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安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肺动态顺应性(Cdyn)及肺内分流率(Qs/Qt)的影响。方法28例术前麻醉分级(ASA)I~Ⅱ级行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安氟醚(A)组:麻醉维持使用吸入1.0~1.3MAC安氟醚;丙泊酚复合安氟醚(AP)组:麻醉维持使用吸入同等浓度的安氟醚和复合静脉内输注丙泊酚(2mg·kg-1·min-1,气管插管后30min);使用安氟醚或安氟醚复合丙泊酚后 30、60min测定 Qs/Qt及 Cdyn。结果 使用安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后各时刻 Qs/Qt及 Cdyn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安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Qs/Qt及Cdyn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癫痫48例外科治疗全身麻醉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性外科手术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48例难治性癫痫患随机分为3组:A组4例麻醉维持以50%N2O+2MAC安氟醚吸入并辅以大剂量芬太尼和维库溴铵1 ̄2μg·kg^-1·min^-1。B组5例以大于1.5MAC异氟醚吸入,余同A组。C组39例C 小于1MAC异氟醚+50%N2O吸入,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余同上。全部病例均常规监测皮层脑电图(CEEG)。结果 A组和B组分别有75%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全麻气管插 血管瓜伯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患者,依据和用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插管前,分别给予艾司洛尔1,2mg/kg和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于给药前、给药后及插和后1,2,3,5min,监测HRBP,DBP,麻醉诱导插管采用芬太尼+2.5%硫喷妥钠+氯琥珀胆碱,插管后吸入1%~5%,安氟醚及静注万可松维持。结果:  相似文献   

4.
观察dl-3-n-丁基苯酞(NBP)对右大离右中动脉阻断(RMCAO)大鼠缺血区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方法:氢清除法动态监测RMCAO大鼠rCBF变化。结果:RMCAO后10min ip NBP(5,10,20mg·kg^-1)可明显增加rCBF(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1),40min给药有类似作用但作用较弱(与给药前相比P〈0.05),60min给药不能增加rCBF(与给药前相比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dl3n丁基苯酞(NBP)对右大脑右中动脉阻断(RMCAO)大鼠缺血区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方法:氢清除法动态监测RMCAO大鼠rCBF变化.结果:RMCAO后10minipNBP(5,10,20mg·kg-1)可明显增加rCBF(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1),40min给药有类似作用但作用较弱(与给药前相比P<005),60min给药不能增加rCBF(与给药前相比P>005).此外,RMCAO前40minipNBP也可使RMCAO后不同时间点rCBF明显增加.尼莫地平(05mg·kg-1,ip)与NBP(10mg·kg-1,ip)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NBP预防给药或治疗给药能使RMCAO后减少的rCBF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吕国义  孙文华 《天津医药》1997,25(8):481-483
报告预充氧化亚氧/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经验。3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一手术患者接受预充N2O/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静脉诱导期。以10L/min(N2O7.0L/min,O2,3.0L/min)快速向回路内预充以2.0%-2.5%的异氟醚。病人气道接麻醉机后,总气流量改为维持15min。  相似文献   

7.
洪峰  张爱华  黄晓欣  陆爽  瞿江 《贵州医药》2000,24(12):707-709
目的 探讨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B1)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过程中P21^ras、P21^WAF1蛋白则表达减少,增早于病理组织学改变;第10周时P21^ras蛋白在实验第6周各组表达增加,P21^WAF1蛋白则表达减少,均早于病理组织学改变;第10周时P21^ras显著增高,而P21^WAF1改变不明显,两指标呈负相关关系;LiCO3同时给药组、Li2Co3先期给药组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好于阳性对照组,肝癌前病变程度轻,变化趋势为阳性对照组→LiCO3同时给药组→Li2CO3先期给药组→阴性对照组。结论 LiCO3可对抗AFB1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可明显抑制P21^ras的过度表达和促进P21^WAF1的调控作用;P21^ras、P21^WAF1蛋白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预后的  相似文献   

8.
新型肌松药卡肌宁临床应用60例小结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武继民,武毅彬,邓丽云,程周军现将我院1991年5月至1991年9月临床应用卡肌宁60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体重最重81kg,最轻49kg。用于颅内手术3例,头颈部肿瘤手术9例,妇科手术11例,普外手术18例,胸外手术19例。二、麻醉诱导方法分三组。1组(41例):芬太尼0.1~0.2mg静注,卡肌宁0.5~0;6mg/kg静注,硫喷妥钠6~8mg/kg静注。Ⅱ组(9例):芬太尼0.1~0.2mg,卡肌宁0.5~0.6mg/kg,安定0.4mg/kg静注。Ⅲ组(10例):硫喷妥钠6~8mg/kg,琥珀胆碱1~2mg/kg静注。三、麻醉维持方法有三种形式。1%普鲁卡因0.015%卡肌宁静滴液复合吸入安氟醚44例;1%普鲁卡因0.02%卡肌宁静滴液复合吸入安氟醚配合11例;1%普鲁卡因静滴复合吸入安氟醚配合,间断静注卡肌宁5例。四、全部病例均用呼吸肌控制呼吸,术中常规施行呼气末O2、CO2,安氟醚的浓度监测。手术时间最长者5小时30分,最短者45分钟,卡肌宁用量最多者115mg。全部病例停药后3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吸入30%N2O即0.29MACN20下异丙酚能否增强地氟醚效能,方法 20例(ASAI~Ⅱ)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吸入N2O-O2-Des麻醉,其中PrO组加用异丙酚1mg/kg·h^-1。记录并计算吸入,呼气末地氟醚浓度和MAC。结果 异丙酚组地氟醚吸入浓度,呼气末浓度和MAC有显著性降低P〈0.05。分别下降了23.90%,23.69%和24.66%  相似文献   

10.
方驰华  戴永贵 《天津医药》1996,24(6):330-335
报道73例梗阻性黄疸和39例单纯胆囊结石(G组)血流动力学关系及转归。根据研究目的将梗阻性黄疸分为〈60岁非吲哚美辛组(A组)、吲哚美辛术前组(B组)、吲哚美辛术后组(C组)、胆道恶性梗阻(D组)、胆道良性梗阻(E组)和老年胆道梗阻(F组)。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各组SV、CO和CI显著高于G组(均P〈0.01),MAP、SVR和PVBF显著于G组(均P〈0.01)。B组和C组MAP、SVR和PVBF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与茶碱对哮喘患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将54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吸入皮质激素(A组)及吸入皮质激素配合茶碱治疗(B组),疗程4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FEV1%及血清BC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血清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患者血清ECP水平的下降及FEV1%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性研究甲基黄酮醇胺盐酸盐(MFA),三氟拉嗪(Tri),维拉帕米(Ver),氨茶碱(Ami)和异丙肾上腺素(Iso)对豚鼠离体气管的舒张作用.MFA(0.1-0.3mmol·L-1)时间依赖性舒张KCl诱导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低于0.1mmol·L-1时MFA对KCl诱导的收缩仅有轻微作用,却使Iso和Ami的浓度舒张曲线明显向左上移动。MFA,Ver,Tri使CaCl2量效曲线向右下移,pD2值分别为:5.0±s0.5,6.4±s0.8,5.0±s0.6.MFA,Ver,Tri,Ami剂量依赖性抑制次大量生理激动剂所致的收缩,其作用强度顺序为:Tri>Ver=MFA>Ami.提示MFA具有非竞争性钙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与Tri相似。与Ami相比、MFA是一个较强的主气管扩张剂,并与Ami,Iso具有明显的协同舒张支气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傅烨  罗用宇 《云南医药》2000,21(3):248-249
维库溴铵是一种理想的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本文研究了异氟醚、安氟醚、异丙酚对国产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及国产维库溴铵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36例ASAⅠ—Ⅱ级的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异丙酚组,每组12人。病人年龄17~58岁,体重45~68kg。麻醉诱导3组病人均用芬太尼01mg,硫喷妥钠6mg·kg-1,维库溴铵01mg·kg-1静脉注射。麻醉维持:异氟醚组吸入15%~18%浓度的异氟醚,安氟醚组吸入18%~24%的安氟醚。异丙酚组微泵持续注入异丙酚5~7mg·kg-1·h-1。应用TOF(DatexEn…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dl-NBP)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能治疗作用.方法:侧脑室注射自体动脉血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氢清除法测定尾核局部脑血流(rCBF),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5min,rCBF即快速降至注血前的 52%,并且在 180min内基本上维持在该水平.dl-NBP 50,100 mg·kg-1(ig)皆可提高 SAH后 30-180 min内的 rCBF;而dl-NBP100 mg·kg-1在 15min时即可将rCBF提高26%,180min时达 36%.结果还发现 d-NBP (10mg·kg-1, ip)提高rCBF,但l-NBP(10 mg·kg-1, ip)则无明显作用.结论:丁基苯酞改善SAH后rCBF。  相似文献   

15.
磷甲酸三钠(PFA)是一种通过选择性抑制病毒聚合酶而实现抗病毒作用的新药。本研究观察了PFA抑制巨细胞病毒(CMV)和柯萨奇B4(CB4)病毒在细胞培养中诱导的细胞病变作用。结果表明.PFA能有效抑制巨细胞病毒复制.其50%抑制浓度为39.4μmol·L-1,在500μmol·L-1浓度下对CMV的抑制指数为1000。但对柯萨奇B4病毒的抑制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对部分血生化指标的作用,探讨该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 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均为8例,分别吸入1%、2%、3%安氟醚。于吸入安氟醚前(T_0)、吸入安氟醚2h(T_1)、4h(T_2)、24h(T_3)和7d(T_4)取静脉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和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RE)及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结果 Ⅰ组吸入安氟醚前后各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其他两组吸入安氟醚后AST、ALT、GLu、CHOL、TBILL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吸入浓度越大上述指标升高越显著,7d后回降至正常。三组吸入安氟醚前后CRE和BUN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较高浓度安氟醚可使AST、ALT、GLu、CHOL和TBIL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CRE、BUN无明显变化。吸入较高浓度对肝功能可能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7.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群  张炜  徐向杨 《安徽医药》2009,13(7):810-811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用于儿童患者全麻时的诱导,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需全麻插管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所有患儿均不给术前药,人手术室后面罩分别直接吸人七氟醚或异氟醚复合纯氧(1-2L·min^-1),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可合用阿曲库铵0.6mg·kg^-1保证肌松。结果诱导成功率均为100%,七氟醚组患儿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的吸入诱导平稳而快速,与用异氟醚相比,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白细胞干扰素(LIFN)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r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HB病人83例(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32±s8a)。A组29例,用LIFN3MU;B组27例,用rIFNα-1b3MU,C组27例用人血浆白蛋白冻干制品10g,3组均im,qd×4wk,继以qod×8wk。结果:3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41%,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52%,7%。A和B组IFN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C组(P<0.05),但A和B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不良反应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2种不同来源的IFN治疗CHB均有显著疗效,2药无显著差别,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a^2+)i在柯萨奇病毒(CV)B3诱导心肌培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DNA裂点检测法(3′-末端标记)及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凋亡。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共聚劁业微镜观察(Ca^2+)i荧光强度变化。结果:感染24h,心肌细胞内CVB3的浓度达峰值,感染10h未见凋亡的心肌细胞,17,24和36h凋亡细胞分别为5%,60%和90%,感染17h心肌(Ca^2+)i浓度达峰值,电镜  相似文献   

20.
周易  甘玉芬  缪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1958-1959
目的 :评价安氟醚和异氟醚对手术中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43例ASAⅡ~Ⅲ级手术患者 ,按治疗药不同分成3组 ,A组15例用硝酸甘油、B组14例用安氟醚 ,C组14例用异氟醚。其中硬膜外麻醉15例(占34.9%) ,麻醉药为利多卡因 ;全身麻醉28例(占65.1 %) ,麻醉诱导药安定、氟芬合剂、羟基丁酸钠、丙泊酚和琥珀胆碱。麻醉维持药芬太尼加维库溴铵间断静注 ,同时复合吸入0.1~0.5MAC(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安氟醚或异氟醚。治疗A组硝酸甘油1~5μg·kg-1·min -1、B组1.5~2.5MAC安氟醚、C组吸入与B组相同浓度的异氟醚。硬膜外麻醉先静注氟哌啶醇2.5mg和哌替啶50mg,然后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 ;全身麻醉则直接加大该两药的吸入浓度。采用t检验 ,比较治疗前后心率(HR)、心电波S-T段、肱动脉平均压(MB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值。结果 :除MBAP外 ,A组与B组和C组比较 ,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在降低HR和RPP上 ,B组与C组比较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安氟醚和异氟醚在迅速改善术中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波和血压上优于硝酸甘油 ,而安氟醚在降低RPP上又优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