酸氟地平片),每天早晚各一片,寿比山隔一天吃一片,血压有所好转,低压正常,高压还;乏有达标。高压一直在150~140毫米汞柱,有时150毫米汞柱多。若心情不紧张,测血压多静坐一会儿,高血压有所下降。医生讲,这是动脉硬化,年老血流动慢之故。像我这种情况,请问教授应选用什么药?如何服药?有什幺好措施,能使我的血压降到正常值。还有医生讲,年纪大、劝脉硬化,血压能控制在150~140毫米汞柱(高压)就可以,这种说法对不对?另外,我还惠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小仕  刘岩  李青  卢智 《现代医院》2004,4(8):22-24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非侵入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 34例腹膜透析 (CAPD)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 ,通常从早上 9:0 0开始每 30分钟记录 1次血压 ,共监测 2 4小时。结果 所有病人 2 4小时的平均血压是 14 5 6 / 91 3mmHg ,39 6 %收缩压记录超过 15 0mmHg ,4 8 7%的舒张压记录超过 90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 (12例 )平均血压是 15 7 3/ 88 8mmHg ,5 8 5 %的收缩压记录和 4 4 6 %的舒张压记录超过 15 0 / 90mmHg。平均血压、心率和血压负荷白天和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多数的CAPD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其血压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差。大多数CAPD患者血压 2 4小时节律性消失 ,白天和夜间高血压控制不佳并没有区别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估血压可以指导降压治疗和增加降压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了解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10个社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1710人,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得到有效问卷1624份。分别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情况。根据ADA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将被调查者分为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16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平均值为7.5%。根据CDS的控制目标,27.9%的患者HbAl。达标(〈6.5%),5.1%的患者HbAlc、血压(B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6.5%,BP〈130/80mmHg,LDL—C〈2.5mmol/L)均达标。根据ADA控制目标,43.6%的患者HbA1c达标(〈7.0%),9.9%的患者三者(HbA1c〈7.0%,BP〈130/80mmHg,LDL—C〈2.6mmol/L)均达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有年龄小、病程长、居住地为郊区、不控制饮食及腰臀比(WHR)大。[结论]目前上海市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拧低,血糖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高血压控制不达标因素及对策探讨.方法 对272例经反复治疗血压仍不达标的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方法分析不达标原因,观察针对性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不良因素为:服药依从性差(76.47%),高血压防治知识缺乏(39.34%).缺乏血压监测(45.22%),不良生活方式(40.81%),经济能力差(15.81%),合并其他疾病(26.84%).有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显著改善.血压控制率提高(P<0.01). 结论 针对血压控制不良因素治疗高血压对血压达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段老太今年62岁了,患糖尿病12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尿蛋白阳性并发症,用胰岛素3年,血糖控制尚好。但血压波动大,高压160~180毫米汞柱,低压在60毫米汞柱。吃伲福达1片,上午血压控制尚好,下午和夜间血压常超过140毫米汞柱;若吃2片,下午和夜间血压虽然可以控制,但上午血压又太低。问我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林 《保健医苑》2008,(9):26-27
<正>1、戒治疗不达标不达标等于没治疗,许多患者虽经治疗,但未使血压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标准是: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  相似文献   

10.
若人的收缩压(高压)经常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压)经常低于60mmHg,则被视为低血压症。低血压临床表现头昏、困倦、无力等。若低血压病人有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目眩、心跳等症状时,表示其病情较重。患此病多由于体质虚弱,所以必须加强营养,增高病人的血压。然而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任何一种单一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详细解读了一组心脏健康密码14065430268,希望国人牢牢记住。140是指高血压的达标值。正常人的收缩压(高压)控制在这个水平以下,而对于有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患者来说,更要把血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低压不能超过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年前社区健康体检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共100例的临床资料,给于降糖、降压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至少二级达标(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随机分为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比较第1、3、5年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5年视网膜微血管改变(Ⅰ~Ⅳ期),综合分析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第3、5年血压达标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血压未达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年血压达标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程度轻于未达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应该严格控制血压,有效的血压控制可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并可降低其发生率,使患者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群血压以120/80mmHg(毫米汞柱)以下最理想。高血压病人都应将血压控制到140/70mmHg以下,包括已患心肌梗塞的病人,老年高血压病人,单纯收缩压增高的病人,脑血栓后病情稳定的病人。控制在138/83mmHg以下更佳。糖尿病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并已有肾损害(24小时尿蛋白超过1克)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谱,提高医师和患者对高血压及心血管危险的知晓率,以及评价使用长、中效钙拮抗剂血压控制率。方法:采用医患双重问卷。健康教育,追踪监测血压,随机,对照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尼群地平单药/联合其他1线降压药物治疗3月,评价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通过医患双重问卷评价,医患了解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血压控制情况的一致率达96.7%,健康教育/促进效果较显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平均血压160/90.7mmHg,治疗1月后检测,平均血压下降31/16.6mmHg。其中单药治疗占53.33%。尼群地平治疗组平均血压159/91mmHg,治疗1月后检测,平均血压下降30/17mmHg,其中单药治疗占46.67%。组羊降压效果经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P=0.499>0.05),其差异无显著意义,二组治疗3月后血压均值基本稳定在治疗1月后血压的水平。结论:运用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最新观念、方法、促进医患双方了解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及心血管危险的严重性认识,乐意主动的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短期内无论采用长效和中效钙拮抗剂单药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肯定,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我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温骤降对高血压病人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比较114例血压控制稳定的高血压病人在气温骤降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1)气温骤降前病人收缩压135.53±12.83mmHg。舒张压79.08±9.79mmHg,血压控制达到目标血压 ;(2)气温骤降后病人收缩压上升13.29±12.64mmHg(P<0.01),舒张压上升3.29±7.28mmHg(P<0.01) ;(3)气温骤降前病人心率78.71±9.81次/分 ,气温骤降后心率下降0.35±10.98(P>0.05)。结论气温骤降时即使原来血压稳定的高血压病人血压仍会升高 ,应加强血压监测及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安全性是否在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值的范围。方法分析350位高龄患者在降压治疗后的舒张压处于小于70mmHg,在70mmHg和90mmHg之间以及高于90mmHg时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结果高龄高血压病人在进行降压治疗使舒张压达到70mmHg和90mmHg之间时病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结论高龄高血压病人的降血压治疗具有"J形曲线"现象。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文摘     
《中老年保健》2013,(5):52-53
胡大一教授给出健康密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详细解读了一组健康密码14065430268,希望国人牢牢记住。"140"是高血压的达标值。正常人的收缩压(高压)控制在这个水平以下,而对于有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患者来说,更要把血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低压不能超过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8.
段老太今年62岁了,患糖尿病12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尿蛋白阳性并发症,用胰岛素3年,血糖控制尚好。但血压波动大,高压160~180毫米汞柱,低压在60毫米汞柱。吃伲福达1片,上午血压控制尚好,下午和夜间血压常超过140毫米汞柱;若吃2片,下午和夜间血压虽然可以控制,但上午血压又太低。问我该如何治疗。段老太患的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最  相似文献   

19.
《药物与人》2006,19(2):72-72
我今年75岁,患高血压10余年,刚开始服卡托普利,血压控制还可以。由于服药时间长,引发咳嗽不止,停药后就好了。后换为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片,波依定,蒙诺等药物,低压正常,高压居高不下,脉差一直较大。现在服络活喜,每天早晚各一片,寿比山隔天服,血压有所好转,但高压还是没有恢复正常,一直在150~140毫米汞柱之间。我想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高压降下来?有医生讲,年纪大,动脉硬化,高压能控制在140~150毫米汞柱就可以,这种说法是否对?  相似文献   

20.
这两天冷暖空气交锋,又到了脑血管和心血管病的高发季。有统计表明: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很多医生也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的流行病”。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专家说这和病人发病前对血压控制不达标有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